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18-10-15 12:03
軋輥用油脂進水后,出現發白、變稀、黏附性差、易流失等問題,是什么原因?提高水淋流失量和10萬次錐入度要求能否改善以上現象?
這種現象通常源于潤滑脂的抗水性欠佳。抗水性是指在外界水分進入時潤滑脂不溶解、不乳化、不被水洗掉、在與水接觸時不會明顯地改變自身性能的能力。抗水性好的潤滑脂,保證了潤滑脂在有水存在的情況下,仍能夠起到良好的潤滑作用,而抗水性差的潤滑脂則不宜用于與水接觸的部位。
潤滑脂的抗水性主要取決于稠化劑和基礎油。對于稠化劑,非皂基的脲基、烴基潤滑脂的抗水性最好,不吸水、不乳化;其次是皂基潤滑脂,而皂基潤滑脂中,鋁基、鈣基潤滑脂的抗水性又優于鋰基潤滑脂;抗水性最差的是鈉基和復合鈉基潤滑脂。對于基礎油,硅油抗水性較好,其次是礦物油和酯類油,聚醚類油的抗水性較差。
理論上講,提高潤滑脂的抗水性是可以改善上述現象的,對于軋輥軸承,由于工藝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受到高溫、沖擊以及高壓水的沖刷,工作條件十分苛刻,建議使用抗水性好的專用潤滑脂。
來源:廣研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