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2-06-19 03:47
加標實驗一般用于分析方法驗證,計算回收率。其實,合成部門的工藝開發,也需要進行加標實驗。
什么是加標實驗?
向反應體系中故意加入某種物質,研究加入物質對反應的影響。
為什么要進行加標實驗?
直接目的是研究加入物質對反應的影響。
根本目的是識別工藝的耐受性,制定合理的質量標準,保證工藝的重復性。
有機反應,溶劑的用量往往最大(neat反應除外),對水敏感的反應中加入催化量的水,考察水對反應的影響,有助于溶劑質量標準的制定,有時候試劑的含水量也要評估。
金屬催化反應,體系中加入其他金屬,有助于評估工藝放大過程,設備改變對反應的影響(設備材質的改變),保證工藝的重復性。
體系中加入某雜質,研究雜質的衍生情況和工藝去除雜質情況,驗證工藝的耐受性,制定物料的合理標準。
什么階段進行加標實驗?
類似催化量水的加標,設備材料的加標等,一般在工藝優化中進行,邊優化,邊進行。
雜質的加標,一般在工藝參數基本確定后再進行,因為一旦工藝參數改變,原有加標數據可能就無效了。過早進行雜質加標實驗,分析方法的可靠性也需要評估。
通常完成小試驗證,根據小試驗證批次雜質檢出情況,進行合理的雜質加標。
如何進行加標實驗?
單步反應研究多個雜質,如何加標?
多個雜質同時加到一個反應中進行,分開獨立加標是不合理的,因為原料或中間體的雜質譜是多個雜質共存的。必須考慮多個雜質之間的相互影響。有時候,獨立的雜質在多個雜質存在下,不一定會定向衍生。
如何零點取樣?
反應前,將底物和加標的雜質,用溶劑溶解后取樣作為零點,HPLC記錄。
如果反應體系是懸濁液,最理想方式是把底物和加標的雜質用其他溶劑溶解后再濃縮去除溶劑,固體零點取樣;如果懸濁液直接取樣,為降低風險,多點取樣,取平均值。
如果沒有得到雜質標準品,但是得到了該雜質的衍生物,可以末端取樣。具體操作:反應轉化完成,分離前加入雜質衍生物,HPLC記錄,對比分離前后雜質情況。
如何數據分析?
根據雜質衍生和去除情況,計算雜質去除因子,評估工藝去除雜質能力。
舉例:雜質A加標到1.0%,處理后衍生雜質B檢出0.05%。根據雜質去除因子,理論評估,雜質A 2.0%時,處理后衍生雜質B不會超過0.10%,這種去除雜質的評估不可取;反之可以。
切記:日常檢樣的相對面積百分比和去除因子不一定完全對應(考慮校正因子)。相關問題,見鏈接:
合成和分析之間那點事:去除因子和相對面積百分比
雜質加多少量合適?
這個沒有標準,合理即可,數據能支撐質量標準就行。
小編認為,如果日常檢出某雜質0.10%,根據對雜質的理解,加標到0.2-0.5%足以;加多了可能影響反應本身投料的轉化。
加標實驗過程,反應沒有正常轉化,雜質加標有效嗎?
加標無效,如果沒有操作誤差,加標后,反應沒有正常轉化,說明加標物對反應有影響,沒有評估好雜質對工藝的影響,需要重新加標進行評估。除非工藝放寬中控的限度。
沒有雜質標準品,如何加標?
富集雜質,例如原料中某雜質0.12%,可以經重結晶富集到0.3%左右,用該批次原料進行反應投料,評估工藝對該雜質的耐受能力,制定原料的合理質量標準。
來源:原料藥合成工藝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