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8/03/27 點擊次數:2026次
某環境治理公司污水、回用水處理裝置出現異常,經檢查為裝置內部的超濾膜和反滲透膜出現損壞。當地保險公司與環境治理公司共同委托華碧鑒定對反滲透膜、超濾膜的損壞原因進行鑒定。
檢驗過程
華碧鑒定人員接案后迅速至環境治理公司進行現場調查,并取樣品封樣帶回華碧實驗室進行相關檢測。
現場調查
涉案現場損壞的污水處理裝置已經修復,現場可見更換下來的超濾膜和反滲透膜。
涉案水處理裝置運行3年左右水處理系統監測到系統的進水壓力下降,產水量和進水量升高,進水電導率與產水電導率基本
相同,經檢查發現超濾膜和反滲透膜發生損壞。現場已無事故前的污水樣品,所以現場未對污水進行取樣,現場取前述超濾膜、反滲透膜和調節進水PH的鹽酸樣品封樣并帶回華碧實驗室進行檢測。
污水廠水樣分析
根據《檢驗報告單(污水廠水樣)》對事故前一個月污水廠的水樣的分析項目進行統計。
DCS監控數據分析
對DCS系統中6套超濾膜近一年的進水壓力和出水流量曲線分別進行分析。
對DCS系統中8套反滲透膜系統近一年的進水壓力、進水PH值、電導率等分別進行分析。
膜宏觀結構分析
涉案超濾膜為中空纖維管式超濾膜,
依據國標對超濾膜內表面形貌觀察,中空纖維膜內表面發黃。
反滲透膜可撕開為兩層,其中一層有一個面發黃,且有較多的黑色附著物,另一個面則比較干凈,另一層的兩個面均比較干凈。
顯微分析
依據國標對超濾膜和反滲透膜的微觀形貌進行分析,截取反滲透膜材料,進行制樣,在掃描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膜的微觀結構。
膜成分分析
依據國標對檢材1的兩層結構、檢材2的中空纖維膜的化學成分分別進行檢測。
揮發物成分分析
參考國標用固相微萃取法分別對檢材1、檢材2產生異味的化學成分進行檢測,兩者均檢見二氯苯和四氯苯。
模擬試驗
將檢材2的中空纖維膜用二氯苯溶液在常溫下浸泡五分鐘,晾干后依據奪標對膜的表面結構進行分析,與浸泡前的顯微形貌進行比對發現,浸泡后的超濾膜表層形貌發生改變,表層孔洞直徑相對于未浸泡的膜其尺寸變小但孔洞數量相對變多。
鹽酸成分分析
調節PH用的鹽酸樣品由事故公司近期采用的公司提供,對檢材3的酸度進行檢測,符合國標的要求。對檢材3進行前處理,處理后對檢材3中的其他成分進行檢測,檢見氯苯、間二氯苯。
分析說明
略
鑒定意見
涉案反滲透膜、超濾膜損壞與進入膜內的污水中存在大量苯類有機物質存在因果關系,鹽酸中含有少量的有機物質,污水中的有機物質由鹽酸帶入,有機物質在儲存時長期積累,積累到一定量后進入超濾膜和反滲透膜中,大量的有機物質破壞了膜的結構導致反滲透膜和超濾膜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