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4-22 08:28
Intel第13代(Raptor Lake)和14代酷睿處理器(Raptor Lake Refresh)曝出的穩定性問題,主要涉及高性能型號(如i9-13900K/i9-14900K等),表現為游戲崩潰、藍屏、程序異常關閉等。
官方聲明稱導致故障的原因是Vmin電壓過高導致芯片過熱,致使電腦隨機崩潰(Vmin是處理器核心在特定頻率下穩定運行所需的最低電壓)。以下是背景梳理:
一、問題表現
故障發生高頻場景及故障表現:高負載任務(如游戲、渲染)時出現隨機崩潰,尤其是Unreal Engine游戲(如《霍格沃茨之遺》《堡壘之夜》)。
二、 可能原因
(1) 制造工藝與設計激進
超頻策略:13/14代i9默認PL2功耗達253W,高頻下(5.5GHz+)電壓曲線可能不足,導致瞬時負載不穩定。
芯片個體差異:同一批次CPU中,部分體質較差的芯片在出廠設置下無法穩定運行。
(2) 微碼與BIOS缺陷
Intel默認設置:早期BIOS可能過于激進,主板廠商的“多核心增強”(MCE)等設置進一步放寬功耗限制。
AC Loadline爭議:主板自動補償電壓的算法可能與Intel規范存在偏差,導致電壓波動。
(3) 散熱與電源
高溫影響:積熱導致瞬時降頻或信號錯誤(盡管崩潰常發生在溫度閾值以下)。
電源瞬態響應:高負載切換時電源供應不穩,尤其影響超頻配置。
三、Intel官方回應
2024年調查:Intel承認“部分應用異常”,,故障直接原因是Vmin Shift不穩定。
Intel 將Vmin Shift不穩定性問題定位在IA 內核內的時鐘樹電路上,該電路在高壓和溫度下特別容易受到可靠性老化的影響。Intel觀察到這些情況可能導致 clocks的占空比偏移,并觀察到系統不穩定。
四、根因確認
部分用戶通過降低Vmin電壓或限制功耗可緩解問題,因此確實可能與官方聲明的庚寅電源管理策略不當有關。
但也有少數案例報告長期不穩定運行導致CPU永久損壞(需返修),這類故障的根因可能是芯片過孔氧化導致,Intel官方也承認在早期有一些批次有過孔氧化的問題。
過孔(Via)是芯片內部連接不同金屬層的微型通道,其可靠性直接影響信號傳輸和功耗。在先進制程(如Intel 4/3)中,過孔尺寸縮小至納米級,對制造工藝(如沉積、蝕刻)的要求更高。過孔氧化可能導致局部供電不穩,迫使CPU提升全局電壓以補償電阻損耗,間接推高Vmin需求。過孔氧化的故障表現與Vmin shift現象一致,因此有一些故障可能是過孔氧化導致。
來源:Top Gun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