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22-06-24 04:41
今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發布《一次性使用無菌三棱針產品注冊審查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全文如下:
一次性使用無菌三棱針產品注冊審查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
本指導原則旨在指導注冊申請人對一次性使用無菌三棱針產品注冊申報資料的準備及撰寫,同時也為技術審評部門對注冊申報資料的審評提供參考。
本指導原則是對一次性使用無菌三棱針產品注冊申報資料的一般要求,注冊申請人需依據產品的具體特性確定其中內容是否適用。若不適用,需具體闡述理由及相應的科學依據,并依據產品的具體特性對注冊申報資料的內容進行充實和細化。
本指導原則是供注冊申請人和技術審評人員的指導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冊審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項,亦不作為法規強制執行,需在遵循相關法規和強制性標準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導原則。如果有能夠滿足相關法規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詳細的研究資料和驗證資料。
本指導原則是在現行法規和標準體系以及當前認知水平下制定的,隨著法規和標準的不斷完善,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本指導原則相關內容也將進行適時的調整。
一、適用范圍
本指導原則適用于產品分類編碼為20中醫器械-03中醫器具-02三棱針產品,管理類別為Ⅱ類。主要用于中醫針刺放血。該產品無菌提供,僅供一次性使用。可重復使用三棱針、非無菌提供三棱針可參考本指導原則適用部分。
本指導原則不適用于中醫治療中其他針類產品,如針灸針、小針刀或皮膚針等。
二、注冊申報資料要求
(一)監管信息
1、申請表
注冊申請人應按照填表要求填寫。
2、產品列表
以表格形式列出擬申報產品的型號、規格、結構及組成、附件,以及每個型號規格的標識(如型號或部件的編號,器械唯一標識等)和描述說明(如尺寸、材質等)。
3、既往溝通記錄
3.1在產品申報前,如果申請人與監管機構針對申報產品以會議形式進行了溝通,或者申報產品與既往注冊申報相關。提交符合《關于公布醫療器械注冊申報資料要求和批準證明文件格式的公告》附件5要求的相關文件。
3.2如不適用,應當明確聲明申報產品沒有既往申報和/或申報前溝通。
4、主文檔授權信
如適用,注冊申請人應當對主文檔引用的情況進行說明。注冊申請人應當提交由主文檔所有者或其備案代理機構出具的授權申請人引用主文檔信息的授權信。授權信中應當包括引用主文檔的申請人信息、產品名稱、已備案的主文檔編號、授權引用的主文檔頁碼/章節信息等內容。
5.其它管理信息
應符合《關于公布醫療器械注冊申報資料要求和批準證明文件格式的公告》要求。
(二)綜述資料
1.概述
1.1依據國家藥監局關于調整《醫療器械分類目錄》部分內容的公告,一次性使用無菌三棱針產品分類編碼為20中醫器械-03中醫器具-02三棱針產品,管理類別為Ⅱ類。
1.2產品名稱應符合《醫療器械通用名稱命名規則》、《中醫器械通用名稱命名指導原則》等相關規范性文件的要求,產品名稱核心詞為三棱針,特征詞可以體現產品的使用形式(“一次性使用”)、提供方式(“無菌”),常見命名舉例為一次性使用無菌三棱針。
1.3注冊單元劃分的原則。一次性使用無菌三棱針注冊單元原則上以產品的技術原理、結構組成、性能指標和適用范圍為劃分依據。注冊申請人應根據上述原則,按照產品自身特點劃分注冊單元。
2. 產品描述
2.1器械及操作原理描述
(1)產品一般由針尖、針體和針柄組成。針柄呈圓柱狀,針體至針尖呈三角錐形。無菌提供。(圖1)。
圖1 三棱針典型結構示意圖
說明:
