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2-11 10:55
摘 要: 參考國內外常見的水質污染物檢測、水樣保存和處理技術規范,設計合理的時間梯度,觀察各時間梯度下樣品的檢測結果,使用SPSS Statistics 26軟件統計分析不同保存時間檢測結果變化。結果表明,水質中的總磷、碘化物.溴化物、高錳酸鹽指數、總氰化物和亞硝酸鹽氨等監測項目的實驗保存期明顯超過了標準規定的保存期限;而電導率、濁度等指標則與標準規定的保存期限相當。這一研究為水質樣品的保存時間提供了具體的實驗數據,建立了水質樣品中監測污染物的保存期限評估方法。
關鍵詞: 水質樣品; 常見污染物; 保存期限
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管理的重要支柱,為國家環境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支撐[1-2],它不僅是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的基礎,也是各級監管部門執法的重要依據,因此監測數據質量越來越受到關注。環境樣品,特別是水質樣品,具有易變性和不確定性[3-5]。從采集到分析的過程中,樣品可能因物理、化學和生物因素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這會導致分析時的樣品與采樣時的樣品不一致。為降低這種變化的影響,必須在采樣時對樣品加以保護(參見HJ 493—2009《水質采樣樣品的保存和管理技術規定》),并確保其在樣品性質未發生變化的情況下進行檢測分析。水質分析數據的準確性、可靠性及代表性能夠直觀反應水質污染狀況,而所采集樣品的代表性和非異質性,是保證檢測數據準確的基礎。在實際工作中,由于地域較廣,樣品保存時間短等各種原因,水樣在檢測分析時已經超出了保存時間要求。但部分樣品實際可保存時間可能要大于規范的時間,檢測結果可能并未受到顯著的影響[5]。另外,同一項目的樣品保存時間,在不同技術規范或檢測方法之間存在差異。地下水中微生物指標(細菌總數)測試方法HJ 1000—2018《水質 細菌總數的測定 平皿計數法》與GB 14848—2017《地下水質量標準》對于細菌總數的水質樣品的保存時間存在1倍差異。學者對不同保存條件下水質污染物的檢測保存期限及其影響因素的開展了較多的研究工作[6-12],結果表明,保存條件對測定目標物性質產生影響,進而影響測定結果。有研究也表明某些項目規定的保存時間與實際研究結果存在差異,達到超出規范要求,如飲水水樣細菌總數[13-14]、水質中總磷[15]的測定。
結合實際分析工作,為了探究水質樣品在一定保存條件下,不同的保存時間對結果影響,筆者收集了國內外標準中對于水質常見污染物保存期限規定。以ISO 5667—3《水質 采樣 第3部分:水樣保存和處理指南》(2018年)為參考,對有關要求進行了比較,發現標準之間存在一定差異,標準匯總見表1。收集日常實際水質樣品(地下水、地表水、污水),以原有標準的樣品保存期限為基礎,在常見的水質檢測濃度范圍內進行驗證,開展了一系列試驗分析,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不同保存時間對檢測結果的影響,旨在尋找更具操作性的保存時間,為實際樣品的采集與測試工作提供指導,進而為標準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參考與支持。
表1 水質標準中常見污染物的保存周期匯總
Tab. 1 Summary of storage period of common pollutants in water quality standard
1、實驗部分
表1中列出了涉及到水質污染物保存時間相關的標準或規范,包括水質樣品的保存和管理技術規定、水質監測技術規范、環境樣品采集及保存作業指南、水質測試方法等。采集實際水質樣品,依照水質測試方法的規定對樣品進行保存,并在不同時間節點開展檢測分析。每個驗證項目分別選取6個水質樣品進行測定與統計分析,結合各驗證項目標準要求確定樣品分析時間節點,其中首次分析在表1中最短樣品保存時間以內完成。
1.1 電導率
1.1.1 主要儀器及試劑
