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見特斯拉“剎車失靈”的例子,消費者和廠家各執一詞。孰是孰非,這里不做評論,畢竟我沒有去調查,而公開的調查結果也不知是否可信。只是從這個事件出發,談一些我的觀點。
跟產品安全打交道的這些年,我有一個深刻的體會:當小概率事件重復發生時,需要引起重視,否則它可能會發展成大事情。
原因是,這類事件本身是小概率事件,當重復發生的時候,它很可能是因為過往未關注到的點導致的,或者一些點存在了變異。所以一般同一事件發生2次時,就要去關注了。
比如特斯拉認為用戶踩錯了剎車,說要做用戶教育,不論是不是這個原因,這都反映出以前沒有認識到用戶的誤操作可能。
另外一類是變異。SPC很好地從概率上解釋了為什么這些情況的發生是小概率事件。如果事件發生了,一定是特殊原因導致。
當然,軟件故障也是可能得。一些莫名其妙的bug,你根本想象不到。所以做出最壞可能預計,進行預防很有必要。比如某個產品,正常是從按鍵操作,對機器進行控制。但是用戶把機器拆了,觸發了機器的傳感器,跳過按鍵進入了操作,就發生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可靠性方面,我們可能不管這種,但安全方面,如果因為這個導致安全問題,你說你要不要負責?
再回到特斯拉這個事情。當廠家頻繁認為是用戶操作錯誤時,即使真是用戶問題,實際也應該要從設計上做出預防。比如這個事件里,掛了幾次P檔,為什么設計上不自動判斷做出減速停車?各類傳感器都存在,為什么不能做出車禍場景的判斷而停車?
再舉個跑步機的例子。去年為了減肥,我買了個非常簡易的跑步機,用這個來減肥效果還是可以,減了18斤。它是用遙控器控制的,布局如下圖。
這里就有個安全隱患,是在停止的時候,如果你沒有按“停止”鍵,而是按錯了正中心的“關機”圖標,它會驟停,而人因為慣性,可能會摔跤。
跑步機上的扶手(不是標配的,有些型號沒有扶手)上面有個放手機等的架子,有一次還把我放在上面的手機震下來了,幸好我的榮耀手機的可靠性可以,沒有摔壞。
如果因為人員受傷去告它,肯定可以打贏官司。設計上存在誤操作驟停,說明書上也沒有告知。不過我太忙了,沒這個時間去跟他們扯,只是告訴了客服,如果不改,它是個隱患。
這個事情,設計上去改善,其實是非常簡單的事情,比如電機在運行過程中,如果接受到關機指令,則緩慢關閉。就這么簡單的一個程序優化,不會有什么成本,但能解決隱患。但廠家只回復,我們設計就是這樣子的,我也懶得跟他們扯了,自己用貼紙蓋住了關機按鈕,以免誤按到。
今天我寫這篇文章時,再去查這款產品,看到了一些改變,從視覺上,減少了誤操作可能性,但還是不夠明顯的區分。但不確定程序上,整機有沒有改過來。
做產品,多為用戶著想,考慮用戶的誤操作可能,從設計上預防。
不尊重消費者,認為消費者是錯的,必然走不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