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3-18 20:56
一、實驗室菌株保存的核心目標
長期存活:維持菌種代謝停滯,減少遺傳變異;
防止污染:杜絕雜菌入侵;
便捷取用:快速復活且性狀穩定。
二、5大常見保存方法詳解與對比
1. 斜面低溫保存法
原理:利用低溫(4℃)減緩代謝,固體培養基短期維持菌種活性。
操作步驟:接種至斜面培養基→培養至菌苔豐滿→封口膜密封→4℃保存。
保存時間:1-3個月(細菌)、3-6個月(真菌)。
優點:成本低、操作簡單、無需特殊設備。
缺點:易污染、保存期短、頻繁傳代易變異。
適用場景:短期實驗或菌種日常使用。
2. 液體石蠟覆蓋法
原理:石蠟隔絕氧氣,抑制代謝并防止培養基干燥。
操作步驟:斜面培養菌種→無菌石蠟覆蓋斜面→直立放置→4℃保存。
保存時間:6-12個月。
優點:延長斜面保存期,適合不產孢子的微生物。
缺點:取菌時易污染,石蠟易燃需謹慎操作。
適用場景:放線菌、酵母等非嚴格厭氧菌的中期保存。
3. 甘油管冷凍保存法
原理:甘油作為冷凍保護劑,-80℃超低溫抑制細胞損傷。
操作步驟:菌液與40%甘油等體積混合→分裝至凍存管→-80℃保存。
保存時間:1-2年(細菌)、5年以上(部分真菌)。
優點:復活率高(>90%)、操作標準化、適合高通量保存。
缺點:依賴-80℃冰箱,斷電風險需備份。
適用場景:大腸桿菌、酵母等常用模式菌的長期保存。
4. 冷凍干燥(凍干)保存法
原理:真空條件下升華脫水,使微生物進入休眠狀態。
操作步驟:菌液與保護劑(如脫脂奶)混合→預凍→真空干燥→封口。
保存時間:5-10年甚至更久。
優點:保存期極長、穩定性高、便于運輸。
缺點:設備昂貴(凍干機)、操作復雜、部分菌種存活率低。
適用場景:專利菌株、標準菌種庫的永久保存。
5. 液氮超低溫保存法
原理:-196℃液氮徹底終止代謝,細胞進入“假死”狀態。
操作步驟:菌液與冷凍保護劑(如DMSO)混合→程序降溫→投入液氮罐。
保存時間:10年以上。
優點:保存期最長、遺傳穩定性最佳。
缺點:液氮補充成本高、操作危險(凍傷、爆炸風險)。
適用場景:珍稀菌種、細胞系或遺傳工程菌的終極保存。
三、5大方法綜合對比表
四、如何選擇最佳保存方案?
1. 根據保存目的
日常使用:斜面低溫+甘油管備份;
長期保種:凍干+液氮雙保險;
菌種交換:凍干粉(無需冷鏈運輸)。
2. 根據實驗室條件
預算有限:優先甘油管法(-80℃冰箱普及率高);
無超低溫設備:液體石蠟覆蓋法延長斜面保存期。
3. 菌種特性適配
產孢子菌(如芽孢桿菌):凍干保存效果極佳;
厭氧菌:避免液體石蠟法(氧氣殘留),改用甘油管+厭氧袋。
五、菌株保存的常見翻車現場與應對
污染:保存前嚴格純化,添加抗生素(如放線菌酮抑制真菌)。
失活:優化保護劑(如海藻糖提升凍存存活率)。
標簽脫落:使用耐低溫油性筆,電子數據庫備份信息。
六、更智能的保存技術.
磁珠保存法:菌液吸附于磁珠,-80℃保存,取用便捷;
菌種DNA庫:保存基因組DNA+復蘇時人工合成(適用于極端難培養菌)。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