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www,免费追剧大全在线观看电视剧,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欧美人 ,日本丰满少妇高潮呻吟

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解讀2022版《醫療器械軟件注冊指導原則》

嘉峪檢測網        2022-03-10 13:00

安全有效的醫療器械是通過包括產品設計開發在內的完善的質量體系和貫穿始終的風險管理實現的,在整個風險管理過程中,需要針對產品的預期用途和使用條件積累充足的風險及受益相關的科學證據,這是醫療器械產品安全有效的內部保障。

 

     醫療器械監管體系,包括法規、標準、指導原則等,以及良好生產規范、上市前監管(含體系核查、審評、審批等)、上市后監管(含上市后臨床研究、不良事件收集、質量抽查、產品召回等)是醫療器械產品安全有效的外部保障。由此可見,指導原則是確保醫療器械安全有效的重要文件之一。

 

通常,指導原則是在現行法規、標準體系及當前認知水平下制定的,隨著法規、標準體系的不斷完善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指導原則相關內容也將適時進行調整。作為生產企業應該在遵循相關法規的前提下使用指導原則。

 

《醫療器械軟件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發布時間是2015年8月5日(后面簡稱15版),在2020年6月5日發布《醫療器械軟件技術審查指導原則(第二版征求意見稿)》,將近兩年時間未見正式實施,這個征求意見稿可以理解是新舊版本的“理念過渡期”,本次2022年3月9日直接發布《醫療器械軟件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2年修訂版)2022年第8號》,發布即實施,下面簡稱22版,說是突然發布其實也預警很久了,借著這個機會我們一起來回顧舊版學習新版指導原則,打開后的第一眼習慣性的看頁碼,2015版43頁,17067字,征求意見稿67頁28622字,本次發布版本77頁33095字。很明顯可以看到新增了多少內容,變化大小大家自行腦補。

 

首先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兩份文件的名稱變化了,舊版《醫療器械軟件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新版《醫療器械軟件注冊審查指導原則》,新版將“技術”兩個字去掉了。大家在外來文件引用參考過程不要將名稱寫錯嘍。我們來看下前面5段,這5段話相對簡短,主要是描述了22版的依據、范圍、目的:

 

章節

醫療器械軟件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2015版

醫療器械軟件注冊審查指導原則2022年第8號

差異變化分析

1

在指導制造商提交醫療器械軟件注冊申報資料,同時規范醫療器械軟件的技術審評要求

指導注冊申請人規范醫療器械軟件生存周期過程和準備醫療器械軟件注冊申報資料,同時規范醫療器械軟件的技術審評要求,為醫療器械軟件、質量管理軟件的體系核查提供參考。

增加了指導原則應用包含了醫療器械軟件生存周期過程和醫療軟件、質量管理軟件的體系核查參考文件

這意味著今后軟件產品的體考可能會更加嚴格了

2

本指導原則是對醫療器械軟件的一般性要求,制造商應根據醫療器械軟件的特性提交注冊申報資料,判斷指導原則中的具體內容是否適用,不適用內容詳述理由。制造商也可采用其他滿足法規要求的替代方法,但應提供詳盡的研究資料和驗證資料。

本指導原則是對醫療器械軟件的一般要求,注冊申請人需根據產品特性和風險程度確定本指導原則具體內容的適用性,若不適用詳述理由。注冊申請人亦可采用其他符合法規要求的替代方法,但需提供詳盡研究資料。

本段中舊版制造商在2022修訂版中改為注冊申請人,這個改變滿足了注冊人制度。

舊版中“驗證資料”去掉了,原因是獨立軟件研究資料一般是包含驗證資料的如:單元測試報告、集成測試報告、系統測試報告、用戶測試報告等附原文。

3

本指導原則是在現行法規和標準體系以及當前認知水平下、并參考了國外法規與指南、國際標準與技術報告制定的。隨著法規和標準的不斷完善,以及認知水平和技術能力的不斷提高,相關內容也將適時進行修訂。

本指導原則是在現行法規、強制性標準體系以及當前科技能力、認知水平下制定的,隨著法規、強制性標準體系的不斷完善以及科技能力、認知水平的不斷發展,本指導原則相關內容也將適時調整。

舊版與新版比較最大的變化就是2022版按強制標準體系進行。明確了指導原則的修訂依據,兩版都強調了會隨著醫療器械及科技發展及時修改調整。

4

本指導原則是對制造商和審查人員的指導性文件,不包括審評審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項,亦不作為法規強制執行,應在遵循相關法規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導原則。

