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4-27 10:35
一、化學組成與結構特性
單體構成
NBR(丁腈橡膠)由丁二烯和丙烯腈共聚而成,分子鏈中含極性氰基(-CN),賦予其耐油性和與其他極性物質的相容性310。
丙烯腈含量影響
耐油性:丙烯腈含量越高(通常26%-50%),耐礦物油、燃料油及溶劑性能越強,但耐寒性下降。
物理性能:高丙烯腈含量膠料硬度高、拉伸強度大,但加工難度增加。
二、物理性能
力學性能
拉伸強度:中等丙烯腈含量(如28%)時綜合性能最佳,拉伸強度可達12-18 MPa。
耐磨性:優于天然橡膠(NR)和丁苯橡膠(SBR),適用于高磨損環境。
彈性與壓縮變形
回彈性:中等水平,可通過硫化體系優化(如過氧化物硫化)降低壓縮永久變形(壓變)。
耐壓縮變形:高溫工況下(如100℃以上)需配合耐熱配方(如低丙烯腈生膠)。
三、耐介質性
耐油性
對礦物油、潤滑油、燃料油及部分極性溶劑(如乙醇混合汽油)具有優異抵抗能力,是耐油密封件首選材料。
耐化學性
耐酸堿:中等,對強酸、強堿敏感,但優于NR和SBR。
耐臭氧與老化:優于NR,但弱于氯丁橡膠(CR)。
四、溫度適應性
耐熱性
長期使用溫度可達120℃,短期耐受150℃,高溫下易發生熱氧老化,需添加防老劑。
耐寒性
玻璃化轉變溫度(Tg)約-55℃,低溫下仍保持彈性,但高丙烯腈含量膠料耐寒性下降。
五、加工特性
硫化工藝
硫化體系:傳統硫磺硫化為主,高溫高壓下易采用過氧化物硫化(C—C交聯鍵)提升耐熱性。
二次硫化:150℃×2h可減少壓變,尤其適用于薄壁制品(如0.25mm密封圈)。
填充與補強
炭黑選擇:高結構度炭黑(如N774)可提高抗壓縮變形能力,但需控制用量避免硬化17。
并用橡膠:與氯丁橡膠(CR)、乙丙橡膠(EPDM)并用可改善耐候性和加工性。
六、特殊性能
介電性能
屬半導體橡膠,體積電阻約35 MΩ·m,介電強度9.88 MN/m,適用于需導電的密封場景。
粘接性
對金屬、塑料(如PVC)有良好粘接力,無需特殊處理即可使用。
應用領域
汽車工業:發動機油封、O型圈、濾清器密封(需耐120℃×72h壓變≤35%)。
石油化工:管道密封、燃料系統部件(如膜片、墊圈)。
航空航天:耐高溫高壓密封件,需結合氫化丁腈橡膠(HNBR)提升性能
關于NBR(丁腈橡膠)的壓縮永久變形(壓變)總結:
一、壓變影響因素及優化方向
配方設計
丙烯腈含量:丙烯腈含量越高,耐油性越好,但壓縮永久變形(壓變)也會增大。需平衡耐油性和壓變需求。
炭黑選擇:使用高結構度炭黑(如N774、990)可提高抗壓縮變形能力,但需避免過量導致膠料硬化。
防老劑與硫化體系:添加耐熱防老劑(如低丙烯腈生膠)和過氧化物硫化體系(C—C交聯鍵)能顯著降低壓變,尤其適用于高溫工況(如100℃以上)。
硫化工藝
硫化溫度與時間:二次硫化(如150℃×2h)可進一步交聯膠料,減少壓變,尤其適合薄壁制品(如0.25mm密封圈)。
硫化壓力:確保硫化壓力均勻,避免局部欠硫或過硫,影響材料致密性。
測試條件差異
試片 vs. 實物測試:試片壓變數據通常優于實物,因實際產品受形狀、裝配壓力等因素影響。需結合產品結構優化設計。
二、典型應用場景與案例
密封件優化
汽車濾清器密封圈:通過調整丙烯腈含量和硫化體系,100℃×72h壓變可從12%優化至≤35%。
O型圈:硬度70A、線徑Φ2.5mm的O型圈在120℃×72h工況下,壓變需≤35%,可通過過氧化物硫化+低硫高促配方實現。
特殊工況解決方案
高溫高壓環境:采用熱裂法炭黑+白炭黑并用體系,減少油類填充,增強交聯密度。
低硫/無硫體系:適用于超薄制品(如0.25mm密封件),壓變可控制在10%以下。
三、檢測與標準參考
測試標準
壓變測試通常遵循ASTM D395或GB/T 7759,需注意試樣制備、壓縮比(25%~30%)及測試溫度(如50℃、100℃、120℃)。
行業水平參考
100℃×72h壓變≤35%屬于中等水平,優化后可達到≤15%(如過氧化物硫化體系)。
四、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壓變超標:檢查膠料分散性、硫化工藝是否達標,或更換高耐熱配方。
試片與實物差異大:優化模具設計(如溢邊控制)、調整裝配工藝(如減少過度壓縮)。
如需具體配方或設備參數,可進一步參考來源中的實驗數據及廠商建議。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