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19-04-10 23:52
紡織品微生物-抗菌知識
NO.1 抗菌性能
春天來了,萬物復蘇,細菌等微生物也有了適宜生長的溫濕度環境。那么關于紡織品的抗菌性能或抗菌效果是如何檢測和評價的呢?
紡織品抗菌性能是指紡織品經過抗菌整理或含有抗菌纖維,能夠抑制織物上的細菌、真菌生長、繁殖或使其失去活性的功能。
NO.2 微生物、真菌、細菌??
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顯微藻類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個體微小,無處不在。
微生物一般指細菌、病毒、真菌、放線菌、立克次氏體、支原體、衣原體、螺旋體八大類。
ps:真菌、細菌均屬于微生物中的一類。
NO.3 真菌?細菌?
(1)細菌沒有核膜包圍形成的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真菌有核膜包圍形成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細菌是單細胞型生物; 真菌既有單細胞型生物,也有多細胞型生物。
(2)原核細胞一般較小,直徑一般為1μm-10μm;真核細胞較大,直徑一般為10μm-100μm。
(3)增殖方式不同,細菌是原核生物,通過細胞分裂而增殖;真菌為真核生物,細胞的增殖主要通過有絲分裂進行。
(4)細菌的名稱中一般含有:球、桿、弧、螺旋等描述細菌形態的字眼;而真菌名稱中則不含有。
ps:白色念珠菌是真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是細菌。
NO.4 溶出型抗菌織物?非溶出型抗菌織物?
抗菌織物分溶出型抗菌織物和非溶出型抗菌織物,溶出型紡織品上的抗菌劑在水溶液中容易析出,而非溶出型則難溶出。非溶出型抗菌整理劑以化學鍵形式與纖維結合,這類整理效果具有耐久性,不論是洗滌和穿著,采用在纖維上接枝,或者紡絲原液中加入抗菌劑。
N0.5 定性??定量??
紡織品抗菌性能的測試分為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
定性方法:GB/T 20944.1-2007《紡織品 抗菌性能的評價 第1部分:瓊脂平皿擴散法》和FZ/T 73023-2006《抗菌針織品》附錄E暈圈法。
定量方法:GB/T 20944.2-2007《紡織品 抗菌性能的評價 第2部分:吸收法》;GB/T 20944.3-2008《紡織品 抗菌性能的評價 第3部分:振蕩法》、FZ/T 73023-2006《抗菌針織品》中附錄D中的吸收法和振蕩法。
ps:
定性:GB/T 20944.1-2007抗菌效果評價:效果好,效果較好,效果有限,沒有效果。
定量:GB/T 20944.3-2008抗菌效果評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的抑菌率≥70%,或對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60%,樣品具有抗菌效果。
NO.6 FZ/T 73023-2006《抗菌針織品》
適用于天然纖維、化學纖維以及混紡纖維制成的抗菌針織品。
試驗方法包括:
奎因法:可用于細菌及部分真菌檢測,適用于吸水性較好且顏色較淺的溶出型或非溶出型抗菌織物。
吸收法:適用于溶出型抗菌織物,或吸水性較好且洗滌次數較少的非溶出型抗菌織物。
振蕩法:對于試樣的吸水性要求不高,尤其適用于非溶出型抗菌織物。
ps:
抗菌性能采用抑菌率表示。
試驗菌株: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
NO.7 試驗原理
振蕩法:將試樣與對照樣分別裝入一定濃度試驗菌液的三角燒瓶中,在規定的溫度下振蕩一定時間,測定三角燒瓶內菌液在振蕩前及振蕩一定時間后的活菌濃度,計算抑菌率,以此評價試樣的抗菌效果。
(GB T 20944.3-2008 紡織品 抗菌性能的評價 第3部分:振蕩法)
吸收法:將試樣與對照樣分別用試驗菌液接種,分別進行立即洗脫和培養后洗脫,測定洗脫液中的細菌數并計算抑菌率,以此評價試樣的抗菌效果。
(GB 20944.2-2007 紡織品 抗菌性能的評價 第2部分:吸收法)
瓊脂平皿擴散法:平皿內注入兩層瓊脂培養基,下層為無菌培養基,上層為接種培養基,試樣放在兩層培養基上,培養一定時間后,根據培養基和試樣接觸處細菌繁殖的程度,定性評定試樣的抗菌性能。
(GB T 20944.1-2007 紡織品 抗菌性能的評價 第1部分:瓊脂平皿擴散法)
NO.8 紡織品抗菌性能相關標準
GB/T 20944.1-2007
紡織品 抗菌性能的評價 第1部分:瓊脂平皿擴散法
GB/T 20944.2-2007
紡織品 抗菌性能的評價 第2部分:吸收法
GB/T 20944.3-2008
紡織品 抗菌性能的評價 第3部分:振蕩法
GB 15979-2002
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
ISO 20743-2013
紡織品.紡織品抗菌活性的測定
AATCC 147-2011
紡織品的抗菌性:平行劃線法
AATCC 100-2012
抗菌紡織品的評價方法
GB/T 31713-2015
抗菌紡織品安全性衛生要求
SN/T 2162-2008
殼聚糖抗菌棉紡織品檢驗規程
SN/T 2558.4-2012
進出口功能性紡織品檢驗方法 第4部分:抗菌性能 平板瓊脂法
SN/T 2558.9-2015
進出口功能性紡織品檢驗方法 第9部分:抗菌性能 阻抗法
SN/T 4488-2016
進出口紡織品 異噻唑啉酮類抗菌劑的測定 高效液相色譜法
SN/T 4656.1-2016
進出口紡織品生物安全檢驗方法 第1部分:白假絲酵母菌
SN/T 4656.2-2016
進出口紡織品生物安全檢驗方法 第2部分:大腸埃希氏菌
SN/T 4656.3-2016
迸出口紡織品生物安全檢驗方法 第3部分:大腸菌群
SN/T 4656.4-2016
進出口紡織品生物安全檢驗方法 第4部分:金黃色葡萄球菌
SN/T 4656.5-2016
進出口紡織品生物安全檢驗方法 第5部分:菌落總數
SN/T 4656.6-2017
進出口紡織品生物安全檢驗方法 第6部分:沙門氏菌
SN/T 3335-2012
進出口紡織品微生物項目檢驗規范
來源:中紡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