本指導原則作為注冊申請人、審評人員和檢查人員的指導性文件,不包括審評審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項,亦不作為法規強制執行,應在符合法規要求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導原則。

適用的人員舊版僅適用于制造商和審查人員,新版除注冊申請人、審評人員還增加了檢查人員。再次說明未來體考過程應該會增加難度了。

5

本指導原則針對軟件的特殊性,在現行法規要求下進一步明確了對醫療器械軟件的要求,特別是對軟件更新、軟件版本的要求。本指導原則是醫療器械軟件的通用指導原則,其他涉及軟件醫療器械產品的指導原則可在本指導原則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修改和完善。

本指導原則是數字醫療(Digital Health)指導原則體系的基礎指導原則,亦是醫療器械軟件的通用指導原則,其他含有或涉及軟件的醫療器械指導原則可在本指導原則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修改和完善。

明確了數字醫療指導原則體系、醫療器械軟件的通用指導原則。舊版強調了軟件更新、版本的要求,新版直接囊括了整個數字醫療體系。

 

 

接下來不適合用表格了,換個方式我們接著學習。

 

    一、正文中的適用范圍,舊版中這里含有概念及醫用軟件的類型說明,新版將這范圍塊清晰的劃分為“適用范圍和主要概念”而適用范圍修改為“本指導原則適用于醫療器械軟件的注冊申報,包括第二、三類獨立軟件和含有軟件組件的醫療器械(包括體外診斷醫療器械);適用于自研軟件、現成軟件的注冊申報。本指導原則也可用作醫療器械軟件、質量管理軟件的體系核查參考。”適用范圍增加了體外診斷醫療器械和醫療器械軟件的體系核查參考。

 

主要概念新增給出了明確的醫療器械軟件、醫療器械獨立軟件和醫療器械軟件組件的定義,同時明確醫療器械獨立軟件通用計算平臺應滿足信息技術設備安全要求、電磁兼容及GB4943.1、GB/T9254等標準。醫療器械軟件組件應滿足相關醫用電氣設備(GB 9706系列)、實驗室用電氣設備(GB 4793系列)或有源植入式醫療器械(GB 16174系列)等安全要求(含電磁兼容),并舉例示意組件和獨立軟件的產品。醫療其中軟件類型及符合標準參考下圖1:

 

圖1 醫療器械軟件類型及符合標準

 

解讀2022版《醫療器械軟件注冊指導原則》

 

圖2醫療器械產品示意圖

 

醫療器械軟件

軟件類型

產品舉例

特點

注冊要求

獨立軟件

(醫療器械或醫療器械附件)

通用型

醫學圖像處理軟件

患者監護軟件

通用數據接口

多個器械聯合使用

單獨注冊

專用型

動態心電數據分析軟件

眼科顯微鏡圖像處理軟件

通用、專用數據接口

特定器械聯合使用

隨醫療器械進行注冊(視為軟件組件)

軟件組件

內嵌型

心電圖機

腦電圖機

嵌入式軟件(固件)醫用計算機平臺

不宜單獨注冊,隨醫療器械進行整體注冊 

外控型

CT、MRI圖像采集工作站

控制/驅動

通用計算機平臺

 

二、系統軟件、應用軟件、中間件、支持軟件的概念

 

系統軟件是指設計用于保障計算機系統正常運行的軟件,如操作系統軟件、虛擬機軟件。

 

應用軟件是指設計用于實現計算機用戶特定需求的軟件,如瀏覽器軟件、數據庫軟件、安全軟件。

 

中間件介于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之間,依賴于系統軟件的支持,同時又為應用軟件提供支持,如分布式計算平臺軟件。有些注冊申請人會開發醫用中間件用作醫療器械軟件的公共支持平臺,由于這些醫用中間件是醫療器械軟件正常運行所必需的,故作為醫療器械軟件的組成部分予以考慮。

 

支持軟件是指設計用于開發、測試其他軟件的軟件,如軟件開發工具、軟件測試工具。有些支持軟件(如VTK、ITK)自帶算法庫,醫療器械軟件開發過程已將算法庫相關內容集成于自身內部,故醫療器械軟件正常運行需要這些支持軟件的支持。

 