L1=全部長度
L2=針尖長度
D =針體外徑
d =針尖最寬處外徑
(2)申報資料中需明確相關材質、材料牌號/商品名及符合的標準。用于制造三棱針針尖、針體的材料原則上應選擇符合GB/T 4240中的規定的 06Crl9Nil0 或其他奧氏體不銹鋼。
注:上述材質不做強制規定,注冊申請人也可選用經過安全、有效性驗證的其它材質。
(3)申報資料中需明確交付狀態及滅菌方式,結構示意圖和/或產品圖示、使用方法及圖示(如適用)以及區別于其他同類產品的特征等內容。
(4)工作原理。一次性使用無菌三棱針產品主要依靠針尖穿刺力刺破人體皮膚。
2.2型號規格
對同一注冊單元中存在多種型號和規格的產品,應明確各型號和各規格之間的所有區別(必要時可附相應圖、表進行說明)。
型號:三棱針的型號可按照針體與針柄的結合方式劃分,可分為一體成型式和非一體成型式兩種。
規格:三棱針的規格可按針體的直徑表示。示例:Φ2.6 mm。
2.3包裝說明
提供產品組成的包裝信息。并說明其無菌屏障系統的信息。應符合YY0104《三棱針》中包裝規定。
2.4.研發歷程
應闡述申請注冊產品的研發背景和目的。如有參考的同類產品或前代產品,應當提供同類產品或前代產品(如有)的信息,并說明選擇其作為研發參考的原因。
2.5.與同類和/或前代產品的參考和比較
應列表比較說明申報產品與同類產品和/或前代產品在工作原理、結構組成、制造材料、性能指標、作用方式以及適用范圍等方面的異同。
3.適用范圍和禁忌證
3.1 適用范圍
產品的適用范圍需與申報產品的性能、功能相符。適用范圍的描述需清晰準確,如描述為:適用于中醫針刺放血。本產品由專業的臨床醫生操作。
3.2預期使用環境及適用人群
注冊申請人需根據申報產品的設計特征,進一步說明其具體的適用人群、預期使用環境等信息。
3.3禁忌證
應至少包括:
(1)凝血機制障礙的患者禁用。
(2)血管瘤部位、不明原因的腫塊部位禁刺。
(3)材質過敏者禁用。
(三)非臨床資料
1.產品風險管理資料
一次性使用無菌三棱針的風險管理報告應符合YY/T 0316《醫療器械 風險管理對醫療器械的應用》的有關要求,審查要點包括:
1.1是否確定了風險管理的范圍、規定和人員職責分工。
1.2產品風險定性定量分析是否準確。
1.3危害分析是否全面。
1.4風險可接受準則,降低風險的措施及采取措施后風險的可接受程度,是否有新的風險產生。
1.5是否確定了風險反饋的規定及信息收集情況。
依據YY/T 0316附錄E列舉了該產品的主要危害(見表1),注冊申請人還應結合產品自身特點確定其他危害。
表1主要危害舉例
風險類別 |
具體示例 |
設計不當風險 |
針尖穿刺力設計不合理,造成無法刺破患者皮膚或容易刺傷患者情況。 |
生物或化學風險 |
選擇未經過生物學評價或不符合要求的材料; 原材料或原材料來源變化; 滅菌未確認或未按已確認的參數滅菌; 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的清洗劑、助劑等; 超過產品有效期使用; 產品重復使用致患者受到感染; 未按要求對生產環境進行控制; 針體生銹導致患者感染。 |
制造過程風險 |
采購不當,原材料不符合要求; 加工精度不當; 不合格品未被檢出; 包裝不當; 滅菌有效性未被充分確認/驗證。 |
運輸和貯藏風險 |
包裝不符合要求或老化; 未能按運輸儲存要求對產品進行防護,造成包裝破損,污染產品。 未能按運輸儲存要求對產品進行防護,造成產品針尖受損,不能有效穿刺 |
處置和廢棄風險 |
沒提供信息或提供信息不充分; 產品使用完后,未按醫療垃圾處理,造成扎傷及感染的風險。 |
操作風險 |
由非專業醫療人員使用; 標記:對一次性使用的醫療器械很可能再次使用的危害警告不適當,造成重復使用; 不完整的使用說明書,造成操作錯誤; 性能特征不恰當的描述,造成錯誤使用; 不適當的預期使用規范,造成錯誤使用; 使用者未按規范程序使用。 |
上述風險可通過合理的原材料控制、充分的性能研究以及適當的說明書警示等方式進行有效控制,確保產品剩余風險可接受。
2.產品技術要求及檢驗報告
2.1產品適用標準情況
一次性使用無菌三棱針應符合YY 0104《三棱針》及YY 0104/XG1《三棱針》行業標準第1號修改單要求,若申報產品結構特征、適用范圍、使用方式等與YY 0104《三棱針》標準不一致,申請人應當提出不適用強制性標準的說明,并提供經驗證的證明性資料。
