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實驗管理
嘉峪檢測網 2015-12-15 08:16
摘要
紡織纖維鑒別與檢驗技術的研究成為當今的主題,檢驗部門如何選擇使用優質高效的檢驗方法,為客戶提供科學、快捷、公正、準確的服務,正確標注紡織纖維成分,制定先進的標準方法,以維護消費者和生產者的合法權益,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及反欺詐行為。為此,筆者通過中國標準FZ/T 01057及日本工業標準JIS 1031方法進行比對分析,日本定性分析方法具有更快捷、更方便、更準確的特點,從而制定一個科學性、系統性、完善性、可操作性紡織纖維成分鑒別與檢測技術方法就十分重要,提出日本定性快速分析的方法。
關鍵詞:紡織品;中國與日本定性法的異同;快速定性方法
紡織纖維定性分析是一個重要的檢測項目,紡織材料的鑒別與測試,其質量檢測技術也日益復雜,準確及快速測試就顯得尤其重要。目前國內外檢測方法有所不同,中國定性檢測方法比較費時,不適應大批量檢測業務的需要,更不適應進出口外貿發展的需要。對中國與日本定性方法進行比較,檢測、調研,從而選優汰劣,尋找最佳檢測方法,日本定性分析方法比中國定性分析方法檢測速度更快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益,解放勞動力,節約人力資源,實施“國檢惠貿”工程,全力推動檢測事業持續科學發展,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起重要作用。
1 儀器與工具
顯微鏡:倍率150~500倍、哈氏切片器、照相機、電熱恒溫水浴鍋、電爐、可調式封閉式電爐、白色小燒杯50mL、棕色滴瓶50mL、載玻片、蓋玻片、小旋鉆、玻璃棒、試管、挑針、刀片、鑷子、醫用小剪刀等。
2 試樣的準備
試樣應具有代表性,取樣的正確與否對于檢驗結果至關重要。采樣時經、緯向纖維都應當采取,某些色織或提花織物,試樣的大小應至少為一個完整的循環圖案或組織,如果發現試樣存在不均性,如面料中存在類型規格或顏色不同的紗線時,則應按不同的部分逐一取樣[1]。
3 試劑及安全措施
3.1 試劑的選用
本系列標準使用的試劑,一般均為分析純和化學純。無水乙醇、乙醚、液體石蠟、火棉膠、切片石蠟[2]、1mol/L次氯酸鈉(NaClO)、濃硝酸、濃硫酸、75%硫酸、20%鹽酸、80%甲酸、二甲基甲酰胺(DMF)等。
3.2 安全措施
通風柜、可調式封閉式電爐、防毒面具、噴淋、急救箱、沙土等。在操作時,使用的化學試劑對人體有危害,要加以防護以及穿戴必要的防護用品。
4 注意事項
強酸(濃硝酸,濃硫酸)有腐蝕性。揮發性試劑(20%鹽酸,濃硝酸,二甲基甲酰胺),其中二甲基甲酰胺可通過皮膚直接吸收。
酸、堿和其他有機液要回收。次氯酸鈉不可以用酸或堿直接中和,要用大量清水(1∶100)稀釋后,在專用下水道排放。
使用的化學試劑對儀器的損傷,主要是強酸對顯微鏡的腐蝕,要注意保養。
5 中國與日本顯微鏡法及溶解法的異同
5.1 中國定性分析方法
中國FZ/T 01057.3.4行業標準的方法,常用的第一種方法是將纖維并向排齊,置于載玻片,加上一滴透明劑介質(注意不要帶入氣泡)蓋上蓋玻片,放在100倍~500倍生物顯微鏡法的載物臺上觀察縱面形態。另外,采用哈氏切片器將切好的纖維置于載玻片,加上一滴透明劑(注意不要帶入氣泡)蓋上蓋玻片,放在100倍~500倍生物顯微鏡的載物臺上,觀察橫截面纖維形態,與標準照片或標準資料對比(倍率高時不能采用自然光源,須要用人工光源),此法比較費時。第二種方法是溶解法,將經、緯向纖維放入試管(50mL)或白色小燒杯(50mL)中,注入適量溶劑或溶液,在常溫(20℃~30℃)下搖動5min(試樣和試劑的用量比至少為1∶50),觀察纖維的溶解情況[3],注意其溶與不溶,判斷纖維成分,中國常規纖維形態及溶解特性見表1。
5.2 日本定性分析方法
日本工業標準JIS 1031—1定性分析方法,將適量纖維均勻平鋪于載玻片上,加入一滴透明介質(注意不要帶入氣泡)蓋上蓋玻片,放在生物顯微鏡載物臺上,在放大倍數100倍~500倍條件下觀察其形態,與標準照片對比。將待檢樣品經、緯向纖維放入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觀察縱向形態時針對不同纖維用滴管加入不同的試劑1~2滴直接觀察縱向形態變化的狀態,判斷纖維的成分。通過集顯微鏡觀察法(纖維的外觀特征)和化學試劑溶解法(纖維在不同試劑下的溶解特點)于一體觀察未知纖維的縱面形態,對照纖維的標準照片或資料對比,結合形態描述來鑒別未知纖維的類別,日本定性分析方法優于傳統的中國定性方法,最大的優點為節約時間,快速、準確,日本常規紡織纖維定性檢測形態及溶解特性見表2。
5.2.1 常見纖維類別
天然纖維:棉C;絹Si;麻Li;毛W。
人工合成:滌綸E;腈綸An;尼龍N;氨綸 Un。
5.2.2 定性檢測流程
5.2 3 鑒別方法——使用OLYMPUS顯微鏡(100倍~400倍)。
6 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紡織纖維中國與日本定性鑒別方法的比較,日本定性分析的方法較之傳統的中國的定性分析方法大大縮短了檢驗時間,加快了檢驗流程,是一種經濟、實用、方便、準確的有效方法。同時具有準確度高、精確度高、重現性好等優點,能滿足日常大批量檢驗業務的需要,給企業和檢測部門帶來較大的方便,可滿意地應用于各種纖維的檢測,使紡織纖維的檢測快速、準確、高效得到充分的體現,具有廣泛的應用范圍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FZ/T 01057.1—2007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第1部分通用說明[S].
[2]FZ/T 01057.3—2007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第3部分顯微鏡法[S].
[3]FZ/T 01057.4—2007紡織纖維鑒別試驗方法第4部分溶解法[S].
[4]JISL 1030—1:2006纖維制品の混用率試驗方法——第1部:纖維鑒別顯微鏡試驗[S].
(作者單位:無錫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來源:中國纖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