電導率儀:DDS-11A型,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氯化鉀電導率標準溶液:質量濃度為0.745 5 g/L,標準物質編號為BW20034,壇墨質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1.2 樣品處理
按照電導率儀法 《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 3.1.9.2采集樣品,現場取地下水樣品,4 ℃冷藏并避免與空氣接觸。
1.1.3 樣品測定
用水沖洗數次電導池,再用水樣沖洗后,裝滿水樣,測定水樣電阻R。由已知電導池常數Q,得出水樣電導率K。記錄測定溫度,分別在第6、12、24、48 h對地下水樣品進行測定,并記錄檢測結果。
1.2 濁度
1.2.1 主要儀器及試劑
分光光度計:UV-7504型,上海欣茂儀器有限公司。
濁度標準溶液:質量濃度為0.1 g/mL的六次甲基四胺溶液(吸取5.00 mL 10 mg/mL硫酸肼溶液與5.00 m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標準物質編號為GBW(E) 120065,北京海岸鴻蒙標準物質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1.2.2 系列混合標準工作溶液的制備
吸取濁度標準液0、0.50、1.25、2.50、5.00、10.00、12.50 mL,置于50 mL的比色管中,加水定容至標線。搖勻后,即得濁度為0、4、10、20、40、80、100 NTU的系列混合標準工作溶液。
1.2.3 樣品處理
按照GB/T 13200—1991《水質 濁度的測定》采集樣品,現場取地表水樣品,于4 ℃避光冷藏。
1.2.4 樣品測定
制備好的標準溶液于680 nm波長下,用30 mm比色皿測定吸光度,繪制校準曲線。吸取50.0 mL搖勻水樣,于50 mL比色管中,按繪制校準曲線步驟測定吸光度,由校準曲線上查得水樣濁度。分別在第6、12、24、48 h及5 d對地表水樣品進行測定,并記錄檢測結果的變化。
1.3 總固體-總殘渣干殘渣
1.3.1 主要儀器及試劑
電子天平:FA2004型,感量為0.1 mg,上海海康電子儀器廠。
1.3.2 樣品處理
按照重量法 《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補版) 3.1.7 (1)采集樣品,于4 ℃避光冷藏。
1.3.3 樣品測定
將蒸發皿在103~105 ℃烘箱中烘30 min,冷卻后稱重,直至恒重(兩次稱重相差不超過0.000 5 g)。分別取適量振蕩均勻的水樣50 mL,使殘渣量大于25 mg,置于上述蒸發皿內,在蒸汽浴或水浴上蒸干。移入103~105℃烘箱內,每次烘l h,冷卻后稱重,直至恒重。現場取廢水樣品立即測定,并于第24、48 h和第3、4 d分別測定,并記錄檢測結果。
1.4 堿度
1.4.1 主要儀器及試劑
滴定管:25.00 mL,上海申立玻璃儀器銷售有限公司。
鹽酸:優級純,純度(質量分數)為36%~38%,國藥化學試劑股份有限公司。
1.4.2 樣品處理
按照容量法 《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國家環境保護總局2002年 3.1.12 (1)采集樣品,根據表1標準中規定的保存時間,現場分別取冷卻水樣品,4 ℃避光冷藏。
1.4.3 樣品測定
分取100 mL水樣于250 mL錐形瓶中,加入4滴酚酞指示劑,搖勻。當溶液呈紅色時,用鹽酸標準溶液滴定至剛剛褪至無色,記錄鹽酸標準溶液用量。若加酚酞指示劑后溶液無色,則不需用鹽酸標準溶液滴定,并接著上述錐形瓶中加入3滴甲基橙指示劑,搖勻。繼續用鹽酸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桔黃色剛剛變為桔紅色為止。記錄鹽酸標準溶液用量。分別在第6、12、24 h和第2、3 d對冷卻水樣品測定,測定并記錄檢測結果。
1.5 高錳酸鹽指數
1.5.1 主要儀器及試劑
電熱恒溫水浴鍋:HWS-28型,上海一恒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滴定管:25.00 mL型,上海申玻玻璃儀器有限公司。
草酸鈉標準溶液:優級純,質量濃度為0.010 0 mol/L,上海滬試環保試劑科技有限公司。
高錳酸鉀標準溶液:優級純,質量濃度為0.01 mol/L,上海滬試環保試劑科技有限公司。
1.5.2 樣品處理
