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是貯存于包氣帶以下地層空隙,包括巖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水量穩定,水質好,是農業灌溉、工礦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但在一定條件下,工業廢水向地下直接排放,受污染的地表水侵入到地下含水層中,人畜糞便或因過量使用農藥而受污染的水滲入地下等。污染的結果是使地下水中的有害成分如酚、鉻、汞、砷、放射性物質、細菌、有機物等的含量增高。污染的地下水對人體健康和工農業生產都有危害。
最近國家水利部門公開的月報顯示,2015年針對2103眼地下水水井進行水質檢測,檢測結果顯示IV類水691個,占32.9%;V類水994個,占47.3%,兩者合計占比為80.2%。因為是VI以上水質已不適合人類飲用,一般只用于工業用水以及人體非接觸類娛樂用水區,這也就意味著,全國80%以上的地下水水質已經不符合人類飲用。國土資源部此前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657個城市中,有400多個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全國范圍內,有近70%的人口飲用地下水。因為現在很多農村地區水井深度不夠,很多農村居民飲用淺層地下水,污染將主要對他們帶來影響。
地下水資源是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飲用水的主要來源之一,特別是飲用主要通過水井打水飲用,如果不經過水質檢測的情況下長期飲用不符合飲用標準的井水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地下水污染直接威脅居民的飲用水安全。在地下水污染日益嚴重的現狀下,如果采用地下水作為飲用水源,對地下水檢測確保水質符合人類飲用標準是保證飲用水安全的技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