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4-23 09:04
1.現場核查資料提交的流程
1、項目申報后40個工作日內會下發現場核查通知,可登錄申請人之窗(https://www.cfdi.org.cn/)進行下載。
2、收到現場核查通知書后約2個自然日后可登錄CFDI查驗中心進行現場核查需提交資料的模板下載(https://www.cfdi.org.cn/)
3、需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資料的填寫及提交。其中資料需填寫后蓋章上傳。提交后下載表格再次蓋章后郵寄紙質資料至查驗中心。需注意的是,在資料填寫時可選擇可接受核查的時間,此前需確認核查所需的文件資料及物料資料(如需動態核查)均已準備妥當。
4、資料提交后,CFDI會根據提交的資料進行核查計劃和方案的制作。
5、核查分為國家局核查、國家局委派當地省局核查或國家局委外其他省局、地方局核查等等。在CFDI方案做好后會同時提交CDE并下發協查或核查通知至核查部門。此后企業要做的即是安心準備迎檢即可。
2.現場核查準備階段
準備階段分為研制準備(資料準備及物料準備)和生產現場準備(資料準備和現場準備)
2.1研制現場準備
2.1.1物料準備
如核查涉及動態核查,需提前準備大規格至少1批次物料備查(包括原輔包等)。
2.1.2文件資料
①原始記錄
按分析/制劑或小試/中試/驗證批等進行分類管理,資料/原始記錄等做好書簽類目及相關索引工作;涉及周期較長等建議做好詳細的電子目錄及索引工作,特定及特殊的試驗目錄需精確所引導頁碼(如方法學轉移、方法學驗證及穩定性等必查資料盡量做到精準的頁碼索引,為核查期間的工作打好前站。)
②對照品
研究期間所用對照品(與申報資料一致)需做好文件夾工作,包括COA、解析報告、合同發票、照片及位置索引。
需要注意的是用完的對照品若情況允許建議保留原對照品包裝(即空瓶)備查,若條件一般至少應保留標簽備查。
對照品合同發票需明確歸屬對照品是否為該項目所用,若存在交叉情況需提前理清使用情況及使用臺賬,做到對照品使用0交叉;合同和發票金額需對應,若存在偏差須有相應說明。若對照品為供應商贈送,需供應商提供相應的贈送證明等;
此外對照品的質量問題也是核查關注點之一,尤其是涉及到方法學驗證或參與計算的對照品,其含量或純度等是很關注的;對照品的含量一般采用定量核磁含量,對照品選用原則也是法定對照品優先(一級對照)、即有法標優先選擇法標等;
在對照品的使用過程中仍需注意的是需關注對照品的性狀及其特性(如是否極易引濕或是否易揮發等),保障所使用對照質量無明顯下降,保障檢測結果準備可控。
另外還需關注對照品的復驗期,及其單瓶開瓶使用次數等問題。現場核查時,對照品的資料及其現場實際儲藏環境是100%必查項。
綜合來講,對照品管理需做到有來源(合同發票、贈送證明等),有去處(對照品臺賬、標簽及空瓶等),有歸屬,質量可控。
③參比制劑
參比制劑的管理與對照品較為相似。其中需要明確的是,參比制劑的包裝不可丟失,必須留存備查。
若涉及到冷鏈運輸或特殊環境儲存,需保留其相關運輸資料(包括快遞單、溫度運輸記錄及相應溫度計校準記錄)
涉及一次性進口資料需有完整的資料及目錄(包括原產地證明,通關單,檢測報告等)
參比制劑的使用須有單獨的臺賬管理,做到每支使用均有記錄溯源。中間過程涉及不同部門或公司的使用需提供相應的交接單等相關佐證資料。
④交接單
建議項目交接單單獨留存整理成冊,在準備接單與臺賬對應核對。
⑤委外研究
(合同、資質、報告、往來交接記錄等)
⑥偏差文件
(試驗過程中涉及到的偏差,包括AD/OOS/OOT等)
⑦人員
研究過程中相關人員培訓檔案、勞動合同及相關打卡記錄等(尤其是特殊的休息日、節假日等相關操作人員的打卡記錄)
2.2生產現場準備工作
2.2.1文件資料
①涉及到生產現場首先需準備完整的公司資質(包括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及GMP證書或符合性檢查通知書等)
②原輔包出入庫臺賬,轉存臺賬等(100%檢查)
③成品臺賬(100%檢查)
④工藝驗證方案和報告(100%檢查)
⑤批記錄(100%檢查)(包括空白批、試機批、中試批等所有申報資料體現批次)
⑥成品檢驗記錄及其他相關聯的驗證資料
⑦原輔料入廠檢驗記錄及特定方法驗證資料
⑧委外檢驗(委托單位資質、合同、委外報告及相關交接資料)
⑨其他驗證資料:①注射劑:包裝材料清洗滅菌驗證、除熱源驗證等;培養基模擬罐裝;除菌過濾驗證等;無菌系統驗證:包括空調、水、風系統等等。②除菌過濾:除上述①資料外,還需濾芯相容性驗證等資料及除菌系統相關性驗證等。③口服固體制劑:相關設備、工序驗證資料等。④中間體存放時限相關資料。⑤設備清潔、保養、維護、使用記錄等。
⑩相關人員培訓記錄(包括入職培訓,崗位培訓及相關品種培訓)
需要注意項目生產階段可接受最差生產條件人數(比如B級最差條件做的是7人,當時生產進去的是10人),即屬于缺陷。
2.2.2現場準備
①保證車間設備條件無變更、具備相應環境可動態生產。
②保證各工序崗位人員在崗,與此前提交資料無顯著性差異。
③保證所申報產品工藝可行,可穩定重現。
