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實驗管理
嘉峪檢測網 2024-08-07 21:29
蛋白質免疫印跡法是基于蛋白質SDS-PAGE電泳分離和特異性抗體識別蛋白的特性,通過顯色技術,以達到檢測目的蛋白的技術。該技術廣泛應用于定性檢測蛋白水平的表達,活性分析與鑒定。
該實驗步驟多,關鍵點多,耗時長,每個步驟可能都影響最終的結果,所以實驗中經常出現各種問題。筆者根據個人實際實驗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將從WB的配膠和電泳階段分析問題原因或給出解決方法。
一、配膠階段注意事項
配膠試劑管理:
應確保所使用的配膠試劑在有效期內,且試劑需清澈透明。若發現有沉淀或結晶產生,應及時進行更換。
2. pH 8.8的Tris-HCl和pH 6.8的Tris-HCl可能會出現沉淀,因此需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濃度(1.0M或1.5M)。同時,10%的SDS在低溫(4℃以下)存放時容易結晶,而30%的丙烯酰胺則需要在避光且低溫(4℃以下)的條件下保存。
APS(過硫酸銨)活性較強,室溫下容易失效,建議進行分裝后冷凍保存于-20℃。由于TEMED(四甲基乙二胺)揮發性強且有毒,因此需要在通風條件良好的環境下使用,避免長時間直接暴露在空氣中。
操作技巧:
1. 在插入梳子時,應采用斜插的方式,以有效避免氣泡的產生。
2. 為了防止膠條老化和干燥,電泳結束后,應將膠條置于實驗臺上晾干。如果膠條出現裂紋,可以使用保鮮膜進行覆蓋,這樣不僅可以防止膠液泄漏,還能延緩膠條的老化。
3. 最佳的操作方法是現配現用膠。如果需要保存,可以使用濕潤的保鮮膜將膠包好,并放置在4℃的冰箱中。
常見問題分析:
1.漏膠問題:
原因分析:漏膠通常由于玻璃板未對齊、底部缺損、厚玻璃板邊條密閉性不佳或塑料夾子過松所導致。
解決方法:在操作前,務必確保玻璃板干燥,以防潮濕影響對齊。在對齊玻璃板時,應使用一手的食指按壓厚玻璃板的一側上緣,同時用拇指按壓薄玻璃板的同側上緣,然后同時向下按壓并鎖定該側的鎖扣。接著,重復此步驟以鎖定另一側,確保玻璃板緊密對齊。
2.膠體未凝固:
原因分析:膠體未能凝固可能是由于APS或TEMED失效,或者在膠體未完全凝固時對其進行了移動。
解決方法:在制備膠體前,確認所有試劑的有效性,并嚴格按照正確的配比進行混合。如果配比無誤但膠體仍未凝固,可以嘗試增加凝固劑的用量或延長凝固時間。
3.膠體中存在氣泡:
情況一:膠底部出現氣泡,可能是膠墊材質或梳子插入不當所致。可改用實心軟膠墊或添加保鮮膜。
情況二:梳子下緣出現氣泡,解決方法是先插入一側梳子再插另一側。
4.拔梳子后泳道有膠絲:
原因分析:此問題通常是由于TEMED用量過多,導致膠體凝固過快。
解決方法:在制備膠體時,適當減少TEMED的用量。
5.拔梳子后泳道歪斜:
原因分析:泳道歪斜往往是由于梳子與玻璃板不匹配所致。
解決方法:在灌膠之前,務必先測試梳子與玻璃板的匹配度,確保它們能夠緊密貼合。
二、電泳階段注意事項
電泳操作要點:
1.確保上樣一致性:
在進行上樣時,必須確保每個加樣孔的上樣體積保持一致,這樣可以避免蛋白條帶出現水平不齊的情況。對于空置的加樣孔,需要添加與樣品等體積的1×loading buffer,以防止相鄰通道的蛋白樣品發生擴散。同時,上樣時應緩慢添加樣品,避免快速吹打導致樣品溢出,且上樣體積應控制在加樣孔總容積之內。
2.電泳液的使用:
內槽需要被電泳液填滿,而外槽則只需填至1/4處。對于不同厚度的玻璃板,上樣量也有所不同。例如,1.0mm厚的玻璃板每孔最多可以上樣20μL,而1.5mm厚的玻璃板每孔則可以上樣40μL。
3.合理設置電壓:
電壓的設置需要根據環境溫度來調整。在夏季室溫較高時,應適當降低電壓;而在冬季則可以提高電壓。分離膠的固定電壓應設為150V。在調節電壓時間時,可以參考marker的位置。當marker分開時,表示蛋白已經進入分離膠。此外,在夏季高溫時,可以將電泳槽放入冰水中進行降溫,以防止凝膠發生變形。
4.常見問題分析:
1)電泳帶扭曲或歪斜:
原因分析:這種情況通常是由于電泳液未加足夠或發生漏液所導致。
解決方法:在電泳過程中,要及時檢查和補充電泳液,以確保電泳槽內的液體保持足夠的量,從而逐漸糾正電泳帶的走向。
2)電泳帶出現拖尾現象:
原因分析:拖尾現象往往是因為樣本未能充分溶解。
解決方法:在進行上樣前,務必確保樣本已經完全溶解,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拖尾現象的發生。
3)電泳帶向兩側過度擴散:
原因分析:擴散過度通常是由于上樣量過多所引起。
解決方法:應當適當減少上樣量,以控制電泳帶的擴散范圍,保持電泳帶的清晰度。
4)溴酚藍呈笑臉狀:
原因分析:當制膠試劑溫度過高或制膠后未能及時保濕時,可能導致膠層不均勻,從而使得溴酚藍呈現特殊的笑臉形狀。
解決方法:在進行電泳時,應降低電壓并調節電泳速度,同時確保電泳過程在冰浴條件下進行,以減少膠層不均勻的情況。
5)電泳條帶不整齊:
原因分析:條帶不整齊可能由于膠凝固不均勻、膠的下邊緣存在氣泡、上樣buffer濃度不準確或在拔梳子時操作不當所導致。
解決方法:應等待膠完全凝固后再進行上樣,以確保實驗結果的最佳性;電泳前需仔細檢查并清除膠底部的氣泡;重新配置適宜濃度的上樣buffer;在拔梳子時,應水平且緩慢地進行,以確保樣品孔的均勻性。
6)電泳條帶過粗:
原因分析:條帶過粗可能是由于上樣量過大、濃縮膠未能有效濃縮、濃縮膠的pH值不準確或電壓過高所導致。
解決方法:應適量減少上樣量;考慮增加濃縮膠的長度以提高濃縮效果;確保濃縮膠的pH值調整至正確的6.8;同時,適當降低電泳的電壓。
通過嚴格遵守上述電泳階段的注意事項,并不斷優化實驗流程,可以有效提升Western Blot實驗的成功率,并確保實驗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