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要求,擬定對于四元低壓高效液相色譜儀的再確認操作規程。,高效液相色譜儀再確認操作規程,嘉峪檢測網,檢測資訊" />
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實驗管理
嘉峪檢測網 2025-04-30 09:26
在GMP和類GMP實驗室中,分析檢測設備需要以一定的頻率進行再確認,特別是對于分析檢測人員來說不可或缺的高效液相色譜儀,故結合JJG705-2014、OMCL (11) 04 、2023藥品GMP指南和USP<1058> 的要求,擬定對于四元低壓高效液相色譜儀的再確認操作規程。
1.目的
為了提供證明在儀器日常使用過程中,儀器本身或使用環境的變化(有意的或無意的)沒有影響儀器的整體性能,確保分析數據的準確性,需要對儀器進行再確認。定期再確認通常重復初始確認過程中運行確認和性能確認的全部測試或部分測試。此規程對高效液相色譜儀確認各階段具體實施提供了指南,注重其對預期用途的適用性。
2.適用范圍
2.1 已經過確認的四元低壓梯度高效液相色譜儀的周期性再確認(一般2年,但可根據實際情況提前或延后一個月,超過再檢定時限的高效液相色譜儀將不可用于QC實驗室檢測)。已有高效液相色譜儀原來確認不充分時,要求進行的補充再確認。
2.2 已經過確認的四元低壓梯度高效液相色譜儀發生變更后再確認。
2.2.1 經歷重大維修,或更換關鍵部件。
2.2.2 儀器的安裝地點需要變化。
2.2.3 軟件或硬件升級。
2.3 已經過確認的四元低壓梯度高效液相色譜儀根據定期回顧發現趨勢性變化時(由偏差,數據超出標準或趨勢分析引起),要求進行的再確認。
3.內容
3.1 概述
高效液相色譜儀是由輸液系統、進樣系統、分離系統、檢測系統和數據處理系統等部分組成的分析儀器,圖1是其組成的方框圖。液相色譜儀根據樣品中各組分在色譜柱內固定相和流動相間分配或吸附等特性的差異,由流動相將樣品帶入色譜柱中進行分離,經檢測器檢測并通過數據處理系統記錄色譜圖,依據各組分的保留時間和響應值(峰面積或峰高)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圖1-高效液相色譜儀組成圖
3.2 要求
高效液相色譜儀通常由輸液系統、進樣系統、分離系統和檢測系統四個部分組成。輸液系統主要對泵的性能進行確認;進樣系統主要對進樣準確度、進樣殘留進行確認;分離系統更多依靠色譜柱的分離效能,需對分析支持的柱溫箱進行確認;檢測系統中的核心組件在于檢測器本身,需對檢測器的響應系統進行確認。
3.3 輸液系統-泵性能確認
3.3.1 泵流速確認
(1)可接受標準:.
(2)流速測定范圍:0.3ml/min~2.0ml/min(0.3ml/min、0.5ml/min、1.0ml/min和2.0ml/min)
(3)測試方法:
以水為流動相,將流速設定在一個合適的水平,設置一定的時間段,將該時間段內收集的水置于事先稱量過重量的量瓶中,每個流速水平下平行測定3次。記錄量瓶的總重和測量時的溫度。
(4)計算公式:
式中:
M總:接收液體后,量瓶總重,g;M空:接收液體前,量瓶重量,g
ρ:對應測定溫度下,水的密度g/ml(可查閱中國藥典得到);f:測量的流速
V:收集的液體的體積;t:收集液體花費的時間
D=100×(f-F)/F
式中:D:相對偏差;F:理論流速
3.3.2 梯度確認
(1)可接受標準:偏差≤±2.0%。
(2)測試方法:
● 色譜條件:
● 梯度程序設置:
● 操作步驟
A通道為空白相,B通道為丙酮溶液相,快沖A、B通道各5分鐘,按條件平衡液相色譜儀,平衡穩定后,運行方法梯度,測試3次。
備注:為避免流動相在管路上形成氣泡,超純水和0.5%的丙酮水溶液需抽濾脫氣;開始測試之前拆除“鬼峰柱”或“平衡色譜柱”,以免造成系統不適用。
(3)計算
采用工作站計算每個梯度相對于基線的高度。假設:100%的0.5%的丙酮溶液相的梯度高度為H,其他比例的丙酮溶液相的梯度高度為h,那么丙酮溶液相組成的測定值為:
