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免费追剧大全在线观看电视剧,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欧美人 ,日本丰满少妇高潮呻吟

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化妝品中塑料微珠國內外監管政策要求

嘉峪檢測網        2024-05-19 10:57

摘 要

 

Abstract

 

塑料微珠引起的環境問題對于全球生態保護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開展化妝品中塑料微珠的治理已是大勢所趨。本文梳理了化妝品中塑料微珠的定義、危害和國內外政策要求,分析了我國化妝品中塑料微珠的監管現狀,并提出了監管對策,以期為相關部門持續深化化妝品中塑料微珠治理工作提供參考。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d by plastic microbeads is a great challenge to the global ecological protection,and it is a trend to carry out the prohibition of plastic microbeads in cosmetics gradually. This study can be a reference for the supervision of plastic microbeads in cosmetics, by analyzing the definition, the harm, the policy requirements of plastic microbead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giving the suggestion of regulatory countermeasures.

 

關鍵詞

 

Key words

 

化妝品;塑料微珠;定義;危害;治理

 

cosmetics; plastic microbeads; definition; harm; control

 

近年來,塑料微珠作為新型生態污染源越來越受到全球的重視。我國始終高度重視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強調要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為進一步細化落實國家關于禁用塑料微珠政策,本文總結了當前化妝品中塑料微珠治理情況進展,并探索性地提出建議,以期為深化治理工作提供參考。

 

一、化妝品中塑料微珠的概述

 

(一)化妝品中塑料微珠的定義

 

塑料微珠是一類廣泛運用于個人護理產品和化妝品中的人工合成聚合顆粒, 屬于初生微塑料,即生產出來時就是微小的塑料顆粒。微塑料具有的顯著特征包括:固體性、粒徑小于5mm、不溶于水、難以降解、塑料材質[1]。目前,全球各國和地區以及相關組織對塑料微珠的定義在微塑料的基礎上,從材質、形狀、尺寸和用途等方面進行了進一步具體的規定,可歸納為:材質為固體塑料,形狀為顆粒,尺寸為小于或等于5mm,用途為發揮磨砂、去角質或清潔等功能。在我國,2020 年發布的《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的附件《相關塑料制品禁限管理細化標準(2020 年版)》提出,“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為起到磨砂、去角質、清潔等作用,有意添加粒徑小于5mm 的固體塑料顆粒的淋洗類化妝品(如沐浴劑、潔面乳、磨砂膏、洗發水等)和牙膏、牙粉[2-3]。2021 年實施的GB/T40146—2021《化妝品中塑料微珠的測定》中明確了塑料微珠的定義:尺寸小于或等于5mm 且不溶于水的固體塑料顆粒[4]。

 

(二)化妝品中塑料微珠的成分與功能

 

化妝品中塑料微珠的主要成分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尼龍、聚氨酯和聚碳酸酯等,主要具有磨料、填充劑、黏合劑和成膜劑等功能。在化妝品行業中的應用包括:①在產品中起到磨砂、去角質、清潔等物理摩擦作用,主要應用于淋洗類產品(去角質膏、潔面膏、沐浴露等)和牙膏。②在彩妝、防曬等駐留類產品中,起到填充、乳化和改善膚感等作用。③以彩色微球、閃粉、亮片等形式出現在彩妝類產品中,起到美化修飾等作用[5]。

 

(三)化妝品中塑料微珠的危害

 

塑料微珠進入環境的主要排放途徑是隨著使用沖洗后的廢水直接進入水循環系統[6]。目前,全球各國和地區的廢水處理設備均不具備濾除微型和納米級塑料微珠的功能,通過排放和徑流,塑料微珠最終到達海洋。由于塑料微珠不溶于水且難以降解, 在海洋中的存積量越來越多,最終成為永久性污染物。具體的危害包括[6-7] :①微生物和附生動植物吸附塑料微珠形成生物膜,不利于藻類的光合作用,破壞海洋生態環境并影響海洋生物的攝食活動。②塑料微珠作為有害物質的載體,能夠吸附持久性污染物和有毒重金屬等,海洋生物攝取后產生各種不良反應,危害海洋生物安全。③人類因食用攝入塑料微珠的魚類、貝類等海產食品,而致使塑料微珠在體內蓄積,不同粒徑的塑料微珠會被不同的器官吸收,最終進入人體淋巴系統和循環系統,甚至可以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進而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的報告顯示[8],全球釋放到海洋中的塑料微珠有2% 來源于個人護理產品及化妝品。有研究者通過模擬實際使用過程,以潔面乳中約含0.05g/g 或2450個顆粒/g(幾何平均值)塑料微珠、沐浴凝膠中約含0.02g/g 或2.15個顆粒/g(幾何平均值)塑料微珠計算,預估全球化妝品塑料微珠的質量排放量約為1.2×104 噸/年[5]。綜上,對化妝品中塑料微珠展開治理十分必要。

 

二、化妝品中塑料微珠治理的政策情況

 

(一)國外塑料微珠治理的政策情況

 