④倉庫
3.現場核查流程
3.1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在實施藥品注冊現場核查前,應制定核查方案,組織核查組,通知被核查單位,并告知申請人。
3.2核查組一般由2-5名人員構成,至少包括1名核查單位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應選派一名藥品監督管理人員作為觀察員協助核查工作。
3.3一般核查時間2-5天不等。主要根據核查內容及計劃進行。
3.4首次會議-會議由被核查單位準備匯報PPT介紹企業、項目等基本情況。
3.5核查期間老師會部分時間在現場看資料,部分時間會根據資料提及情況去現場看實地現場(包括生產現場、空調、倉庫、研發設備、穩定性留樣、對照品參比制劑留樣地址等、研發液相圖等)
3.6老師在檢查過程中會隨時填寫核查報告,完成現場核查后,核查組組長組織對核查情況進行討論匯總,形成核查結果,撰寫《藥品注冊研制現場核查報告》或《藥品注冊生產現場檢查報告》。
3.7末次會議。由組長向被核查單位宣讀核查結果。
3.8現場核查結束后,核查組應形成綜合評定結論,經全體人員簽名后按要求將《藥品注冊研制現場核查報告》或《藥品注冊生產現場檢查報告》及相關資料報送其派出部門。
4.注意事項
4.1CFDI核查資料填寫:需等待CFDI端口發布任務后,從端口下載相應的資料模板,首先仿制藥及一致性評價執行的模板不一致,其次模板也存在版本之分,因此為保障資料準確無誤,建議等到CFDI端口發布任務后下載填寫。
4.2核查期間資料準備盡量完善,畢竟拖拉,要什么資料都模棱兩可準備不來。
4.3設備等需定期清潔、保養、維護,且有完整的記錄;使用記錄可溯源。
4.4主會場人員不要太多,畢竟擁擠,要盡量給老師提供通風環境。
4.5核查現場實地檢查前,需保證實驗室規范管理,印象很重要。
5.現場核查堅決不能出現的問題
5.1物、卡、帳不符,或存在涂改痕跡等。
5.2現場工藝無法重現,或無法說明工作流程。
5.3現在存在多份并行文件,或報廢文件等管理混亂不清晰。
5.4車間環境、氣密性、潔凈條件等不符合GMP要求。
5.5不要再專家面前爭辯事情始末,推卸責任。
6.檢察員提問-回答問題
6.1問啥答啥,如果不是你所負責的區域可以說:老師,您稍等一下,我找相關負責人員給您解答。
6.2回答問題需肯定、自信、不要含糊不清,不要出現“我覺得”“應該是這樣”“可能...”等含糊的詞語;如果實在答不上來并且經過確認確實屬于疏忽或知識空白,必要時可以請教老師,比如:“老師,這個問題我們確實是沒有關注到,請問XXX現在是主流關注的內容么?”等等的;虛心求教,把問題拋回給老師。(該項只適用于無缺陷或一般缺陷等問題,重大問題不適用。)
6.3不要和老師吵架!不要和老師吵架!不要和老師吵架!每個人對于問題關注點和理解點可能都不一樣,如果老師提出了不同想法,你這邊不認可,切記不要直接頂撞老師,可以下來后和自己的領導反饋專家老師的意見后溝通確認給出恢復,切記直接頂撞。畢竟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目光所及之處亦有長短。
6.4如果你沒聽懂問題,先弄清楚問題在回答;只回答需要答的,不過分延申,避免節外生枝;只拿需要拿的資料,不過分擴展。
6.5如果在檢查期間經與專家老師溝通發現了漏補的試驗內容,可以借助現場核查期間的時間盡快完成相應試驗內容,爭取在老師完成核查報告時提供響應數據,避免落下缺陷。
6.6試驗只按SOP做,不做超SOP事情。
6.7不要在現場小團隊聚頭蛐蛐,你要相信你聲音再小,看起來也像是有問題。無論有什么問題,出了主會場在討論。
6.8保證數據真實性、可靠性。不對數據弄虛作假。
7.易忽略的問題(持續更新)
7.1車間稱量時稱量工具量程不對(涉及到原輔料,稱重范圍差異較大,稱量工具需合理選擇,避免過載或未達稱量起始重量范圍)
7.2車間可挪動設備是否有相應校準記錄(如公斤稱)
7.3設備是否有明確定制線,且在相應范圍內。定制線使用是否合理。
7.4設備管道流向和內容物是否有清晰標識。
7.5生產現場需注意污染情況(是否存在人物污染或環境污染等)
7.6記錄需復核、不應有涂改情況,關鍵步驟需雙人復核,生產流程是否清晰。
7.7QC實驗室檢查:所用設備是否凈校準,校準是否在效期內;實驗室環境;
7.8樣品是否有按規定取樣,留置法定留樣,是否有相應的請驗單,內容是否一致可溯源。
7.9精密實驗所用天平是否經過校準且在效期內、天平放置環境是否減震。
7.10實驗室易制毒管理是否規范及按流程操作。
7.11研發現場檢查一定會看研究期間的液相圖譜,一般專家老師會先看紙質資料,從中標記相關想要了解的圖譜,到時候可以提前與老師了解想看內容,提前準備定位哪臺機器,避免現場找,容易混亂。
7.12特殊運輸的物料(參比、對照品、物料)等的冷鏈資料很容易忽視,有的時候專家老師也會看快遞單。
7.13研制現場對于穩定性箱或穩定性房的管理一定要規范,這是100%必檢查項目,首先確保臺賬-箱-實物位置一致,其次確保箱校準范圍與使用范圍一致
來源:藥事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