按照GB/T 11892—1989 《水質 高錳酸鹽指數的測定》采集樣品并加入相應固定劑,現場取地表水樣品,4 ℃避光冷藏。
1.5.3 樣品測定
吸取100.0 mL經充分搖動、混合均勻的樣品,置于250 mL錐形瓶中,加入(5±0.5) mL硫酸,用滴定管加入10.00 mL高錳酸鉀溶液,搖勻。將錐形瓶置于沸水浴內(30±2) min (水浴沸騰,開始計時)。取出后用滴定管加入10.00 mL草酸鈉溶液至溶液變為無色。趁熱用高錳酸鉀溶液滴定至剛出現粉紅色,并保持30 s不退。記錄消耗的高錳酸鉀溶液體積。分別在第24 h和第2、3、4 d對地表水樣品進行測定,測定并記錄檢測結果的變化。
1.6 總磷
1.6.1 主要儀器及試劑
分光光度計:UV-7504型,上海欣茂儀器有限公司。
高壓滅菌鍋:SYQ-DSX-280B型,上海申安醫療器械廠。
水質磷酸鹽(以磷計):5 000 mg/L,標準物質編號為BW20161-500-50,壇墨質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過硫酸鉀溶液:50 g/L,將5 g過硫酸鉀(K2S2O8)溶解于水,并稀釋至100 mL。
抗壞血酸溶液:100 g/L,溶解10 g抗壞血酸(C6H8O6)于水中,并稀釋至100 mL。
鉬酸鹽溶液:溶解13 g鉬酸銨于100 mL水中。溶解0.35 g酒石酸銻鉀于100 mL水中。在不斷攪拌下把鉬酸銨溶液緩慢加入到300 mL硫酸溶液(體積比為1∶1)中,加酒石酸銻鉀溶液并且混合均勻。
1.6.2 系列混合標準工作溶液的制備
取7支50 mL具塞刻度管分別加入0.0、0.50、1.00、3.00、5.00、10.0、15.0 mL磷酸鹽標準溶液(2.00 mg/L)。加水至25 ml。搖勻后,即得磷酸鹽質量濃度為0、0.04、0.08、0.2、0.4、0.8、1.2 mg/L的系列混合標準工作溶液。
1.6.3 樣品處理
按照GB/T 11893—1989 《水質 總磷的測定 鉬酸銨分光光度法》采集樣品并加入相應固定劑,現場取廢水樣品,4 ℃避光冷藏。
1.6.4 樣品測定
向50 mL試樣中加入4 mL過硫酸鉀溶液,將具塞刻度管的蓋塞緊后。用一小塊布和線將玻璃塞扎緊,放在大燒杯中置于高壓蒸氣消毒器中加熱,待壓力達107.8 kPa。溫度為120 ℃時,保持30 min后停止加熱。待壓力表讀數降至零后,取出放冷,然后用水稀釋至標線,制備得到過硫酸鉀消解液。分別向消解液中加入1 mL抗壞血酸溶液混勻,30 s后加入2 mL鉬酸鹽溶液充分混勻。室溫下放置15 min后,使用光程為30 mm比色皿,在700 nm波長下,以水做參比,測定吸光度,分別在第12 h和第2、3、5 d對廢水樣品進行測定,測定并記錄檢測結果。同時現場取地表水樣品立即測定,4 ℃避光冷藏,并于第24、48、72 h分別測定,測定并記錄檢測結果的變化。
1.7 碘化物和溴化物
1.7.1 主要儀器及試劑
離子色譜儀:ICS-1100型,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
碘化物標準溶液:500 mg/L,標準物質編號為GSB 07-3276-2015,生態環境部標準樣品研究所。
溴化物標準溶液:100 mg/L,標準物質編號為GBW(E) 085591,生態環境部標準樣品研究所。
抑制器:戴安ASAS 300 抑制器,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
淋洗液:Thermo KOH淋洗液發生裝置,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
1.7.2 系列混合標準工作溶液的制備
分別準確吸取0.00、0.10、0.20、0.50、1.00、5.00、10.00 mL碘化物標準溶液置于一組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至標線并混勻,即得碘化物質量濃度為0.000、0.010、0.020、0.050、0.100、0.500及1.00 mg/L的系列混合標準工作溶液。
分別準確移取 0.00、1.00、2.00、5.00、10.0、20.0 mL溴化物標準溶液(10.00 mg/L)置于一組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定容至標線,即得溴化物質量濃度為0.000、0.010、0.020、0.050、1.00及2.00 mg/L的系列混合標準工作溶液。
