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實驗管理
嘉峪檢測網 2025-04-22 08:36
1. 前言
在微生物學研究中,培養基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了一個可靠的環境,是其生長繁衍的營養基質。其中,不含凝固劑(如瓊脂)、呈液體狀態的培養基,我們稱為液體培養基;呈固體狀態的培養基為固體培養基。
向液體培養基中加入瓊脂后制成的瓊脂固體培養基,是我們在實驗室中最常用的培養基之一,微生物在固體培養基的表面可形成肉眼可見的菌落。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固體培養基的配制及儲存注意事項。
2. 固體培養基的配制
首先,我們需要根據實驗目的選擇適合的固體培養基配方。常見的固體培養基包括營養瓊脂、LB培養基、麥康凱瓊脂等。每種培養基都有其特定的應用場景,下面我們簡單羅列了一些常用的固體培養基的配方及適用場景,供各位同學們參考。
選擇好合適的培養基之后,我們再按照選定的配方準確稱量所需的物質成分。精確的稱量對于確保培養基的質量至關重要,但我們再稱取肯定不能一把就稱到準確的重量,通常來說,稱取的克重可以大一丟丟,但絕對不能小,因為我們在加入到錐形瓶里時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粉末殘留在稱量盤上,所以稍微大一點沒關系,但絕對不能小于所需克重,因為要確保微生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條件足夠。
例如,要稱取5g的成分的話,5.1g~5.2g之間的任何值都被視為符合要求。但對于一些微量成分,建議使用能夠精確到0.001g或者更高精度的天平,并且盡可能減少操作誤差,以保證微量成分的準確性。
以LB培養基為例,一般建議在一個稱量盤中依次稱量不同的成分,每稱完一個成分就歸零,向同一個稱量盤內加入下一個成分進行稱量。這還是因為我們在將粉末加入到錐形瓶里時,會有一些粉末殘留在稱量盤上。如果你用不同的稱量盤分別稱量那么誤差就會變大,用同一個稱量盤稱量就能減小這部分誤差。
稱完后,我們一般先往錐形瓶的瓶底,加一點點水,再加入稱好的粉末,避免粉末直接加到瓶內后會飛散。加入粉末后,搖勻,接著在定容至目標體積(需要注意的是,錐形瓶內的液體總體積不能超過容量的2/3)。然后在瓶口處蓋上一張培養基封口膜,用橡皮筋固定住,再在外面覆蓋上一層錫箔紙。
(培養基封口膜;圖片來源:https://cn.visionmedtech.com/products_12/104.html)
做完上面這些步驟我們就可以將配好的培養基放到高壓滅菌鍋內進行滅菌啦!
滅完菌,待培養基稍稍冷卻之后,我們就可以準備倒平板了,具體的溫度大約是50°C我們可以試著用手去摸瓶壁,摸著稍稍燙手即可。然后在超凈臺內,迅速倒入無菌的培養皿中,倒入的量不必精確,但要確保覆蓋整個皿的底面,對于標準尺寸的培養皿來說,大約是20mL。
培養基冷卻后,它就會凝固并變成不透明的,但完全凝固需要的時間一般會比較久。一般倒完平板后就放在超凈臺內,開抽風,不要開紫外,玻璃擋板留一小條縫,放置過夜。最好寫一張便簽貼,標明一下你在冷卻平板,貼在超凈臺明顯的位置,防止有些同學不知道,誤用了你在晾平板的超凈臺,導致你的平板受到污染。
平板冷卻凝固后,將培養皿倒置過來,以防止在瓊脂表面凝結。然后將倒置的培養基裝進大小合適的保鮮袋內,并在保鮮袋上標記好對應培養基的名稱及配制日期,放入4℃冰箱保存即可。
來源:實驗老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