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糖果市場的需求正在進一步擴大,2012年糖果產量近250萬噸,同比增長4.65%。糖果是以白砂糖、粉糖漿(淀或其它食糖)或允許使用的甜味劑、食用色素為主要原料,按一定生產工藝要求加工制成的固態或半固態甜味食品。糖果可分為硬質糖果、硬質夾心糖果、乳脂糖果、凝膠糖果、拋光糖果、膠基糖果、充氣糖果和壓片糖果等。
現在幾乎所有糖果生產廠家生廠的糖果產品都是色彩絢麗,能夠提高消費者的食欲和購買欲望。糖果這些亮麗的色彩都來源于著色劑。除了糖果之外,還有很多食品中都會添加著色劑,這樣食品無論經過加熱、暴曬,還是氧化,都可以保持亮麗的色彩,吸引消費者購買。著色劑分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兩大類。天然色素相對安全,而合成色素具有一定毒性、致瀉性和致癌性。合成著色劑的致癌性要特別引起注意。而今,癌癥患者的年齡逐漸拉低,患者人數逐年增多,著色劑的致癌性不能忽視。由于合成色素的成本低廉、顏色非常鮮艷、著色力好,目前我國食品中大多數使用的都是合成色素,這些合成色素的使用量國家都有嚴格的規定。市面銷售的食用糖果包括糖果、巧克力和膠基糧果三類。對于三種糖果檢測的項目和執行標準都有相關規定。
糖果檢測標準及檢測項目
(以下檢測項目項目僅為部分列舉,如需了解更多,可以撥打免費咨詢電話400-6282-658咨詢)
GB 9678.1-2003 糖果檢測標準
亮藍、靛藍、總砷、志賀氏菌、乙酰磺胺酸鉀(安賽蜜)、胭脂紅、沙門氏菌、山梨酸、銅、日落黃、大腸菌群、鉛、檸檬黃、金黃色葡萄球菌、三氯蔗糖(又名蔗糖素)、二氧化硫殘留量、二氧化鈦、赤蘚紅、苯甲酸、叔丁基羥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對甲酚(BHT)、誘惑紅、梔子黃、莧菜紅、菌落總數、新紅、姜黃素
GB 9678.2-2003 巧克力檢測標準
亮藍、靛藍、總砷、志賀氏菌、胭脂紅、沙門氏菌、銅、日落黃、鉛、檸檬黃、金黃色葡萄球菌、二氧化硫殘留量、二氧化鈦、赤蘚紅、誘惑紅、梔子黃、莧菜紅、新紅
GB 17399-2003膠基糖果檢測標準
總砷、志賀氏菌、大腸菌群、鋅、沙門氏菌、銅、鉛、金黃色葡萄球菌、二氧化硫殘留量、干燥失重、菌落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