1.7.3 儀器工作條件
色譜柱:Thermo Dionex IonPac AS19 型IC色譜柱 (250 mm× 4mm,7.5 μm,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保護柱:Thermo Dionex IonPac AG14A型(50 mm×4 mm,7 μm,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有限公司);進樣體積:200 μL;淋洗液濃度:40 mmol/L;流量:1.00 mL/min;抑制器電流:99 mA。
1.7.4 樣品處理
碘化物按照HJ 778—2015 《水質 碘化物的測定 離子色譜法》采集樣品,現場取廢水樣品,于4 ℃避光冷藏。
溴化物按照HJ 84—2016 《水質 無機陰離子(F-、Cl-、NO2-、Br-、NO3-、PO43-、SO32-、SO42-)的測定 離子色譜法》采集樣品,現場取廢水樣品,于4 ℃避光冷藏。
1.7.5 樣品測定
采集后的樣品經0.45 μm水系微孔濾膜過濾,棄去初濾液10 mL,收集后續濾液待測。按照與繪制標準曲線相同的色譜條件和步驟進行試樣的測定,記錄色譜峰的保留時間、峰面積或峰高。現場取廢水樣品立即測定,并于第24 h和第4、5 d分別測定,并記錄檢測結果的變化。
1.8 亞硝酸鹽
1.8.1 主要儀器及試劑
分光光度計:UV-7504型,上海欣茂儀器有限公司。
水中亞硝酸鹽氮標準溶液:100 mg/L,標準物質編號為GSB 07-1272-2000,生態環境部標準樣品研究所(北京)。
顯色劑:將250 mL水和50 mL磷酸混勻,置于500 mL燒杯中,加入20.0 g 4-氨基苯磺酰胺。再將1.00 g N-(1-萘基)-乙二胺二鹽酸鹽溶于上述溶液中,轉移至5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至標線,搖勻。
1.8.2 系列混合標準工作溶液的制備
在一組6支50ml比色管內,分別加入亞硝酸鹽標準溶液(1.00 mg/L)0、1.00、3.00、5.00、7.00、10.00 mL,用水稀釋至標線,即得亞硝酸鹽氮質量濃度為0、0.02、0.06、0.10、0.14、0.20 mg/L的系列混合標準工作溶液,然后按測定步驟進行處理。
1.8.3 樣品處理
按照GB 7493—1987《水質 亞硝酸鹽氮的測定 分光光度法》采集樣品,4 ℃避光冷藏。
1.8.4 樣品測定
用無分度吸管將選定體積的試份移至50 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釋至標線,加入顯色劑1.0 mL,密塞,搖勻,靜置,此時pH值應為1.8±0.3。加入顯色劑20 min后、2 h以內,在540 nm的最大吸光度波長處,用光程長10 mm的比色皿,以實驗用水做參比,測定溶液吸光度。現場取廢水樣品立即測定,并于第24 h、2 d、3 d分別測定,記錄檢測結果。
1.9 總氰化物
1.9.1 主要儀器及試劑
分光光度計:UV-7504型,上海欣茂儀器有限公司。
水中氰化物標準溶液:50 mg/L,標準物質編號為GBW(E) 080115,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乙二胺四乙酸二鈉:優級純,純度(質量分數,下同)不小于99.5%,國藥化學試劑股份有限公司。
無水磷酸二氫鉀:分析純,純度不小于99.0%,西隴科學股份有限公司。
無水磷酸氫二鈉:分析純,純度不小于98.0%,天津市大茂化學試劑廠。
氯胺T:分析純,純度不小于98.5%,北京百靈威科技有限公司。
異煙酸:分析純,純度不小于99.0%,國藥化學試劑股份有限公司。
吡唑啉酮(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分析純,純度不小于98.0%,國藥化學試劑股份有限公司;
N,N-二甲基甲酰胺:分析純,純度不小于99.0%,江蘇強盛功能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EDTA-2Na溶液:稱取10.0 g EDTA-2Na溶于水中,稀釋定容至100 mL,搖勻。
磷酸鹽緩沖溶液:pH值為7,稱取34.0 g無水磷酸二氫鉀和35.5 g無水磷酸氫二鈉溶于水,稀釋定容至1 000 mL,搖勻。
氯胺T溶液:稱取1.0 g氯胺T溶于水,稀釋定容至100 mL,搖勻,貯于棕色瓶中,用時現配。