必備軟件:將醫療器械軟件正常運行所必需的其他的醫療器械軟件及醫用中間件稱為必備軟件。必備軟件作為醫療器械軟件單獨注冊,明確相互接口關系及技術特征即可。

 

外部軟件環境:正常運行所必需的系統軟件、通用應用軟件、通用中間件、支持軟件統稱為外部軟件環境。外部軟件環境不含必備軟件,亦非醫療器械軟件。

 

三、軟件生存周期

 

軟件生存周期模型是指一組包含過程、活動和任務的框架,跨越從軟件需求分析到軟件停運的軟件生存周期過程,每個過程可細分為若干活動,每個活動又可細分為若干任務。常見模型包括瀑布模型、迭代模型、增量模型、V模型等,軟件的開發類似某個模型,無法復制完全按照某個模型去完成設計開發。

 

軟件生存周期(又稱軟件生命周期)是指軟件系統從概念定義至停止使用的時間周期,22版的將軟件生存周期每一階段的要求都標明了,我們需在軟件的生命周期每個階段做什么給的非常清楚,具體內容如下表:

 

生命周期

主要活動內容  

要點分析

軟件開發策劃

開發目標、可行性(軟件需求分析、軟件設計、軟件編碼、驗證與確認、開發和測試環境,風險管理、缺陷管理、可追溯性分析、配置管理、文件與記錄控制、現成軟件使用、網絡安全保證、評審等)

一般輸出設計開發計劃、軟件質量保證計劃;很多企業會覺得產品簡單可能會遺漏測試環境要求、質量保證計劃、或者這個階段就沒有風險管理的輸入,還有就是配置管理計劃并沒有將其放在計劃中

軟件需求分析

法規、標準、用戶、產品、功能、性能、接口、用戶界面、網絡安全、警示提示等軟件需求,風險管理,可追溯性,現成軟件,軟件確認測試計劃等

輸出軟件需求規范/軟件需求規格說明(SRS),其中很多不明白可追溯應該如何形成,怎么記錄,需求階段應將每個需求都個一個需求ID,風險識別也給出風險ID,最常見的就是網絡安全ID徹底遺忘,確切的說不是遺忘而是不知道什么是網絡安全。

軟件設計

軟件體系架構、功能、性能、算法、接口、用戶界面、單元、網絡安全等設計

輸出軟件設計規范/軟件設計規格說明(SDS)、軟件架構設計說明書、軟件詳細設計說明書;每次看軟件設計架構、詳細設計都挺痛苦的,很多企業把功能、性能、接口、用戶界面、網絡安全混合編寫, 比如接口中混合用戶訪問權限、比如性能中插入顯示屏尺寸、分辨率等。另外詳細設計是要編制到最小軟件單元可編碼實現的,企業為了省事可能寫了三級功能就行四級五級功能就直接視而不見,最終就是說明書上有了這個功能而詳細設計上沒有這些內容。

軟件編碼

源代碼編寫與注釋、現成軟件使用、可追溯性分析、各級測試用例創建、評審等

源代碼(關于源代碼不止一次被追問有沒有模板,這個我無話可說)

軟件編碼規則(應根據不同的編程語言應給出不同的編碼規則如《軟件編碼規則-JAVA》、《軟件編碼規則-python》。

軟件測試(全部源代碼均應測試,可結合白盒測試、黑盒測試、灰盒測試等方法予以實現。)

測試依據:白盒測試(基于源代碼):源代碼審核、靜態分析、動態分析、黑盒測試(基于輸入與輸出)、灰盒測試(白黑盒結合);

輸出測試記錄與報告、缺陷管理記錄、風險管理記錄、評審記錄、可追溯性分析記錄,文件名稱我就不逐個寫上了,代碼測試不保證100%正確,但是咱們軟件測試源代碼要確保100%覆蓋。最常見的就是技術要求中的性能測試不完整,或者給出的不全面,有缺少并發數測試、有缺少壓力測試、有缺少兼容性測試,還有維護性等,功能測試最常見的登錄測試經常會出現非法用戶登錄測試被漏掉。還遇到卸載測試不做了,理由是只要安裝上就行不卸載的,一直使用的。編碼完成后建立測試用例時一定先將代碼測試、評審做了,然后根據說明書按用戶界面所有功能逐個測試并給出記錄。

測試進程:單元測試(白盒)、集成測試(白、黑、灰結合)、系統測試(黑盒)