2.2 產品技術要求
產品技術要求需符合相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有關法律、法規的相應要求。在此基礎上,注冊申請人需根據產品的特點,制定保證產品安全、有效的技術要求。產品技術要求中試驗方法需依據有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國際標準制訂,或經過驗證。
常見的技術指標包括以下幾點(不限于此):
(1)尺寸;
(2)硬度;
(3)表面粗糙度;
(4)針尖穿刺力;
(5)連接牢固度(如適用);
(6)耐腐蝕性;
(7)無菌;
(8)環氧乙烷殘留量;(如適用)
(9)外觀;
2.3產品檢驗報告
可提交以下任一形式的檢驗報告:
(1)申請人出具的自檢報告。
(2)委托有資質的醫療器械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
應說明檢驗用型號規格的典型性,如所檢型號規格部分性能指標不足以覆蓋其他型號規格時,應針對差異部分進行符合規定的檢驗。
如性能指標中硬度的要求,不同針體外徑范圍對針尖部位硬度要求不同,選擇典型性型號時應充分考慮針體外徑與硬度的聯系,無法覆蓋時應對不同針體外徑產品的硬度進行符合規定的檢驗;如非一體成型式三棱針與一體成型式三棱針。在上述兩種類型產品預期用途一致的情況下,非一體成型式三棱針結構更復雜,生物、化學、物理等性能指標涵蓋其他產品的指標,能夠代表其他產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則可以確定非一體成型式三棱針為兩種產品的典型產品。
3.研究資料
根據所申報的產品,提供相應的研究資料。
3.1化學和物理性能研究
應當說明產品化學、物理和/或機械性能指標的確定依據,所采用的的標準或方法。
3.2生物學特性研究
生物相容性評價研究資料應當包括:生物相容性評價的依據和方法;產品所用材料的描述與人體接觸的性質;實施或豁免生物學試驗的理由和論證;對于現有數據或試驗結果的評價。
結合產品特性詳述各部分關注的內容,例如:
(1)生物相容性評價的依據和方法:應參照GB/T 16886.1《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 第1部分:風險管理過程中的評價與試驗》對成品中與患者直接接觸的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進行評價。
(2)產品所用材料的描述及與人體接觸的性質:需明確產品所用材料(如針體、針柄、涂層(如適用)等);明確本產品與人體的接觸方式、接觸時間及接觸部位。
(3)實施或豁免生物學試驗的理由和論證:如用于制造三棱針針尖、針體的材料選擇符合YY0104附錄A中所規定的情況(符合GB/T 4240中規定的 06Crl9Nil0 或其他奧氏體不銹鋼),可豁免進行生物學試驗,同時在申報資料中應提供材質證明資料。
當三棱針針尖、針體所用材料發生變化、針體表面增加涂層(如潤滑劑)或有跡象表明產品用于人體時發生生物安全性引起的不良反應時,應按照 GB/ T 16886.1 的規定增加對材料和最終產品進行的生物學評價。
若經過充分評價認為某些項目不需要開展生物學試驗,應提交評價過程和所有可證明產品在某些生物學項目安全性的支持資料。
(4)以及對于現有數據或試驗結果的評價。
3.3滅菌工藝研究
一次性使用無菌三棱針產品以無菌形式提供。參考GB 18280.1《醫療保健產品滅菌輻射第1部分:醫療器械滅菌過程的開發、確認和常規控制要求》、GB 18279.1《醫療保健產品滅菌環氧乙烷第1部分:醫療器械滅菌過程的開發、確認和常規控制的要求》和GB/T 16886.7《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第7部分:環氧乙烷滅菌殘留量》等相應規定,提交產品包裝及滅菌方法選擇的依據,經過確認并進行常規控制,并應開展以下方面的確認:
(1)產品與滅菌過程的適應性:應考察滅菌/滅菌方法等工藝過程對于一次性三棱針產品的影響。
