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產品性能評價
產品性能評價包括有限元分析、核磁兼容性(MRI)、釋放后止血性、釋放后精準性、近端密封性、2-氯乙醇殘留量等研究,結果表明產品符合設計輸入要求。
(二)生物相容性
該產品包括覆膜支架和輸送器兩個部分,其中覆膜支架為植入器械,與人體循環血液長期接觸;輸送器為外部接入器械, 與循環血液短期接觸。申請人按照 GB/T 16886 系列標準進行了生物相容性評價,覆膜支架部件的生物學評價資料主要涉及細胞毒性、遲發型超敏反應、皮內反應、急性和亞慢性全身毒性、植入、溶血、凝血、血栓形成、遺傳毒性試驗等的生物學試驗報告;輸送器部分的生物學評價資料涉及細胞毒性、遲發型超敏反應、皮內反應、急性全身毒性、溶血、凝血、血栓形成的生物學試驗報告。產品的生物相容性風險可接受。
(三)滅菌
該產品采用環氧乙烷滅菌,無菌狀態提供。申請人提供滅菌確認報告,證明無菌保證水平為 10-6,環氧乙烷殘留量 不大于 10μg/g 。
(四)產品有效期和包裝
該產品貨架有效期為三年。申請人提供了貨架有效期驗證報告。驗證實驗為加速老化和實時老化,包括產品穩定性和包裝完整性。
(五)動物研究
申請人開展了羊模型的動物實驗研究以評價產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有效性。該實驗分為兩組,分別為28天和180天存活實驗,每組實驗使用動物數量為6只,在植入即刻和實驗終點分別進行觀察,評估手術過程和治療效果等。評價指標包括:
? 輸送器可操作性: 評價輸送器到達目標位置的能力;評價輸送器的操作性和可視性以及植入支架的可視性;評價輸送器釋放的準確性和有效性;評價輸送器的回撤能力;評價輸送器的止血性;
? 覆膜支架安全性:評價覆膜支架植入后和取出時(28天,180天)的定位性、結構和材料的完整性以及功能性;評價取出的覆膜支架(植入物)和相關組織/器官的組織學和病理學;
? 覆膜支架有效性:觀察血管閉塞率和支架所覆蓋部分的通暢率。
動物實驗結論為實驗動物術后恢復正常,手術切口完整,無發炎及感染現象發生,傷口愈合良好,生存健康。胸主動脈覆膜支架系統在手術過程中定位準確,材料可視性好,植入后釋放穩定性好。植入的支架與血管結合緊密,支架內壁組織光滑,和支架結合部分的內皮組織無病變,無明顯有腫脹及有腫脹引起的相關損傷或炎癥,沒有巨細胞或肉芽腫跡象。動物實驗評價表明產品達到預期設計要求。
三、臨床評價摘要
該產品以臨床試驗方式進行臨床評價,為多中心、同期平行對照、非劣效設計。對照產品為胸主覆膜支架及輸送系統(國械注進20143465591)。
本項臨床試驗的主要臨床有效終點定義為成功治療動脈夾層的受試者占所有隨訪受試者的百分比,試驗組的治療成功率與對照組的治療成功率做出統計學比較。
成功治療動脈夾層是一個復合臨床指標,該指標包含:
? 手術成功部分:輸送系統導入順利,覆膜支架準確定位和釋放,輸送系統安全回撤。覆膜支架形態正常,無扭曲、打折、狹窄及閉塞,術后即刻血管造影顯示覆膜支架通暢,無覆膜破裂,無導入血管破裂,無夾層破裂。
? 治療成功部分:術后12個月時假腔血栓化;12個月時無 I 型和 III 型內漏;12個月時無因覆膜支架引起的新發夾層破口;12個月時無因覆膜支架覆蓋處異常所致的轉為開放手術;和12個月時覆膜支架無移位 (位移≤10mm)。
在主要臨床終點的基礎上,作為次要臨床終點評價:覆膜支架在植入30天內和6個月及12個月時的內漏情況;術后12個月時覆膜支架移位情況;12個月時覆膜支架通暢性; 12個月時疾病相關二次治療的情況;12個月時疾病相關死亡;12個月時的全因死亡和12個月時的主要不良事件。
臨床安全性指標為植入覆膜支架后在圍手術期內(0-30天)臨床主要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Events,MAEs),包括全因死亡、消化道出血、心肌梗塞、截癱、手術中失血≥1000 cc、腎衰竭、呼吸衰竭、腦卒中(中風)和移植物感染等。
該臨床試驗在10家臨床機構開展,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為組長單位。臨床試驗實際入組患者166例,其中試驗組81例,對照組85例。全分析集(FAS)人群為164例,其中試驗組80例,對照組84例;符合方案分析集(PPS) 人群為156例,其中試驗組76例,對照組80例;安全集(SS) 為166例,其中試驗組81例,對照組85例。
FAS集對于未能觀察到全部療效評價的受試者,按最差原則即治療失敗原則進行數據結轉,治療成功率差值及 95%CI 為 8.04%[-1.1%,17.2%]; PPS 集治療成功率差值及 95%CI 為8.68%[-1.6%,15.7%],下限大于預先設定的非劣效值-10%,試驗組非劣效于對照組(表3)。