測試內容:功能測試、性能測試、并發測試、壓力測試、接口測試、內存測試、兼容性測試、用戶界面測試、安裝卸載測試、安全測試等

測試實施方:內部測試(注冊申請人實施的測試,包括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白盒測試、黑盒測試、灰盒測試相結合)、用戶測試(預期用戶在真實或模擬使用場景對軟件系統進行測試,采用黑盒測試)、第三方測試(第三方機構對軟件系統進行測試,通常采用黑盒測試。)

回歸測試需根據軟件更新的類型、內容和程度,開展與之相適宜的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用戶測試、第三方測試等測試活動。

根據測試內容出具測試記錄/報告。回歸測試沒有單獨的模板,是哪個階段的測試就按哪個階段測試形成記錄就行。這個測試很容易被忽略,其實這也就是缺陷修復后的測試,程序員叫二輪測試、三輪測試…

軟件發布

將軟件系統予以產品定型,確保其可重復性。

輸出軟件發布記錄,容易出問題的是軟件發布時間,到底是軟件編碼完成還是注冊檢驗過后,又或是拿到注冊證,多半認為是軟件編碼完成與注冊檢驗之間這個階段是內測灰度發布,用戶測試/臨床試驗完成后的時間實現外部灰度發布。注冊檢驗完成后可實現軟件發布。

軟件部署

軟件系統的交付、安裝、設置和配置

輸出軟件部署記錄,這里最大的問題就是軟件部署這個工作給哪個部門,有企業給銷售部,有企業給生產部、也有給了研發部,給哪個部門只要人員符合要求,哪個部門都可以做,然我們體系認為這是生產的活,是生產的一個過程一個工序,建議生產部或研發部來做軟件部署工作。

軟件維護

軟件系統發布后的更新需求予以實現

輸出軟件維護相關記錄,注冊過程中軟件多個版本,配置管理沒有相關記錄,漏洞很明顯。

軟件停運(即軟件退市)

終止軟件系統的銷售和售后服務,售后服務停止時間通常晚于停售時間(后續用戶服務、數據遷移、患者數據與隱私保護)

輸出用戶告知等記錄,現階段還沒有接觸過退市的軟件產品,軟件停運管理規程及用戶告知的記錄單必須有。

 

四、軟件測試、軟件驗證、軟件確認

 

軟件測試、軟件驗證定義的內容不做贅述,軟件確認新增臨床評價、設計評審,又要求確保軟件已知剩余缺陷的風險均可接受。

 

五、軟件可追溯性分析

 

軟件可追溯性分析作為軟件驗證、軟件確認的重要活動之一,是指追蹤軟件需求、軟件設計、源代碼、軟件測試、軟件風險管理之間的關系,分析已識別關系的正確性、一致性、完整性、準確性。要分析就需要軟件可追溯性分析工具,很多企業說自己沒有分析工具,一般企業的軟件工程師醫療器械行業的法規標準不了解、不熟悉、不懂得,這就會造成他們有用工具但工程師們認為只是辦公軟件而已,不是可追溯性分析工具,這種現象很普遍,比如Word、Excel都可以作為軟件可追溯性分析工具。有了工具就要有工具的使用管理規程制度,有了規程制度就應該有記錄,所以你漏了哪些呢?

 

注冊申請人應建立軟件可追溯性分析過程,規范軟件可追溯性分析相關活動要求,以保證軟件驗證、軟件確認的質量。考慮到行業實際情況,源代碼追溯分析活動追溯至軟件單元(列明名稱)即可。

 

六、軟件更新

 

軟件更新是指注冊申請人在軟件生存周期全過程對軟件所做的任一修改,亦稱軟件變更、軟件維護。軟件維護通常與軟件更新含義相同,但可特指發布后軟件更新。更新維護重點醫療器械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還需要考慮現成軟件組件和外部環境的更新,并開展外部軟件環境更新的影響評估工作。目前大部分更新都是需要進行變更注冊的。

 

七、軟件版本

 

軟件完整版本和發布版本,注冊申請人應綜合考慮軟件產品特點、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合規性等因素制定軟件版本命名規則并予以記錄,明確字段的位數、范圍、含義,涵蓋軟件更新全部類型,字段含義明確且無歧義無矛盾,能夠區分重大軟件更新和輕微軟件更新,保證軟件更新的版本變更符合軟件版本命名規則要求。從醫療器械唯一標識(UDI)角度,軟件完整版本屬于生產標識(PI)的組成部分。現階段很多小伙伴被發補過軟件版本命名規則不清晰的問題,主要是含義不明確,范圍不清晰,字段的位數有多有少不一致。還有一些則是軟件界面上沒有完整版本號或沒有發布版本信息。檢測報告提供軟件版本界面照片或列明軟件版本信息,有用戶界面的軟件體現軟件發布版本、軟件完整版本,無用戶界面的軟件體現軟件完整版本。說明書注明軟件發布版本。

