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實驗管理
嘉峪檢測網 2015-08-31 08:43
產品外觀的感覺和印象是決定是否購買該產品的基本條件之一。而工業產品表面色感、光感與觸感這些外觀感覺中顏色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特別是一些由多個零件組成的產品,有時這些零部件還是用不同材料做的,其表面處理也不盡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對顏色辨認的要求非常高,同樣對于一些色調變化非常細膩的顏色,尤其是灰色調,顏色的辨認難度也相當高。
在塑料制品加工工業中,塑料色母粒作為一種濃縮體著色劑,通常以1:20—100的比例來給塑料制品著色,其色母粒本身的色差控制是關鍵,它是衡量色母粒制造商的色母粒產品質量水平的首選指標。在實踐中,通常表現在色母粒樣品與客戶要求色樣間的色差,色母粒樣品與批量訂貨產品的色差,色母粒供貨批次間色差,基料品種或牌號改變后產生的色差等等。
色母粒使用中發現塑料制品產生色差肯定會是客戶不下訂單,下了訂單后投訴索賠的軟肋。因此面對入世后品質要求提到首位,品牌意識越來越高的今天,我們怎么辦?色差控制必須升為每個色母粒生產商的頭等大事。
首先,從實用檢測產品顏色色差的幾種方法來分析和認識色差的標準,然后找出產生色差的原因,再決定解決和避免產生色差的方法。
1. 國內目前普遍采用檢測產品顏色色差的方法:
1.1 目測檢查法:
直接用眼睛對兩個著色制品的顏色差別作評判。人眼評色時,一般均取兩至三個色調,亮度和色彩飽和度在允差范圍內的不同標準色(標準,上差,下差)用灰卡法 評價色差。這種五級九檔灰色標準系ISO1974年頒發。用灰卡法評價色差系用飽和度差替代明度差,如果色差相對較小時,這種方法還是比較簡潔實用、正確的,但色差太大時就無法采用了。
1.2 儀器檢查法:
色差計、測色儀用標定色板與試樣色板測出三刺激值計算△E總色差(CIE)已廣泛用于大多數色母粒生產商,但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大家都承認儀器測色是個 理想的手段,快速穩定,但由于人眼判斷顏色受自然光的影響很大,所以任何色差公式均不能達到與人眼一致,而塑料制品的顏色是給人看的,不是給儀器看的,人眼判斷應該是最后標準。
1.3 儀器與目測互補檢查法:
儀器測定的數據為參考,目測為最后標準。電腦配色儀,用于配色及色差的測定。在色差檢測中它發揮的作用是很大的,能幫助迅速找出色差 存在的根源,然后針對色差計測得的L*A,a*A、b*A,二者色差用公式ΔE*ab=[(ΔL*)2+(Δa*)2+(Δb*)2]1/2計算出來,決定調整明、暗度或藍、黃相還是綠、紅相。但從配色程序上來看,因配備的軟件系國外顏料,國內顏料尚未有軟件,自行開發是個比較大的細致工程,耗工耗時又耗人,最大的問題還是國產顏料生產廠家眾多、生產的同種牌號廠家不同、批次不同等因素導致建立軟件十分困難。
來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