目前,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明令禁止生產和銷售含有塑料微珠的化妝品, 包括中國、美國、歐盟、加拿大、新西蘭、英國、韓國、阿根廷等。本文梳理了國外部分國家和地區塑料微珠治理的政策情況,見表1。此外,部分國家和地區已起草立法或提議禁用塑料微珠,包括芬蘭、挪威、巴西等。還有國家和地區正呼吁倡導業界自覺淘汰塑料微珠,包括日本、澳大利亞等??偟膩砜?, 在塑料微珠的定義方面,通常規定尺寸上限為5mm,具有固體塑料顆粒屬性;在產品類型方面,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含塑料微珠的淋洗類化妝品及牙膏,如面部磨砂膏、身體去角質類產品等。2023 年,歐盟對REACH 法規(EC) No1907/2006 附錄XVII 進行修改,意在全品類化妝品中逐步禁止塑料微珠的使用。在實施手段方面,各國和地區政府通過立法、倡議、征稅、經濟激勵等手段,強制或引導企業停止生產、銷售和進口含塑料微珠的產品,同時也制定一系列政策激勵企業尋找天然、可降解的替代原料,歐盟更經全面評估設定了不同類型產品的合理過渡期。在塑料微珠可豁免的規定方面,歐盟規定具有自然聚合而成、可降解、溶解度大于2g/L、化學結構中不含碳原子等屬性的聚合顆粒可以允許被豁免[18]。

 

 

(二)我國塑料微珠治理的政策情況

 

2018 年, 我國就將添加塑料微珠的化妝品和清潔用品列入《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17 年版)》[20]。為進一步做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于2019 年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 年本)》,規定“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用品”為第三類淘汰類產品,要求“到2020 年12月31 日禁止生產, 到2022 年12 月31 日禁止銷售”[21]。2020年1 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對塑料污染治理進行了全面部署,再次明確禁止生產和銷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的要求[22]。為了細化塑料污染治理的相關政策,2020 年7 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扎實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了我國現階段“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細化標準,此標準與國際基本保持一致[2]。此后,為了進一步落實和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印發了《“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積極推動塑料微珠生產源頭控制,強調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日化產品[23]。2022 年,與化妝品相關的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要點為細化落實國家關于禁用塑料微珠政策,加快制修訂相關產品技術規范,推動淋洗類化妝品、牙膏禁用塑料微珠。2023 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生態環境部再次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塑料污染治理2023—2025 年重點工作的通知》《塑料污染治理2023 年工作要點》等文件,要求加強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

 

我國治理化妝品中塑料微珠依據的法律為《產品質量法》,該法從產品質量監督的執法主體,生產者、銷售者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以及罰則等方面做出了明確規定。其一,產品質量監督的執法主體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第八條規定:“國務院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主管全國產品質量監督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產品質量監督工作??h級以上地方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產品質量監督工作??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產品質量監督工作。”第七十條規定:“本法第四十九條至第五十七條、第六十條至第六十三條規定的行政處罰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決定。”其二,生產者、銷售者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第二十九條規定:“生產者不得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第三十五條規定:“銷售者不得銷售國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銷售的產品和失效、變質的產品。”其三,違法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第五十一條規定:“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的,銷售國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銷售的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24]

 

三、我國化妝品中塑料微珠治理現狀

 

為細化落實國家關于禁用塑料微珠政策,加快修訂相關產品技術規范,推動淋洗類化妝品、牙膏中禁用塑料微珠。有關部門開展了化妝品中塑料微珠的研究工作,初步摸底了我國化妝品中塑料微珠治理的現狀。

 

(一)政策的認知和執行情況

 

2022 年,筆者團隊對我國日化企業有關塑料微珠的使用情況進行調研,企業類別覆蓋民營、外資、合資和國企;主營產品為洗護、彩妝、護膚、牙膏等類別。調研結果顯示,在對塑料微珠治理政策的認知方面,約90%企業是清晰的;在對塑料微珠治理政策的執行方面,企業在生產淋洗類產品和牙膏時已不再使用塑料微珠,天然來源和可降解的替代品被廣泛應用,但彩妝、護膚類的駐留產品因替代品開發技術受限,短期內尚無法實現塑料微珠的完全替換。稅鈿等[25] 于2022 年對23 家牙膏企業展開牙膏、牙粉中塑料微珠使用情況的調研,結果顯示23 家牙膏企業對塑料微珠治理政策的認識是清晰的,其中14 家企業反饋從未使用過塑料微珠,9 家企業反饋曾經使用過塑料微珠,但目前均已不再使用。

 

(二)市售產品的檢測情況

 

