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3-05 08:26
一、控溫引起峰面積異常
某片劑檢測采用自身對照法,配制過程如下:取約1.2g加溶劑溶解并稀釋至10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取100ul供試品溶液稀釋至50ml作為自身對照溶液(0.2%)。再取1.0ml自身對照溶液稀釋至10ml作為靈敏度溶液。檢測過程中發現自身對照面積約為供試品面積的0.4%。以前檢驗過此品種,二者之間比例約為0.2%。
面積不成比例,是不是稀釋倍數不對導致對照溶液面積偏大?實驗人員查看以往數據發現對照溶液及靈敏度溶液面積與以前檢驗時的面積基本一致,供試品中面積比以前少了約一半。
什么原因導致供試品峰面積減少?樣品溶液不穩定?方法已驗證,在這個時間內穩定性沒有問題。而且連續進樣的幾批樣品也沒有發現供試品峰面積有減小趨勢。有沒有可能樣品配制錯誤?如果樣品配制錯誤,那后續稀釋的自身對照面積與以前的也對不上。試驗人員也拿出稱量條,的確稱量質量沒有錯誤。至此感覺也推斷不出問題原因,不知該如何解決了。只能復測確認一下情況。
時間是9月份左右,調查人員拿進樣瓶看看是否有什么異樣。感覺樣品盤很涼。
“標準中樣品需要控溫嗎?”調查員問道。
“不需要控溫,因為很多品種都需運行很長時間,為了保證不出問題,所以我們一般都會控制樣品溫度”實驗人員回答。
考慮到這個品種供試品濃度很大,調查員立馬意識到問題,于是拿起棕色進樣瓶對著日光燈仔細查看,發現供試品溶液出現分層現象。再查看自身對照溶液及靈敏度溶液,均沒有出現此現象。序列設置為先運行空白及自身對照溶液、靈敏度溶液,這些運行完畢需要10個小時左右,在這個過程供試品溶液逐漸完成分層。后續將樣品放至室溫,混勻,關閉控溫之后重新運行,檢測峰面積恢復正常。
乙腈和水的體系,在加入一定閾值的鹽、糖或者疏水溶劑時都會出現分層現象。對于色譜分析來說,引發的問題主要兩方面:樣品溶液和流動相。樣品溶液常遇到兩種情況:高濃度供試品/鹽溶液和添加疏水溶劑比如入二氯甲烷、甲苯等,這兩種情況均會引起樣品溶液分層,進而導致峰面積異常。當然,低溫會加快這個過程。流動相方面主要是鹽濃度過高,分層過程比較緩慢,進而出現保留時間的漂移。這種情況保留時間一般會向一個方向漂移。
二、工作站配置錯誤峰面積異常
某API有關物質檢測,供試品峰高約3000左右,檢驗過程中電腦出現故障,于是更換另一臺電腦重新檢驗。運行完畢后發現供試品峰高5000,出現了平頭現象,其他雜質峰面積也都增加了。于是檢查進樣量,沒有設置錯誤。這就有些奇怪,因為除了更換電腦之外,其他方面沒有任何變動。難道液相系統配置有誤?于是查找工作站配置,僅從工作站來看,跟其他工作站配置沒有差別。再看儀器硬件,發現這臺液相儀器定量環大,注射器為500ul。但更換的電腦工作站上配置的是100ul的注射器。實際注射器與工作站配置的注射器不一致。500ul注射器被當做100ul使用,注射器運動相同行程,因此導致進樣量大,引起色譜峰過載。
同樣問題也出現在離子色譜檢測中。某API的鈉離子檢測過程中鈉離子出峰很小,跟以前比差距太大。試驗人員更換色譜柱、抑制器、流動相、重新配制樣品,均沒有改善。咨詢工程師也沒有任何解決措施,只能等待工程師上門維修。在此期間,實驗人員仔細查看數據發現雖然峰面積小,但是精密度較好。這就說明儀器能夠準確定量,可能某個參數設置不合適。影響進樣量的主要是進樣體積的設置,經檢查沒有問題。于是逐一核對工作站上的儀器配置,發現工作站上注射器為1000ul的,而實際儀器上為250ul。正是因為這種配置錯誤導致進樣量偏小。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