 

八、軟件算法、軟件功能、軟件用途

 

先上個關系圖,看看軟件算法、軟件功能、軟件用途之間的關系

 

解讀2022版《醫療器械軟件注冊指導原則》

 

軟件算法是軟件功能的基礎,二者是多對多的關系,即一個軟件算法可供一個或多個軟件功能使用,一個軟件功能可含一個或多個軟件算法。同理,軟件功能和軟件用途的關系亦是如此。這里體現了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性及各部門之間的溝通。算法是研發技術人員熟知的,功能是研發技術人員設計實現的軟件用途,注冊人員是能看不能寫,注冊申報涉及算法研究的只能研發技術自己輸出。

 

7.1軟件功能分類還是做個表比比,話不多說看表:

 

分類角度

軟件功能

描述

重要性

核心功能

軟件在預期使用場景完成預期用途所必需的功能為核心功能,反之則為非核心功能

非核心功能

技術特征

處理功能

獨立軟件居多,前處理和后處理功能,主要采集人體解剖、生理信息生成的醫療數據處理功能和利用醫療器械數據生成診療信息或進行醫療干預過程的處理功能。

控制功能

軟件組件居多,指控制/驅動醫療器械硬件運行的功能,兼具后處理功能。

安全功能

保證醫療器械安全性的功能。

監管范圍

醫療器械功能

用作醫療器械界定依據的軟件功能

非醫療器械功能

不屬于監管對象

 

7.2軟件算法

 

軟件算法從重要性角度可分為核心算法和非核心算法,其中核心算法是指實現軟件核心功能所必需的算法,反之即為非核心算法。從復雜性角度可分為簡單算法和復雜算法,前者原理簡單明確或基于成熟公式,后者通常基于模型研究,存在諸多假設條件且影響因素較多,同時二者在算法規模、參數數量、運算速度等方面亦存在差異。從可解釋性角度可分為白盒算法和黑盒算法,前者可與現有知識建立關聯,后者難與現有知識建立關聯,前者可解釋性優于后者。關于算法在自研軟件研究報告中要明確算法類型、工作原理、臨床用途,成熟算法還需要給出相關文獻。全新算法需要給出相關驗證。最常見的就是企業技術人員經過多次流動導致無法給出完整的信息,甚至可能工作原理都不知道怎么去描述。所以監管過程會注重企業人員流動情況,重點查看開發、測試、維護人員的履歷和人員流動后管理流程如人員離職后權限的回收注銷、技術成果的交接程序和記錄。

 

7.3軟件用途

 

軟件用途通常可分為輔助決策和非輔助決策,其中輔助決策是指通過提供診療活動建議輔助用戶(如醫務人員、患者)進行醫療決策,如病灶特征識別、病灶性質判定、用藥指導、制定治療計劃等,相當于用戶的“助手”;反之,僅提供醫療參考信息而不進行醫療決策即為非輔助決策,包括流程優化、診療驅動,前者如診療流程簡化等,后者如測量、分割、三維重建等,相當于用戶的“工具”。同時,輔助決策和非輔助決策從實時性角度均可細分為實時和非實時,前者風險通常高于后者。故軟件功能從軟件用途角度又可分為輔助決策類功能和非輔助決策類功能、實時功能和非實時功能。

 

關于軟件用途(理解為預期用途)獨立軟件按軟件用途,軟件組件則根據醫療器械產品的預期用途一致。

 

八、基本原則

 

8.1軟件特性

 

15版本內幾乎沒有提到軟件特性的內容,22版講解了軟件的特性,沒有物理實體、軟件測試不能窮盡、軟件缺陷無法避免且不能除根、更新頻繁且迅速、細微更新可能導致嚴重后果、存在累積效應和退化問題,結合更多軟件專業的內容,使醫療器械軟件的科學面又拓寬了,監管的內容又增加了。綜合考慮風險管理、質量管理和軟件工程的要求才能保證軟件的安全有效性。注冊申請人需基于軟件風險程度,采用良好軟件工程實踐完善質量管理體系,針對算法、接口、更新、異常處理等軟件召回主要原因,盡早、重點、全面開展軟件質量保證工作。