梯度準確度的計算:d=CM-G,式中CM為測定值;G為設定值(0.5%丙酮=流動相B的組成)。
3.4 進樣系統
3.4.1 進樣精密度和進樣殘留
(1)可接受標準:
(2) 測試方法
● 溶液配制:
咖啡因STD溶液的配置:
● 確認方法條件:
● 進樣序列:
(3) 計算
進樣線性:計算各進樣量時的平均峰面積與進樣量的線性方程的相關系數。
精密度:計算標準品峰面積的RSD。
殘留:計算空白溶液與相鄰前一針STD-4峰面積的百分比
3.5 進樣系統
3.5.1 柱溫箱溫度準確度和穩定性
(1)可接受標準
(2) 測試方法
● 測試范圍
帶降溫功能柱溫箱最低15℃、30℃、80℃;
● 準確度及穩定性測試操作過程
固定溫度探頭于柱溫箱中,設置測定溫度,等待30分鐘,以便溫度穩定。間隔5分鐘記錄一次,一共記錄30分鐘內(6次)的溫度值。
(3) 計算
準確度:分別計算各個溫度的偏差。
穩定性:6次記錄溫度的極值=最大值-最小值。
3.6 檢測系統
3.6.1 檢測器波長準確度
(1)可接受標準
(2)測試方法
波長參數除外,參照4.4.1項下進樣精密度確認及進樣殘留的檢測方法采集STD-4溶液在202nm、203nm、204nm、205nm、206nm、207nm、208nm;242nm、243nm、244nm、245nm、246nm、247nm、248nm;270nm 、271nm 、272nm、 273nm 、274nm、275nm、276nm波長下咖啡因的峰高。計算其波長偏差。
(3)計算
以上波長為橫坐標,以峰高為縱坐標繪制圖片,最低點為為最低吸收波長,最高點為最大吸收波長。
3.6.2 檢測器線性
(1)可接受標準
(2)測試方法
參照4.4.1項下進樣精密度確認及進樣殘留的檢測方法條件運行以下序列:
(3)計算
計算咖啡因溶液濃度與峰面積的線性方程的相關系數r值。
3.6.3 基線噪音及漂移
(1)可接受標準
(2)測試方法
● 確認方法條件:
● 操作過程
開啟儀器,如上設置色譜條件,預熱30分鐘。
運行方法,采集30分鐘信號。
(3)計算
計算0-30min的基線噪音及基線漂移(如有進樣效應,前2分鐘信號不參與計算)
3.7 設備確認工作流程
3.7.1 確認方案起草
設備確認執行人負責起草方案,包括目的、范圍、內容、特別說明、人員職責、合格標準等內容。
3.7.2 確認方案審批
方案經過小組成員討論確認后,提交給確認負責人簽字確認后,再提交給有相關資質的人員審核,確認方案最終經質量管理部有資質的人員批準后方能生效。
3.7.3 對應方案的記錄
在進行方案的討論時,確定方法驗證記錄的模板,找QA確定記錄編號后起草記錄走審批流程。記錄每次領用整套使用。記錄由QA編號發放,不同記錄按月編號發放,在記錄首頁蓋上編號并在編號上加蓋“受控文件”紅印,整套記錄加蓋騎縫“受控文件”紅印。
3.7.4 確認方案實施
確認小組負責人負責設備確認的組織工作,包括實施設備,收集記錄、整理數據、出具報告和結論等工作的實施。
3.7.5 設備報告的整理
小組成員在實施驗證/確認的工作中,準確及時填寫記錄,包括收集圖譜、整理數據、出具報告結論等工作。
3.7.6 報告的審批
驗證報告的結論經小組負責成員簽字確認后,提交給設備負責人簽字確認后,再提交給有相關資質的人員審核,確認報告最終經質量管理部有資質的人員批準后方能生效。
3.7.7 方案、記錄和報告資料的歸檔
確認方案、記錄和報告經質量管理部有資質的人員批準后交QA歸檔統一保管。
3.8 其他
3.8.1 根據再確認報告出具合格證標示,格式如下:
【參考文獻】
JJG705-2014 液相色譜儀檢定規程
OMCL Network of the Council of Europe QUALITY MANAGEMENT DOCUMENT PA/PH/OMCL (11) 04 ANNEX 1: QUALIFICATION OF HPLC EQUIPMENT
2023藥品GMP指南:質量控制實驗室與物料系統
USP<1058> Analytical Instrument Qualification
來源:注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