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1-11-22 14:22
在隨機振動試驗中,經常會發生控制譜和目標譜不一致的問題,被稱之為偏差或超差現象。偏差現象導致隨機振動有效值偏大,超差現象導致試驗中斷,偏差現象隨著試驗時間的增長,最后發展為超差現象。兩者都是在振動試驗中不能允許發生的,需要引起重視。
其產生原因多種多樣,但究其本質,個人認為,主要是在試驗頻域內產生了多余的加速度,從而導致PSD偏大。下面就幾個實例,進行說明。
實例1:低頻段和中頻段控制譜超差,試驗中斷,如下圖1。
圖1 低頻段中頻段控制譜偏大及其原因
原因:控制點加速度傳感器接頭處松動,導致試驗中松動處針頭有碰撞,低中頻段加速度增加。
對策:擰緊接頭處,重新試驗。
實例2:中頻段控制譜和目標譜有偏差,試驗時間增長,試驗不中斷,如圖2。
圖2 中頻段控制譜偏差及其原因
原因:動圈上部支持機構中,有一個支撐輪跌落,導致試驗中動圈臺面下部微弱撞擊,產生額外的沖擊加速度,PSD偏差。
對策:修理,換支撐輪,重新試驗。
實例3:低頻段控制譜偏大,試驗時間增長,造成偏差,試驗中斷,如圖3。
圖3 低頻段控制譜偏差及其原因
原因:試驗體為某蓋板,低頻段處存在共振,使加速度傳感器獲取到額外的加速度,從而導致低頻處目標譜偏差。
對策:更換靈敏度較小的加速度傳感器,使共振的影響盡量減小。
實例4:中頻段控制譜偏大,試驗中斷,如圖4。
圖4 驅動動態范圍低下
原因:振動試驗系統的驅動動態范圍低下,無法滿足此試驗。
對策:這種現象解決起來比較困難,需要和廠家聯系,協商解決。此問題曾在前公司工作時困擾本人多年,一直沒能找到解決方案。現本人工作的公司已解決此問題。
實例5:試驗體和試驗系統中存在反共振點,控制譜超差,試驗中斷,如圖5。
圖5 反共振點的影響
原因:反共振點的影響。
對策:個人經驗,修改夾具,減少反共振點的影響。
以上,羅列了本人十來年遇到隨機振動試驗時偏差超差現象的幾個實例,僅供參考,因為產生原因多種多樣,不局限于以上幾種原因。隨機振動試驗中的偏差超差現象是一種很常見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除了夾具、振動試驗機、振動控制儀、傳感器、樣品本身等因素外,還有程序參數設置、環境溫度及振動試驗系統周邊其他電子設備的電磁干擾等原因。樣品和試驗環境的不一致性,很難總結出一種通用的模式,需要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抓住其本質(試驗頻域內采集到額外加速度)出發分析,在實際工作中進行摸索和積累!
來源:振動試驗學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