(2)包裝與滅菌過程的適應性。
(3)應明確滅菌工藝(方法和參數)和無菌保證水平(SAL),并提供滅菌確認報告。無菌保證水平(SAL)應達到1×10-6。
(4)殘留毒性:若滅菌使用的方法容易出現殘留,如環氧乙烷滅菌,應當明確殘留物信息及采取的處理方法,并提供環氧乙烷解析的研究資料。
3.4產品貨架有效期和包裝研究
貨架有效期驗證試驗通常可分為加速穩定性試驗和實時穩定性試驗兩類。加速穩定性試驗方案設計可參考YY/T 0681.1《無菌醫療器械包裝試驗方法第1部分:加速老化試驗指南》標準進行,其中“室溫或環境溫度(TRT)”應選擇能代表實際產品儲存和使用條件的溫度,建議注冊申請人采用保守值設計。在進行實時老化試驗設計時,注冊申請人應根據產品的實際運輸和儲存條件確定適當的溫度、濕度、光照等條件。
加速穩定性試驗確定的有效期必須通過產品正常儲存和使用條件下的實時試驗結果進一步驗證。如果注冊時提交的是加速穩定性驗證資料,注冊申請人需繼續進行實時穩定性試驗。當加速穩定性試驗結果與其不一致時,以實時穩定性試驗結果為準。
貨架有效期驗證試驗需采用與常規生產相同的產品進行。驗證項目包括產品自身性能驗證和包裝系統性能驗證兩方面。前者需選擇與醫療器械貨架有效期密切相關的物理、化學檢測項目,涉及產品生物相容性可能發生改變的醫療器械,需進行生物學評價。后者包括包裝完整性、包裝強度和微生物屏障性能等驗證項目。其中,包裝完整性驗證項目可包括在設定的時間間隔點目力檢測產品包裝(是否污染、破損等)及標簽(完整性、粘附牢固度、印刷內容清晰度等)、泄漏試驗等;包裝強度測試項目包括軟性屏障材料密封強度試驗、無約束包裝抗內壓破壞試驗和模擬運輸試驗等。
3.5其他資料
一次性使用無菌三棱針屬于免于進行臨床評價的第二類醫療器械,申請人應當按照《列入免于進行臨床評價醫療器械目錄產品對比說明技術指導原則》,從基本原理、結構組成、性能、安全性、適用范圍等方面,證明產品的安全有效性。
(四)臨床評價資料
一次性使用無菌三棱針列入《免于臨床評價醫療器械目錄》,申請人無需提交臨床評價資料。
若按照《列入免于進行臨床評價醫療器械目錄產品對比說明技術指導原則》無法證明申報產品安全有效的,應提交臨床評價資料。
(五)產品說明書和標簽樣稿
產品的說明書、標簽和包裝標識應符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第6號令《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的規定、YY 0104《三棱針》和YY/T 0466.1《醫療器械用于醫療器械標簽、標記和提供信息的符號第1部分:通用要求》等相關要求,與此同時應注意以下要求:
1.禁忌證:應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凝血機制障礙的患者禁用;
血管瘤部位、不明原因的腫塊部位禁刺。
材質過敏者禁用。
2.警示信息:本產品應當注明“一次性使用”字樣或符號,禁止重復使用,不得多人共用;本產品應當注明操作者應為專業臨床醫生。
3.已滅菌產品應當注明滅菌方式、滅菌包裝損壞后的處理方法、“無菌”、“無菌失效年月”、“滅菌日期及滅菌批號”等字樣或者符號。
4.注明產品主要原材料,應有對材料過敏者禁止使用的提示。
5.使用前檢查包裝是否完好,如有破損,嚴禁使用。
6.產品有效期內才可使用。
7.產品使用后,應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的要求處理。
8.使用前應根據病情需要和操作部位選擇不同型號的三棱針。
(六)質量管理體系文件
1.綜述
申請人應當承諾已按照相關法規要求建立相應的質量管理體系,隨時接受質量管理體系核查。
2.生產制造信息
(1)產品描述信息
器械工作原理和總體生產工藝的簡要說明。
(2)一般生產信息
提供生產器械或其部件的所有地址和聯絡信息。
如適用,應當提供外包生產、重要組件或原材料的生產、關鍵工藝過程、滅菌等情況的所有重要供應商名稱和地址。
3.質量管理體系程序
用于建立和維護質量管理體系的高層級質量管理體系程序,包括質量手冊、質量方針、質量目標和文件及記錄控制程序。
4.管理職責程序
