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1-09-30 14:18
在做正弦半波沖擊試驗時,沖擊試驗利用振動控制儀通過加速度來控制振動臺面,加速度是無法通過眼睛能夠觀察,只能通過沖擊聲音大小來進行判斷。眼睛可以看到位移(振動臺在動),眼睛和耳朵可以感覺到沖擊量級大小(加速度越大,聲音越大),但是具體是怎么一一對應的呢?
下面就一個實例來進行說明。
圖2是通過在振動控制儀中輸入加速度、脈寬及適應標準后得到的目標加速度、目標速度、目標位移的圖形。也就是說,振動控制儀按照此目標圖形對振動臺面進行控制,問題就出在,對應此目標圖形,新手們根本不知道動圈臺面是如何運動的?
(1)基本知識
加速度是速度的時間變化率(速度的微分):
+方向的加速度 = 加速運動 、 -方向的加速度 = 減速運動
速度是位移的時間變化率(位移的微分):
+方向的速度 = 朝+方向移動 、 -方向的速度 = 朝-方向移動
(2)加速度和速度的關系
①~②區間:速度變化(斜率)為正,加速度為正(大小由斜率的大小決定)。
②~③區間:速度變化(斜率)為負,加速度也為負(大小由斜率的大小決定)。
③~④區間:速度變化(斜率)為正,加速度也為正(大小由斜率的大小決定)。
○沖擊的主波是從③之前開始,持續到④之后。此區間內速度斜率為正,速度拐彎處主波開始,到結束為止,波形讀取比較容易。
○此區間內為主要沖擊發生區域,速度斜率很大。
④~⑤區間:速度變化(斜率)為負,加速度也為負(大小由斜率的大小決定)。
⑤~⑥區間:速度變化(斜率)為正,加速度為正(大小由斜率的大小決定)。
(3)速度和位移的關系
①~②區間:位移變化(斜率)為正,速度矢量為正(大小由斜率的大小決定)。
②~③區間:位移變化(斜率)為負,速度矢量也為負(大小由斜率的大小決定)。
③~④區間:位移變化(斜率)為正,速度矢量也為正(大小由斜率的大小決定)。
○沖擊主波在哪里發生,從位移中讀取相當困難。但是,沖擊試驗中,對于振動機的額定位移盡量在程序中進行設定以便有效利用,為了滿足正方向沖擊加速度,一般都是使用先負方向減速,然后再正方向加速。所以,主波的加速度發生時,位移一般都是在負的區域內。
○另外,位移是速度的變化率,速度為0時,位移的斜率也為0。由此,沖擊主波的加速度發生時間帶,位移在負區域的峰值處。
④~⑤區間:位移變化(斜率)為負,速度矢量也為負(大小由斜率的大小決定)。
(4)加速度和位移的關系
目視沖擊試驗或用攝像機拍攝,加速度在變大,位移卻是反方向移動,感覺有點奇怪。其實,這個不是錯覺,實際上,加速度正方向最大時,位移在負方向最大值處。
總結:
利用汽車的加減速來說明,可能比較容易理解。
(ⅰ)停止狀態(①)開始慢慢加減速,停止(②)。隨后,后退慢慢加速。
(ⅱ)猛烈速度后退狀態(③),突然剎車停止(③)⇒位移隨時間負方向增大。
(ⅲ)毫發之間,最大速度(直到④為止)急加速。⇒位移隨時間正方向增大。
其中的(ⅱ)(ⅲ)步驟中主要沖擊發生。
(ⅳ)此后,慢慢踩剎車減速,停止后再后退,返回原來的位置。
還是不能理解???那只能出絕招了。假設一個人站著原地站立,慢慢蹲下停止,往上跳,又落下蹲下,回到原來站立狀態。請問重心是個啥方向的波形呢?是不是類似于負方向的正弦半波沖擊波形?
來源:振動試驗學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