 

8.2風險導向—軟件安全性級別

 

軟件安全性級別可結合軟件的預期用途、使用場景、核心功能進行綜合判定 。其中,預期用途主要考慮軟件的用途類型(如治療、診斷、監護、篩查)、重要程度(如重要作用、參考作用、補充作用)、緊迫程度(如危重情形、嚴重情形、普通情形)、成熟程度(成熟、全新)等因素,使用場景主要考慮軟件的使用場所(如門診、手術、住院、急救、家庭、轉運、公共場所)、疾病特征(如嚴重性、緊迫性、傳染性)、適用人群(如成人、兒童、老人、孕婦)、目標用戶(如醫務人員、患者)等因素,核心功能主要考慮軟件的功能類型(如重要程度、技術特征、復雜程度、成熟程度)、核心算法(如重要程度、復雜程度、可解釋性、成熟程度)、輸入輸出(輸入數據如醫學圖像、生理參數、體外診斷等數據,輸出結果如處理、測量、分析等結果)、接口(如應用程序接口(API)、數據接口、產品接口)等因素。

 

在軟件安全性級別的判定上,除了上述的判定外還會有部分工作指導文件/制度明確給出軟件的級別,一般這都是風險較高的產品如除顫儀(體外自動/半自動除顫儀)在《體外除顫產品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則明確標出“參考《醫療器械軟件注冊技術審查指導原則》的要求,應按照C級安全性級別來提供軟件描述文檔”。大家不管是編寫質量管理體系設計開發文件還是編寫注冊申報資料一定要結合產品相關的所有的法規、標準全方位的考慮產品遵守的法規標準。否則法不對位,所有白費。

 

8.3全生命周期質控

 

重中之重:上市前開展充分有效的軟件驗證與確認活動,識別軟件可預見的風險并將其降至可接受水平。上市后繼續開展軟件質量保證工作,結合用戶投訴、不良事件和召回等情況識別前期未預見的風險,并采取必要措施保證軟件質量;同時,基于軟件更新需求的評估,實施軟件更新活動以滿足用戶新需求,并開展與之相適宜的軟件驗證與確認活動,以保證軟件更新質量;此外,軟件停運考慮用戶告知與后續服務、數據遷移、患者數據與隱私保護等要求。軟件的發補近期發補內容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細致,之前經歷過被發補補充軟件版本命名規則、補充軟件規格型號、補充技術要求未檢測/漏檢檢驗報告等這些比較顯眼的內容,現在發補的內容比較精細了如補充產品工作原理,確定產品功能模塊的作業,補充競品信息,要求提供軟件效期論證、有載體的需要按包裝驗證標準提供相關驗證報告、補充系統測試報告維護性測試用例等等。審核老師越來越專用,越來越深入研究,所以企業必須同步學習共同進步,否則就被吊打的狀態。

 

8.4現成軟件

 

舊版已明確,新版又重申了,可見現成軟件對產品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根據本指導原則要求,我們對現成軟件需進行管理,很多企業只管給個《現成軟件的管理規程》卻忘了這些現成軟件的采購,關于采購可加入在《采購控制程序》也可以單拎出來《現成軟件采購管理規程》,只要有如何分類、供應商審核再評價、如何進行驗收確認、記錄怎么處置,不管是在《采購控制程序》還是《現成軟件采購管理規程》都可以,只要不忘就行。

 

提筆停不下來了,忽然發現還有好多,夜深了明天還得搬磚,下期我們再聊。本文不僅是對比更多的是分析和執行,個人工作經驗積累,如有不對請指正。

 

分享到:

來源:德大器械產業管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都县| 德安县| 洛扎县| 横山县| 三河市| 长岛县| 河源市| 正镶白旗| 阿荣旗| 杭锦旗| 额济纳旗| 吉木萨尔县| 甘泉县| 周至县| 夏河县| 雷山县| 马龙县| 犍为县| 衡山县| 泰和县| 金坛市| 灯塔市| 固阳县| 青河县| 文山县| 贵港市| 建瓯市| 福安市| 恭城| 富源县| 砀山县| 多伦县| 澄江县| 昌图县| 五华县| 三都| 咸宁市| 甘南县| 裕民县| 灌云县| 温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