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實驗管理
嘉峪檢測網 2017-12-23 15:48
X射線本質上是一種與可見光相同的電磁波,波長為0.01-100Å,介于紫外線和γ射線之間,又稱為琴倫射線。具有很強的穿透性,可使被照射物質產生電離,同時具有熒光作用,熱作用以及干涉,反射和折射等作用。科學家們利用X射線的這些原理,研制出了各種各樣的檢測設備,應用于醫療和工業領域的各個行業,在材料科學和失效分析領域的應用尤其廣泛。
1. X射線的產生
通常X射線的產生原理有以下兩種:
1) 在真空中,高速運動的電子碰撞陽極靶時,也就是說電子在打進金屬的過程中急劇減速,按照電磁學,有加速的帶電粒子會輻射電磁波,如果電子能量上萬電子伏,就可以產生x射線。
2) 原子的內層電子躍遷,電子從高能級往低能級躍遷時候會輻射光子,如果能級的能量差比較大,就可以發出x射線波段的光子。
2. XRD的工作原理
X射線與物質作用時,就其能量轉換而言,一般分為三部分,其中一部分被散射,一部分被吸收,一部分通過物質繼續沿原來方向傳播。
散射的X射線與入射X射線波長相同時對晶體將產生衍射現象,即晶面間距產生的光程差等于波長的整數倍時。將每種晶體物質特有的衍射花樣與標準衍射花樣對比,利用三強峰原則,即可鑒定出樣品中存在的物相。
發生衍射必須滿足布拉格公式:2dsinθ=nλ (d:晶面間距;θ:布拉格角度;λ:X射線的波長;n:反射級數)。X射線照射到樣品時,晶體中各原子的散射X射線發生干涉,會在特定的方向產生強的X射線衍射線。當X射線從不同的角度照射樣品時,會在不同的晶面發生衍射,探測器將接受從該晶面反射出來的衍射光子數,從而得到角度和強度關系的譜圖。
橫坐標:2-theta 指2θ衍射角,即入射X射線的延長線與反射X射線的夾角。
縱坐標:Intensity(強度),代表的是收集到的光子數。
3. XRD的應用之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將被測樣品和已知物質的衍射譜圖進行比較,若樣品的衍射圖譜中含有某已知物質的圖譜,可判定樣品中含有該種已知物質。
物相:是物質中具有特定的物理化學性質的相。同一元素在一種物質中可以以一種或多種化合物狀態存在。如某化合物中Mg元素可能以MgO存在,也可能以Mg單質或者MgCl存在。如同樣以碳元素組成的石墨與金剛石,晶體結構不同導致其性能完全不同。
測試樣品:金屬、化合物、有一定結晶的高分子材料、塑料中的無機填料等其他晶體物質。
實例1
結論:此樣品中含有剛玉(Al2O3)。
實例2
結論:此樣品中含有石膏(Ca(SO4 ) ( H2O )2)、碳酸鈣(Ca CO3)和石英(Si O2)。
4. XRD的應用之結晶度計算
結晶度:非晶和晶體共存時結晶部分占試樣全體的比例。通過軟件計算的結晶度為相對結晶度,主要是針對晶態和非晶態差別明顯的衍射圖進行分析。常見四種結晶狀態的XRD圖譜:
(a)結晶完整的晶體,晶粒較大,內部原子的排列比較規則,衍射譜線強、尖銳且對稱;
(b)非晶樣品沒有衍射峰;
(c)結晶不完整的晶體,由于晶粒過于細小,晶體中有缺陷而使衍射峰形寬闊而彌散;
(d)結晶度越差,衍射能力越弱,峰形越寬。
實例3
材料:PE,結晶度:45% 。
5. XRD的應用之定量分析
對于多相樣品,當通過定性相分析確定了樣品中所存在的物相后,就需要更深入的了解各相的相對百分含量。目前定量方法有:外標法、內標法、標準加入法、RIR值法,其中RIR值法最為簡單方便。
RIR法定量是利用各種純物質與α三氧化二鋁按照重量比1:1混合,測試二者強度的比值K,制作成一個數據庫,在日常多組分混合物定量分析時,將K值引入利用計算機擬合計算各物相組分含量。
需要說明的是此定量結果為半定量,當然在具體樣品分析時,可以將ICP-OES、碳硫氧氮等元素分析方法結合起來,提高定量準確性。若樣品又含有有機物,也可將FTIR、TGA、GC-MS結合起來進行定量分析。
測試樣品:未知化合物成分分析、某化合物中不同物相定量分析(如二氧化鈦中的銳鈦礦物相和金紅石物相含量)、輔助失效分析、輔助礦物分析、輔助高分子材料定量分析。
實例4
某一未知物檢測結果:
物相名稱 |
分子式 |
數據庫卡號 |
含量(%) |
碳酸鈣 |
CaCO3 |
01-083-1762 |
26.8 |
二水硫酸鈣 |
CaSO4•2H2O |
00-033-0311 |
16.82 |
六水硫酸鎂 |
MgSO4•6H2O |
01-072-1068 |
13.56 |
碳酸鎂 |
Mg(CO3) |
01-071-1534 |
22.3 |
碳酸鎂鈣 |
CaMg(CO3)2 |
00-036-0426 |
3.3 |
二氧化硅 |
SiO2 |
01-070-3755 |
9.63 |
氫氧化鈣 |
Ca(OH)2 |
01-072-0156 |
7.6 |
氟化鈣 |
CaF2 |
01-075-0363 |
0.1 |
6. XRD的應用之殘余應力測試
殘余應力是材料及其制品內部存在的一種內應力,是指產生應力的各種因素撤銷時,由于不均勻的塑性變形和不均勻相變的影響,在物體內部依然存在并自身保持平衡的應力。通常殘余應力可分為宏觀應力、微觀應力和點陣靜畸變應力三種,分別稱為第一類應力、第二類應力和第三類應力。應力對材料的影響如下:
有利的應力:材料表面淬火,噴丸,滲碳處理,強化產品表面,產生宏觀內應力可起到強化作用。
不利的應力:由于工藝條件不當,過度淬火產生過大的宏觀內應力,造成部件開裂,性能不穩定,尺寸改變。
X射線衍射測試應力方法又可分為:測定衍射線位移,可以測定第一類應力;通過衍射譜線變寬,可以測定第二類應力;根據衍射線的強度下降,可以測定第三類應力。
目前實驗室殘余應力測試采用sin2ψ法,測量同一晶面(hkl)在不同的ψ角度下的θψ。取其中ψ=0、0、15、30、45、45六點或及以上,測θψ,繪制2θψ~sin2ψ關系曲線,從其斜率得到Μ,再乘以應力常數K,即可得到應力值。
目前現有設備適宜檢測對象:形狀合適的有色金屬材料、盡可能無織構、無擇優取向。
來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