筆者團隊先后采用自建方法以及參考GB/T 40146—2021《化妝品中塑料微珠的測定》方法,對2020~2021 年市售淋洗類化妝品和牙膏產品中塑料微珠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塑料微珠檢出率為35%,主要檢出的塑料成分為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部分產品標簽標識明確產品含有聚乙烯磨砂粒子。將檢出產品按生產時間排序,可以看到檢出的塑料微珠情況由單一塑料微珠顆粒向單一塑料微珠混有植物性顆粒過渡的趨勢,這也反映出治理過程中,塑料微珠被逐步替代的趨勢。黃開勝等[26] 于2021 年采用自建方法檢測了43 批次市售日化產品中塑料微珠,產品類型為起磨砂功能的磨砂膏/ 乳/ 啫喱、洗面奶和牙膏,其中6 批次樣品檢出塑料微珠,且產品生產日期均在2017年之前。2022 年,筆者團隊再次開展市售淋洗類化妝品和牙膏類產品中塑料微珠的檢測,均未檢出塑料微珠。上述結果說明,我國淋洗類化妝品和牙膏中,天然來源和可降解的替代品應用情況良好,在生產源頭就可有效地控制塑料微珠的有意添加。

 

(三)化妝品中塑料微珠的檢測方法情況

 

目前, 我國化妝品中塑料微珠測定的方法主要為GB/T40146—2021《化妝品中塑料微珠的測定》[4],該方法原理為采用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法和傅立葉變換顯微紅外光譜法定性檢測,適用范圍為化妝品中塑料微珠的測定,牙膏、香皂和洗衣液等均可參照使用,不適用于彩妝類的化妝品中塑料微珠的測定。近年來,國內外針對化妝品中塑料微珠的檢測方法研究的熱點為:①在產品的前處理中如何有效分離、提取、富集塑料微珠;②如何區分和定性不同成分塑料微珠混合體;③開發產品中塑料微珠定量方法;④解決目前檢測方法適用范圍局限性等問題[27]。其中,國外可借鑒的權威方法包括加拿大環境與氣候變化部(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Canada,ECCC) 于2023 年修訂發布的《洗護用品中的微珠:方法623.1》(Microbeadsin Toiletries: Method 623.1)。該方法原理為采用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法定性檢測,適用范圍為消費品,特別是洗護用品(用于毛發、皮膚、牙齒和口腔清潔或去角質的產品)[28]。

 

四、總結與展望

 

(一)政策層面

 

新形勢下,我國需密切關注國際關于塑料污染治理的動態并結合我國國情,優化完善我國化妝品中塑料微珠治理的相關政策。值得一提的是,歐盟已將駐留類化妝品納入了限制范圍,涉及彩妝、香水和唇部護理等產品,并設置了4~12 年的過渡期。根據行業調研情況,目前駐留類化妝品中使用的塑料微珠尚未找到合適的替代材料,后續我國是否也要針對駐留類產品發布塑料微珠治理政策還需進一步研究。

 

(二)監管層面

 

為提升我國化妝品中塑料微珠治理的監管能力,筆者建議:①相關監管部門有必要深入調研化妝品、牙膏中塑料微珠的使用情況,組織開展化妝品、牙膏中塑料微珠風險監測和評估工作,摸底統計相關塑料微珠治理的成效。②加強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落實禁止生產、銷售我國現階段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的政策措施,對實施不力的責任主體,通過依法查處、公開曝光、約談等方式督促整改。同時,探索實施企業法人守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將違規行為列入失信記錄。③加大政策宣傳和引導。一方面讓基層執法人員熟悉相關法律要求,做到執法有據;另一方面通過多渠道的科普宣傳,使公眾更多了解化妝品中塑料微珠的危害以及治理理念,成為自覺推進塑料微珠治理的宣傳者、實踐者、推動者。

 

(三)標準層面

 

目前,化妝品中塑料微珠測定的方法存在較多局限性。例如,適用范圍不包括彩妝類產品、定性檢測方法未規定檢出濃度、可參考的塑料微珠成分標準圖譜有限等。因此,有必要鼓勵各級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相關企業持續開展塑料微珠的檢測方法和標準物質研究,以完善我國化妝品中塑料微珠的檢測方法。同時,還可以對塑料微珠納入《化妝品禁用原料目錄》的必要性進行深入探討。

 

(四)企業層面

 

一是企業要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生產銷售符合相關規定要求的產品。二是主動履行綠色發展責任,推行綠色制造化妝品,加大可循環、可降解材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特別是對天然替代品的研發和使用,有效增加綠色原料供給。三是加強行業自律,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積極開展化妝品、牙膏中禁用塑料微珠政策宣貫和企業教育培訓,樹立和推廣優秀企業案例,挖掘和推行綠色商業模式,并通過專業研討、志愿活動等,廣泛凝聚共識,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分享到:

來源:中國食品藥品監管雜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涧县| 增城市| 仙桃市| 曲水县| 晋城| 玛多县| 金乡县| 安国市| 兖州市| 合山市| 读书| 临沧市| 通州区| 阿拉善右旗| 梁平县| 黔东| 海城市| 香河县| 九台市| 克山县| 安溪县| 郸城县| 蓝山县| 万宁市| 新化县| 宿松县| 寿光市| 沅江市| 北海市| 宜宾县| 崇礼县| 马公市| 化隆| 游戏| 西吉县| 宁强县| 水富县| 金堂县| 颍上县| 公主岭市| 托克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