用于通過闡述質量方針、策劃、職責/權限/溝通和管理評審,對建立和維護質量管理體系形成管理保證文件的程序。
5.資源管理程序
用于為實施和維護質量管理體系所形成足夠資源(包括人力資源、基礎設施和工作環境)供應文件的程序。
6.產品實現程序
高層級的產品實現程序,如說明策劃和客戶相關過程的程序。
(1)設計和開發程序
用于形成從項目初始至設計轉換的整個過程中關于產品設計的系統性和受控的開發過程文件的程序。
(2)采購程序
用于形成符合已制定的質量和/或產品技術參數的采購產品/服務文件的程序。
(3)生產和服務控制程序
用于形成受控條件下生產和服務活動文件的程序,這些程序闡述諸如產品的清潔和污染的控制、安裝和服務活動、過程確認、標識和可追溯性等問題。
(4)監視和測量裝置控制程序
用于形成質量管理體系運行過程中所使用的監視和測量設備已受控并持續符合既定要求文件的程序。
7.質量管理體系的測量、分析和改進程序
用于形成如何監視、測量、分析和改進以確保產品和質量管理體系的符合性,并保持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的文件的程序。
8.其他質量體系程序信息
不屬于上述內容,但對此次申報較為重要的其他信息。
9.質量管理體系核查文件
根據上述質量管理體系程序,申請人應當形成相關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和記錄。應當提交下列資料,在質量管理體系核查時進行檢查。
(1)申請人基本情況表。
(2)申請人組織機構圖。
(3)生產企業總平面布置圖、生產區域分布圖。
(4)生產過程有凈化要求的,應當提供有資質的檢測機構出具的環境檢測報告(附平面布局圖)復印件。
(5)產品生產工藝流程圖,應當標明主要控制點與項目及主要原材料、采購件的來源及質量控制方法。
(6)主要生產設備和檢驗設備(包括進貨檢驗、過程檢驗、出廠最終檢驗所需的相關設備;在凈化條件下生產的,還應當提供環境監測設備)目錄。
(7)質量管理體系自查報告。
(8)如適用,應當提供擬核查產品與既往已通過核查產品在生產條件、生產工藝等方面的對比說明。
三、參考文獻
[1]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Z].
[2]醫療器械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Z].
[3]關于公布醫療器械注冊申報資料要求和批準證明文件格式的公告[Z].
[4]醫療器械說明書和標簽管理規定[Z].
[5]醫療器械分類規則[Z].
[6]醫療器械通用名稱命名規則[Z].
[7]中醫器械通用名稱命名指導原則[Z].
[8]醫療器械注冊單元劃分指導原則[Z].
[9]YY0104三棱針[S].
[10]GB/T 19633.1最終滅菌醫療器械包裝第1部分:材料、無菌屏障系統和包裝系統的要求[S].
[11]GB/T 19633.2最終滅菌醫療器械包裝第2部分:成形、密封和裝配過程的確認的要求[S].
[12]GB/T 16886.1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第1部分:風險管理過程中的評價與試驗[S].
[13]GB/T 16886.5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第5部分:體外細胞毒性試驗[S].
[14]GB/T 16886.10醫療器械生物學評價第10部分:刺激與皮膚致敏試驗[S].
[15]GB/T4240不銹鋼絲[S].
[16] GB/T 21709.4針灸技術操作規范 第4部分: 三棱針
[S].
[17]YY/T 0316醫療器械風險管理對醫療器械的應用[S].
[18]YY/T 0466.1醫療器械用于醫療器械標簽、標記和提供信息的符號第1部分:通用要求[S].
[19]YY/T 0681.1無菌醫療器械包裝試驗方法第1部分:加速老化試驗指南[S].
四、編寫單位
天津市醫療器械審評查驗中心。
來源:國家藥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