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艾氏劑
單增李斯特菌 概述: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以下簡稱單增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廣泛,從土壤、糞便、水體、蔬菜、青貯飼料以及多種食品中都可以分離出來。單增李斯特菌是一種屬于厚壁菌門李斯特菌屬的革蘭氏陽性短桿菌,兼性厭氧,無芽孢,在營養(yǎng)豐富的環(huán)境中可形成莢膜。其生長溫度范圍為2~42℃(0℃亦能緩慢生長),最適...查看詳情>>
單增李斯特菌概述: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以下簡稱單增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廣泛,從土壤、糞便、水體、蔬菜、青貯飼料以及多種食品中都可以分離出來。單增李斯特菌是一種屬于厚壁菌門李斯特菌屬的革蘭氏陽性短桿菌,兼性厭氧,無芽孢,在營養(yǎng)豐富的環(huán)境中可形成莢膜。其生長溫度范圍為2~42℃(0℃亦能緩慢生長),最適溫度為35~37℃。單增李斯特菌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可在低溫下生長,-20℃下能存活1年。在pH中性至弱堿性(pH9.6)條件下生長良好,pH 3.8~4.4的酸性條件下可緩慢生長。加熱至60~70℃經(jīng)5~20分鐘可殺死,70%酒精處理5分鐘亦可殺死。
人體感染單增李斯特菌的后果:
單增李斯特菌屬于細胞內(nèi)寄生致病菌,它自身不產(chǎn)生內(nèi)毒素,而產(chǎn)生一種具有溶血性質(zhì)的外毒素——單增李斯特菌溶血素O(LLO),該毒素是單增李斯特菌的重要毒力因子。由于體液免疫對單增李斯特菌感染無保護作用,故細胞免疫力低下和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容易受到該菌的感染。
單增李斯特菌相關標準和法規(guī):
GB/T 22429-2008 食品中沙門氏菌、腸出血性大腸埃希氏菌O157及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快速篩選檢驗 酶聯(lián)免疫法
GB/T 28228-2011 入出境船舶壓艙水中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檢驗方法
SN/T 2521-2010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血清分型方法
SN/T 0184.3-2008 進出口食品中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檢測方法 第3部分:免疫磁珠法
SN/T 0184.2-2006 食品中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檢測方法 第2部分:多重PCR方法
SN/T 0184.1-2005 進出口食品中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檢驗方法
SN 184-1993 《出口食品中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檢驗方法》
DB22/T 1607-2012 化妝品中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檢測
DB23/T 1201-2007 食品中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溶血素O快速檢測 熒光定量PCR法
收起百科↑ 最近更新:2017年08月09日
機構所在地: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
檢測項:七氯 檢測樣品:水果蔬菜 標準:出口水果中艾氏劑、狄氏劑、七氯殘留量檢驗方法SN 0159-1992
檢測項:艾氏劑 檢測樣品:固體和溶液 標準:熱解析汞齊化合原子吸收光譜法分析固體和溶液中的汞 US EPA 7473
檢測項:艾氏劑 檢測樣品:食品 標準:食品中有機氯農(nóng)藥多組分殘留量的測定GB/T5009.19-2008
機構所在地:河北省石家莊市
檢測項:部分項目 檢測樣品:糧食 標準:《糧食衛(wèi)生標準》GB 2715-2005
檢測項:全項目 檢測樣品:巴氏殺菌乳 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巴氏殺菌乳》GB 19645-2010
檢測項:志賀氏菌 檢測樣品:食品 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微生物學檢驗 志賀氏菌檢驗》GB 4789.5-2012
機構所在地:貴州省貴陽市
檢測項:大腸埃希氏菌O157:H7/NM 檢測樣品:食品 標準:病原性大腸艾希氏菌食物中毒診斷標準 及處理原則 WS/T8-1996
檢測項:志賀氏菌噬菌體 檢測樣品:食品 標準: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檢驗沙門氏菌、志賀氏菌和致瀉大腸埃希氏菌的腸桿菌科噬菌體檢驗方法 GB/T4789.31-2003
檢測項:致瀉大腸埃希氏菌噬菌體 檢測樣品:食品 標準:食品衛(wèi)生微生物學檢驗沙門氏菌、志賀氏菌和致瀉大腸埃希氏菌的腸桿菌科噬菌體檢驗方法 GB/T4789.31-2003
機構所在地:廣東省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