表3 臨床試驗主要有效性評價指標結果
有效性評價指標詳見表 4。
臨床安全性評價指標詳見表5。死亡、心肌梗死、截癱、術中出血、腦卒中等不良事件組間無統計學差異。
表5 臨床試驗安全性評價指標
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如表6所示,試驗組和對照組間無統計學差異,與器械相關性分析結果為試驗組和對照組間無統計學差異。
表6 不良事件總體情況
四、風險分析及說明書提示
參照《YY/T 0316-2016 醫療器械風險管理對醫療器械的 應用》,對該產品進行風險分析。對目前已知及可預測風險 采取了風險控制措施,經綜合評價,在目前認知水平上,認為該產品上市帶來的獲益/受益大于風險。為保證用械安全,需在說明書中提示以下信息:
(一)明確的產品適用范圍
(二)警示及注意事項
1.在使用之前,請仔細檢查產品包裝是否有損壞或缺陷,如有則不得使用。
2.使用前,如觀察到產品有損壞的跡象,請勿使用。
3.使用前查看產品有效期,過期請勿使用。
4.本產品出廠前已經進行了環氧乙烷滅菌,出廠時以無菌狀態提供,僅供一次性使用。使用之后,輸送器部分請根據醫院、管理部門和/或政府的相關政策進行處理,不要重新消毒。
5.胸主動脈覆膜支架系統不適用于對不銹鋼、有硫酸鋇填充劑的聚醚嵌段酰胺(PEBAX)、聚碳酸酯(PC)、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BS)、鎳鈦合金、鉑金或黃金有過敏史的患者。
6.該系統僅由受過血管介入治療培訓的醫生及其治療小組使用。
7.醫院要設有血管外科手術組在需要轉為開放手術時能進行血管修復。
8.在操作器械及進行輸送的過程應小心,防止血管破裂。
9.根據血管內徑和形態選擇合適的血管通路以及覆膜支架的規格;如果血管嚴重鈣化,狹窄,曲折或血栓,會增加血管損傷和栓塞可能。
10.動脈的固定部位如有環形的血栓和/或鈣化、不規則的鈣化和/或斑塊,可能會影響覆膜支架的貼壁和封閉。錨定區如果有以上這些情況,可能導致覆膜支架的移位。
11.過長的覆膜支架植入后由于覆蓋了部分脊柱動脈或腰動脈的供血,患者截癱的危險可能會增加。
12.使用胸主動脈覆膜支架系統需要熒光X射線透視影像輔助,體重過重妨礙到透視影像準確性的患者不建議使用。
13.使用胸主動脈覆膜支架系統需要使用放射顯影劑。有腎功能不全的患者術后發生腎功能衰竭的風險可能會增加。
14.患者必須定期進行影像檢查,以評估胸主動脈覆膜支架和血管的情況。若出現血液持續流入假腔等癥狀,應考慮進行其他治療,包括血管內治療或轉外科開放手術。
15.在打開器械包裝前,應對手術通路和器械的放置做好術前計劃。
16.在植入前,不要彎曲或扭結胸主動脈覆膜支架系統,因為這可能會造成覆膜支架釋放困難。
17.為防止出現血栓,在使用本器械前,應進行額外的抗凝劑注射。
18.要始終通過透視影像來推進胸主動脈覆膜支架系統。在推進或撤出胸主動脈覆膜支架系統的過程中遇到阻力時,不要過度用力。
19.不要在導向頭沒有反應的情況下持續轉動輸送器。
20.在狹窄、血管內血栓形成區域或鈣化迂曲的血管內進行操作時要特別小心。
21.始終在X射線透視下監控植入操作,如果在插入過程中胸主動脈覆膜支架系統發生打折,不要試圖釋放覆膜支架,應撤出此系統,重新更換新的產品。
22.覆膜支架部分展開后不能嘗試回收覆膜支架。
23.如果胸主動脈覆膜支架系統外管意外縮回,覆膜支架將提前展開,這可能導致釋放位置錯誤。
24.錯誤的放置會造成內漏或閉塞,會增加手術摘除覆膜支架的可能性。
25.當使用手柄快速釋放覆膜支架時,一定要穩定住輸送器。在此步驟中不要旋轉輸送器外殼和手柄。
26.由于覆膜支架的彈性和設計本身的特性,覆膜支架釋放過程或扭曲的解剖結構所引發的器械壓縮可能會使每個覆膜支架的總長度比預期長度略短。
27.當覆膜支架的尺寸較血管直徑的超出量過大時,血管會過度膨脹并造成損傷。
28.當覆膜支架的尺寸較血管直徑的超出量過小時,則會增加內漏的危險。
(三)禁忌癥
對胸主動脈覆膜支架系統使用的材料過敏和有全身感染的患者不能使用本產品。
綜合評價意見
本申報產品屬優先審批項目,編號20170008。申請人的注冊申報資料符合現行要求,依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80號)、《醫療器械注冊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管理總局令2014年第4號)等相關醫療器械法規與配套規章,經系統評價后,建議準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