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PM2.5
1.背景介紹: 口罩最先主要應用于醫院(俗稱醫用口罩)或者粉塵嚴重的工作領域中勞動者佩戴(勞保口罩),而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以及對自身呼吸健康的重視,在霧霾天氣或者城市道路上,越來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佩戴口罩,防止空氣中的顆粒物、細菌病毒和道路揚塵等。 霧霾的主要構成物是PM2.5,即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查看詳情>>
1.背景介紹:
口罩最先主要應用于醫院(俗稱醫用口罩)或者粉塵嚴重的工作領域中勞動者佩戴(勞保口罩),而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加強以及對自身呼吸健康的重視,在霧霾天氣或者城市道路上,越來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佩戴口罩,防止空氣中的顆粒物、細菌病毒和道路揚塵等。
霧霾的主要構成物是PM2.5,即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對此,我國相繼出臺了《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試行)》(HJ633-2012)與《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PM2.5)連續自動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653-2013)等一系列相關規章,2014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將PM2.5列為一類致癌物質,由此引發了PM2.5防護口罩的連年熱銷。據《2014-2019年中國口罩市場監測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表明,近幾年來我國口罩需求量的年增長速度均高于15%。
2.口罩標準
在防護型口罩標準出臺之前,企業生產的日常防護口罩產品一般參照下面標準:
GB 2626—2006《呼吸防護用品 自吸過濾式防顆粒物呼吸器》
GB 19083—2010《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
YY 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
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或者依據以上標準制定企業標準。
3.防護型口罩檢測標準
GB/T 32610—2016《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于2016年4月25日發布,2016年11月1日實施,標準適用于日常生活中佩戴,用于防止空氣顆粒物污染的口罩產品。
TAJ 1001—2015《PM2.5防護口罩》團體標準于2015年12月1日發布,2016年3月1日實施,適用于日常生活中民眾佩戴用
收起百科↑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1日
公司專門為客戶提供可定制的臨床前試驗服務方案,擁有多年技術經驗積累,在醫療器械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擁有專業的知識。為您提供高質量的數據以支持各項器械檢測、臨床前研究。幫您將醫...
檢測機構:杭州赫貝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相關信息>>
測試參數:供熱量、輸入功率、水流量、水阻、能效等 GB-T 25127.2-2010 低環境溫度空氣源熱泵(冷水)機組 可做零下25度測試
檢測機構:廣州天河蘭石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更多相關信息>>
80 PLUS認證簡介 80 PLUS 計劃是由美國能源署出臺, Ecos Consulting 負責執行的一項全國性節能現金獎...
檢測機構:東莞市安磁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更多相關信息>>
玻璃由二氧化硅和其他化學物質熔融在一起形成的(主要生產原料為:純堿、石灰石、石英)。廣泛應用于建筑物,用來隔風透光,屬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屬的氧化物或者鹽類而顯現出顏色的有色玻...
《環境空氣 PM10和PM2.5的測定 重量法》HJ/618-2011 《環境空氣 臭氧的測定 靛藍二磺酸鈉分光光度法》HJ504-2009 《環境空氣 總懸浮顆粒物的測...
檢測機構:北京中環天成環境監測中心 更多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