異煙酸-吡唑啉酮溶液:異煙酸溶液,稱取1.5 g 異煙酸溶于25 mL氫氧化鈉溶液(20 g/L),加水稀釋定容至100 mL。稱取0.25 g吡唑啉酮(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溶于 20 mL N,N-二甲基甲酰胺。將上述吡唑啉酮溶液和異煙酸溶液按1∶5混合,用時現配。
1.9.2 系列混合標準工作溶液的制備
取8支25 mL具塞比色管,分別加入氰化鉀標準使用溶液(1.00 mg/L) 0.00、0.20、0.50、1.00、2.00、3.00、4.00 和 5.00 mL,用水稀釋至標線,即得氰化物濃度為0、0.008、0.02、0.04、0.08、0.12、0.16、0.20 mg/L系列混合標準工作溶液,然后按測定步驟進行處理。
1.9.3 樣品處理
按照HJ 484—2009 《水質 氰化物的測定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采集樣品,現場取廢水樣品,4 ℃避光冷藏。
1.9.4 樣品處理
將10 mL乙二胺四乙酸二鈉溶液加入蒸餾瓶內。再迅速加入10 mL磷酸,當樣品堿度大時,可適當多加磷酸,使pH值小于2,立即蓋好瓶塞,打開冷凝水,打開可調電爐,由低檔逐漸升高,餾出液以2~4 mL/min 速度進行加熱蒸餾。10 mL餾出液中加入5.0 mL磷酸鹽緩沖溶液,混勻,迅速加入0.20 mL氯胺T溶液,立即蓋塞子,混勻,放置3~5 min。當氰化物以氰化氫存在時易揮發,因此加入緩沖溶液后,每一步驟操作都要迅速,并隨時蓋緊塞子。向管中加入5.0 mL異煙酸-吡唑啉酮溶液,混勻。加水稀釋至標線,搖勻。在25~35 ℃的水浴裝置中放置40 min,立即比色。分光光度計在638 nm波長處,用10 mm比色皿,以試劑空白(零濃度)作參比,測定吸光度,分別在第8、24 h和第2、3、5 d對廢水樣品進行測定,測定并記錄檢測結果的變化。
1.10 統計分析
上文所有統計分析使用 SPSS Statistics 26軟件。不同保存時間檢測結果與第一時間(最短)檢測結果的差異顯著性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95%置信度,按照式(1)計算得到t值后,查表或SPSS軟件直接計算得到對應P值,當P>0.05時,不拒絕原假設,認為兩組數據不存在顯著性差異;當P<0.05時,拒絕原假設,認為兩組數據存在顯著性差異,因此可判定不同保存時間下是否對檢測結果產生顯著性影響。
(1)
式中:x1,x2——分別為兩組樣本的均值;
s1,s2——分別為兩組樣本的標準差;
n1,n2——分別為兩組樣本的樣本容量。
2、 結果與討論
實驗結果表明,同一測試標準,因樣品類型不同,保存期限各有差異;部分指標實驗保存期限長于標準規定的保存期限,部分指標實驗保存期限與標準規定的保存期限相當。不同保存時長條件下電導率等項目的結果見表2~11。
表2 水質電導率保存時間驗證結果 (n=6)
Tab. 2 Results of water quality conductivity retention time verification (n=6)
表3 水質濁度保存時間驗證結果 (n=6)
Tab. 3 Results of turbidity preservation time verification (n=6)
表4 水質總固體-總殘渣干殘渣保存時間驗證結果(n=6)
Tab. 4 Results of water quality total solid - total residue dry residue storage time verification (n=6)
表5 水質堿度保存時間驗證結果(n=6)
Tab. 5 Results of water quality alkalinity preservation time verification (n=6)
表6 水質高錳酸鹽指數保存時間驗證結果(n=6)
Tab. 6 Results of permanganate index preservation time verification of water quality(n=6)
表7 水質總磷保存時間驗證結果(n=6)
Tab. 7 Verification result of total phosphorus storage time in water quality(n=6)
表8 水質碘化物保存時間驗證結果(n=6)
