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20-11-13 09:02
7月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公告,正式頒布2020年版《中國藥典》,新版藥典將于今年12月30日起正式實施。新版《中國藥典》中對生物制品生產用原材料及輔料質量控制進行了指導,本文對其要點進行了整理,供大家參考。
殘留物的去除及限度要求
1、生產過程中應盡可能采用經去除和(或)滅活外源因子的生物原材料,或采取相應措施對這些原材料中可能存在的外源因子、致病物質或與該材料相關的特定污染物予以去除和(或)滅活,去除和(或)滅活工藝應進行驗證。
2、應通過驗證結果評價生產工藝對已知毒性原材料去除的一致性,或采用批放行檢測,以證實所去除的毒性原材料已達到安全水平,殘留有機溶劑應符合本版藥典“殘留溶劑測定法”的相關要求。
生物制品生產用輔料
生物制品生產用輔料系指生物制品配方中所使用的輔助材料,如佐劑、穩定劑、賦形劑等。生物制品生產用輔料的使用應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并符合國家相關技術要求和管理規范。
1、生物制品生產用常用輔料及分類
根據用途,生物制品生產用常用輔料包括以下幾類。
佐劑:是與一種疫苗抗原結合以增強[如加強、加快、延長和(或)可能的定向]其特異性免疫反應和疫苗臨床效果的一種或多種成分混合的物質。
穩定劑或保護劑:用于穩定或保護生物制品有效成分、防止其降解或失去活性的物質。
抑菌劑:用于抑制微生物生長、防止微生物污染的物質。
賦形劑:用于凍干制品中使藥品成型、起支架作用的物質。
助溶劑:用于增加藥品溶解性的物質。
矯味劑:用于改善口服藥品口感的物質。
稀釋劑、緩沖劑:用于溶解、稀釋制品,調整制品酸堿度的溶劑,如注射用水、氯化鈉注射液、磷酸鹽緩沖生理氯化鈉溶液(PBS)等。
2、風險等級分級及用于生產的質量控制要求
根據輔料的來源、生產以及對生物制品潛在的毒性和安全性的影響等,將輔料按風險等級從低到高分為四級,不同風險等級生物制品生產用輔料至少應進行的質量控制要求見表2。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