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實驗管理
嘉峪檢測網 2025-03-30 11:13
1.色譜法
色譜法常用于農殘、獸殘、多環芳烴、性激素等痕量檢測,除了關注定量外,定性和確證往往更重要。而對很多樣品,在低含量時干擾多,而儀器本身噪聲很低,為了避免假陽性的出現,通常在滿足客戶或標準要求的基礎上,選擇一個遠高于噪聲的閾值來作為計算方法的檢出限和定量限則更為科學、準確。
色譜法的檢出限為 3 倍儀器噪音水平相對應的質量或濃度。具體計算公式為 DL=3N/K,其中:DL 為檢出限,N 為儀器噪音水平,K 為校準曲線回歸方程中的斜率,也可稱為儀器的靈敏度。
具體操作步驟是:將樣品不斷稀釋,例如將 4mg/L 的樣品稀釋 10 倍、20 倍、50 倍、100 倍.....分別進樣,如果稀釋20 倍的樣品信噪比在檢出限的附近(假如信噪比是 15:1),則將原溶液稀釋 25 倍(或 30 倍),直到其信噪比符合檢出限的信噪比要求為止。
自動進樣器也可以通過改變進樣量來使信噪比達到要求(這是偷懶的做法)。然后再根據進樣濃度和進樣量來計算檢出限。
校準曲線的斜率 k 常隨環境溫度、試劑批號和貯存時間等試驗條件的改變而變動。當試驗條件變化時,應重新繪制校準曲線,并進行曲線線性、截距、斜率檢驗,進而重新確定方法檢出限,以滿足監測要求,保證監測數據的精密度與準確度。
2.吸光法和熒光法
按 IUPAC 的規定,在與分析實際樣品完全相同的條件下,做不加入被測組分的空白試驗,在一定置信度下,檢出限計算公式為:DL=kSb/K
其中:DL 指檢出限,k 為根據一定置信度及檢測次數確定的系數,可通過查 t分布分位數表(見 GB/T 4889)獲得;Sb 為空白多次測得的標準偏差;K 為校準曲線的斜率。
IUPAC 建議對光譜化學分析法取 k=3,測定次數通常取 5~20 次,對應的置信度為 95%。我國也采用這一系數。
由于低濃度水平的測量誤差可能不遵從正態分布,且空白的測定次數有限,因而與 k=3 相應的置信水平大約為 90%。
此外,尚有將 k,取為 4、4.6、5 及 6 的建議。如在《全球環境監測系統水監測操作指南》中規定:給定置信水平為 95%時,樣品測定值與零濃度樣品的測定值有顯著性差異即為檢出限(D.L),這里的零濃度樣品是不含待測物質的樣品。檢出限計算公式為 D.L=4.6σ
式中:σ為空白平行測定(批內)標準偏差(重復測定 20 次以上)。因此,空白值是影響方法檢出限的一個重要因素。影響空白值的因素有:實驗用水的質量、試劑的純度、器皿的潔凈程度、計量儀器的性能及環境條件等。
a.實驗室環境:實驗室通風良好,布局合理。做到相互干擾的監測項目不在同一實驗室內操作。
b.實驗用水:一般分析實驗用水電導率應小于 3.0μS/cm。特殊用水按有關規定制備,檢驗合格后使用。盛水容器定期清洗,以保持容器清潔,防止玷污而影響水的質量。
c.化學試劑:應采用符合分析方法所規定等級的化學試劑。配制一般試液,應不低于分析純。經常檢驗試劑質量,特別是顯色劑,一旦發現變質、失效的試劑應及時廢棄。
3.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空白的變異系數比較小,加之現代分光光度計的技術進步,大部分儀器采用光柵分光和低雜散光很低、線性可以到 3~4A 量級,傳統要求最佳吸光度在 0.2~0.8 才能保證結果準確已不必要。在某些分光光度法中,以扣除空白值后的與 0.01 吸光度相對應的濃度值為檢出限。
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基礎是朗伯-比爾定律。從這一定律看,吸光度與比色皿厚度成正比,所以比色皿越厚,靈敏度越高,檢出限越低。例如 HJ 503、HJ 535-等標準中都通過增加比色皿的光程來降低方法檢出限。
4.滴定法
滴定法是化學分析常用的方法,如果用空白滴定標準偏差計算,很多時候算出來是零。對成熟的方法,空白滴定往往在半滴間就有明顯的突躍,可判斷終點的來臨,我們一般采用半滴即 0.025mL 對應的含量為檢出限和定量限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