化學品物理危險性鑒定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16類物理危險種類進行鑒定所需要測試的參數或指標;二是與物理危險性分類相關的理化特性、化學穩定性及反應性等參數或指標,見下表:物理危險性鑒定的內容
類別
|
序號
|
危險種類
|
參數或指標
|
物理危險性相關參數與指標
|
1
|
爆炸物
|
撞擊敏感度、摩擦敏感度、在封閉條件下加熱的效應等
|
2
|
易燃氣體
|
燃燒極限
|
|
3
|
氣溶膠
|
點火距離、燃燒熱等
|
|
4
|
氧化性氣體
|
氣體氧化性
|
|
5
|
加壓氣體
|
氣體壓力
|
|
6
|
易燃液體
|
閃點(閉杯)、初沸點
|
|
7
|
易燃固體
|
燃燒速率
|
|
8
|
自反應物質
|
自加速分解溫度、在封閉條件下加熱的效應等
|
|
9
|
發火液體
|
發火性
|
|
10
|
發火固體
|
發火性
|
|
11
|
自熱物質
|
自熱性
|
|
12
|
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
|
遇水反應釋放易燃氣體速率
|
|
13
|
氧化性液體
|
液體氧化性
|
|
14
|
氧化性固體
|
固體氧化性
|
|
15
|
有機過氧化物
|
傳導爆炸性、在封閉條件下加熱的效應等
|
|
16
|
金屬腐蝕物
|
對金屬的腐蝕性
|
|
其他
|
17
|
與物理危險性分類相關的其他指標
|
蒸氣壓、熔點、沸點、狀態、自燃溫度等理化特性、化學穩定性及反應性等
|
《化學品物理危險性鑒定與分類管理辦法》(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60號,以下簡稱《辦法》)已經2013年6月24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總局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并于2013年7月10日公布,自2013年9月1日起施行。該辦法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制定,對危險特性尚未確定的化學品的物理危險性鑒定與分類給出指導意見,規范化學品物理危險性鑒定與分類工作。辦法所稱化學品,是指各類單質、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化學品物理危險性鑒定,是指依據有關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進行測試、判定,確定化學品的燃燒、爆炸、腐蝕、助燃、自反應和遇水反應等危險特性。
測試標準:
GHS制度
《化學品分類、警示標簽和警示性說明安全規范》系列標準
ASTM系列標準
ISO 系列標準
國家標準
測試項目:
鑒定內容
化學品物理危險性鑒定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16類物理危險種類進行鑒定所需要測試的參數或指標;二是與物理危險性分類相關的理化特性、化學穩定性及反應性等參數或指標,見下表:物理危險性鑒定的內容
類別
|
序號
|
危險種類
|
參數或指標
|
物理危險性相關參數與指標
|
1
|
爆炸物
|
撞擊敏感度、摩擦敏感度、在封閉條件下加熱的效應等
|
2
|
易燃氣體
|
燃燒極限
|
|
3
|
氣溶膠
|
點火距離、燃燒熱等
|
|
4
|
氧化性氣體
|
氣體氧化性
|
|
5
|
加壓氣體
|
氣體壓力
|
|
6
|
易燃液體
|
閃點(閉杯)、初沸點
|
|
7
|
易燃固體
|
燃燒速率
|
|
8
|
自反應物質
|
自加速分解溫度、在封閉條件下加熱的效應等
|
|
9
|
發火液體
|
發火性
|
|
10
|
發火固體
|
發火性
|
|
11
|
自熱物質
|
自熱性
|
|
12
|
遇水放出易燃氣體的物質
|
遇水反應釋放易燃氣體速率
|
|
13
|
氧化性液體
|
液體氧化性
|
|
14
|
氧化性固體
|
固體氧化性
|
|
15
|
有機過氧化物
|
傳導爆炸性、在封閉條件下加熱的效應等
|
|
16
|
金屬腐蝕物
|
對金屬的腐蝕性
|
|
其他
|
17
|
與物理危險性分類相關的其他指標
|
蒸氣壓、熔點、沸點、狀態、自燃溫度等理化特性、化學穩定性及反應性等
|
化學品物理危險性的分類
對化學品進行分類按照GHS制度(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簽協調制度)的要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