Tab. 8 Results of storage time of water quality iodide(n=6)
表9 水質溴化物保存時間驗證結果(n=6)
Tab. 9 Results of water quality bromide preservation time verification(n=6)
表10 水質亞硝酸鹽氮保存時間驗證結果(n=6)
Tab. 10 Results of water quality nitrite nitrogen preservation time verification(n=6)
表11 水質總氰化物保存時間驗證結果(n=6)
Tab. 11 Verification result of total cyanide storage time in water quality(n=6)
地下水電導率在保存時間為6 h時分析結果為(2 647±21) μS/cm,12 h分析結果為(2 677±18) μS/cm,6 h與12 h分析結果基本一致;在保存時間為24 h時分析結果為(2 727±8) μS/cm,與6 h分析結果顯著性差異(P<0.05),因此電導率在12 h內分析結果相對穩定。地表水濁度在6 h時結果為(36±1)NTU,在48 h時結果為(48±1)NTU,與6 h內結果顯著性差異(P<0.05),可至少保存24 h[(37±1)NTU,P>0.05]。廢水總固體第一時間分析結果為(260±5) mg/L,48 h時結果顯著性差異[(286±5) mg/L,P<0.05],可至少保存24 h [(262±4) mg/L,P>0.05]。冷卻水堿度在6 h時結果為(186±1) mg/L,72 h時結果為[(185±1) mg/L,P>0.05],與6 h結果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可保存至少72 h。
地表水高錳酸鹽指數在24 h時結果為(6.51±0.06) mg/L,96 h時結果為[(6.02±0.06) mg/L,P<0.05]與24 h結果顯著性差異,水樣品可至少保存72 h[(6.53±0.10) mg/L,P>0.05]。廢水總磷在12 h時結果為(3.00±0.03) mg/L,120 h時結果為[(2.98±0.03) mg/L,P>0.05]與12 h結果不存在顯著性差異,水樣品可至少保存120 h;地表水總磷第一時間分析結果為(0.079±0.003) mg/L,72 h時結果顯著性差異[(0.044±0.002) mg/L,P<0.05],可至少保存48 h[(0.076±0.002) mg/L,P>0.05]。同樣,廢水碘化物、溴化物可至少保存5 d、廢水亞硝酸鹽可至少保存72 h。總氰化物在8 h時結果為(0.19±0.01) mg/L,120 h時結果為(0.10±0.01) mg/L,與8 h結果存在顯著性差異,樣品可保存至少3 d[(0.20±0.01) mg/L,P>0.05]。
對于水質污染物檢測,如測試分析方法中有對污染物保存時間做出規定,實驗室檢測應優先在其規定保存時間內完成測試分析,否則可參照其他技術規范要求的保存時間,因此結合實際地表水和廢水樣品,分析常見污染物指標不同保存時間對結果影響情況并與表1中的測試方法或標準要求的保存時間進行比較,水質常見污染物保存時間匯總見表2。
表12 水質常見污染物保存時間匯總
Tab. 12 Summary of storage time of common pollutants in water quality
3、 結語
實驗項目中電導率、濁度與總固體-總殘渣干殘渣的樣品保存時間與現有標準規范的要求相一致;實驗項目高錳酸鹽指數、堿度、總磷、碘化物、溴化物、亞硝酸鹽氮、總氰化物的樣品保存時間大于現有標準規范要求,尤其是廢水總磷、碘化物試驗結果顯示在5 d內分析結果相對穩定,超過標準中24 h的要求;鑒于環境樣品的特點,樣品的代表性、有效性直接影響監測數據質量,實際工作中,對于環境水質樣品保存時間的要求,不僅標準之間存在差異,且部分污染物的保存時間要求還會存在過于嚴苛的情形,尤其是對于長距離采樣或部分地域分包不便的情形,給監測實驗室以及監管部門帶來了不必要的困惑,建議相關部門結合我國環境監測、檢測實際情況,針對水質污染物保存期限開展進一步科學研究,制定更加適合的技術要求。
參考文獻:
1 張皓,趙岑,陳傳忠,等. 新發展階段生態環境監測面臨的若干問題和解決思路[J]. 環境監控與預警,2022,14(1):79.
