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預警 > 欄目首頁
本文歸納總結了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基于數據驅動的方法和基于融合模型的方法3種鋰離子電池壽命預測方法的發展現狀,然后分析比較各自的優缺點。
2023/03/17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2004年,Geim等人首次通過機械剝離法制得單層石墨烯,并發現了其特殊的電學、力學性質,其在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應用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2023/08/22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在鋰離子電池發展的過程當中,我們希望獲得大量有用的信息來幫助我們對材料和器件進行數據分析,以得知其各方面的性能。目前,鋰離子電池材料和器件常用到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表征方法和電化學測量。
2019/04/19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根據鋰離子電池發展的現有技術水平,一般認為,將鋰離子電池的充電溫度限制在10℃~ 40℃范圍內可以保證電池安全性。隨著鋰離子電池技術的快速發展,個別電池制造商或技術研究機構有可能通過改善工藝、改進電極材料、添加改性物質等方式提高鋰離子電池的性能,擴展電池的充電溫度上下限限值。
2021/05/08 更新 分類:法規標準 分享
電子行業標準SJ/T 11757-2020《便攜式家用電器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 通用規范》和SJ/T 11778-2021《便攜式家用電器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 安全要求》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批準發布,分別于2021年4月1日和2021年6月1日起實施。
2021/05/19 更新 分類:法規標準 分享
引起軟包鋰離子電池鼓脹的原因有很多。根據實驗研發經驗,筆者將鋰電池鼓脹的原因分為三類,一是電池極片在循環過程中膨脹導致的厚度增加;二是由于電解液氧化分解產氣導致的鼓脹。三是電池封裝不嚴引進水分、角位破損等工藝缺陷引起的鼓脹
2022/11/28 更新 分類:法規標準 分享
隔膜是鋰離子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用于隔開正負極極片的微孔膜,是具有納米級微孔結構的高分子功能材料。其主要功能是防止兩極接觸而發生短路同時使電解質離子通過。其性能決定著電池的界面結構、內阻等,直接影響著電池的容量、循環以及電池的安全性能。
2022/12/23 更新 分類:科研開發 分享
內阻是評價鋰電池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
2019/04/11 更新 分類:法規標準 分享
2015年12月8日,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和Limoss公司聯合宣布對中國產鋰離子電池組實施自愿性召回。
2015/12/14 更新 分類:監管召回 分享
日前,宏碁電腦(上海)有限公司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
2018/08/13 更新 分類:監管召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