ZHANG Hao, ZHAO Cen, CHEN Chuanzhong, et al. Som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J].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2022,14(1):79.
2 陳傳忠,張鵬,于勇,等. 生態環境監測發展歷程與展望——從“跟跑”“并跑”向“領跑”邁進[J]. 環境保護,2022,50(3):25.
CHEN Chuanzhong, ZHANG Peng, YU Yong, et al.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prospec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_from ''following'', ''running together'' to ''leading'' [J].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22,50(3):25.
3 余明星,袁琳,余達,等.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流程規范化管理探討[C]//2022中國水利學術大會論文集(第六分冊),2022:279.
YU Mingxing, YUAN Lin, YU Da, et al. Discussion on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workflow[C]//Proceedings of the 2022 China Water Conservancy Academic Conference (Volume 6), 2022:279.
4 趙芯,孫謙,周娟,等. 環境監測樣品管理過程控制的探討[J]. 廣東化工, 2022,49(22):275.
ZHAO Xin,SUN Qian,ZHOU Juan, et al. Discussion on process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ample management[J]. Guangdong Chemical Industry, 2022,49(22):275.
5 徐剛,黃磊. 水質環境監測中樣品采集與保存過程的質量控制研究[J].皮革制作與環保科技, 2021,2(2):42.
XU Gang,HUANG Lei.Study on quality control of sample collection and preservation in waterquali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J]. Leather Manufacture and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2021,2(2):42.
6 吳俊奇,李庚,馬龍友. 運用雙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水處理實驗數據[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2(5):42.
WU Junqi,LI Geng,MA Longyou. Using two-factor variance analysis to process data of water treatmentexperiment[J].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5,32(5):42.
7 趙源富. 不同的保存條件下水樣中總磷含量的變化[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9(10):324.
ZHAO Yuanfu. The differences of total phosphorus content in water samples under different storage conditions[J]. Chemical Engineering & Equipment, 2019(10):324.
8 薛智鳳,馬嵐. 保存時間及酸性固定劑對地表水中 CODcr的影響[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8):49.
XUE Zhifeng, MA Lan. The effect of storage time and acidic reagent on CODcr in surface water[J]. Resources Economiza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18(8):49.
9 王保勤,竇艷艷,張雪璐. 影響地表水中總磷測定的因素探討[J].環境監控與預警,2017,9(2):38.
WANG Baoqin,DOU Yanyan,ZHANG Xuelu. Investigation on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totaphosphorus in surface water[J].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Forewarning,2017,9(2):38.
10 王石凡,張長俠. 氨氮水樣保存方法的探討[J].環境科學技術,1990(2):23.
WANG Shifan,ZHANG Changxia. Discussion on the preservation method of ammonia nitrogen water sample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0(2):23.
11 俞梁敏,彭曙冬,張正浩,等. 不同保存條件下水樣主要污染因子衰減趨勢的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4,39(3):147.
YU Liangmin,PENG Shudong,ZHANG Zhenghao, et al. Attenuation trends of main pollution factors in water samples under different preservation condition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2014,39(3):147.
12 閆靜,陳歷鈮,夏波,等. 不同保存條件對地表水中氨氮,總磷,化學需氧量影響淺析——以岷江,沱江成都段為例[J].四川環境, 2023,42(3):243.
YAN Jing, CHEN Lini,XIA Bo, et al.Effects of different storage conditions on ammonia nitrogen,total phosphorus and chemical oxygen demand in surface water taking the minjiang and tuojiang chengdu sections as examples[J]. Sichuan Environment, 2023,42(3):243.
13 張艷芬,李紅巖,鄭蓓,等. 生活飲用水水樣保存與運輸條件對菌落總數檢測的影響[J]. 凈水技術, 2021,40(12):26.
ZHANG Yanfen, LI Hongyan, ZHENG Bei, et al. Effects of preserv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s of drinking water samples on the detection of total bacterial count[J]. 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2021,40(12):26.
14 楊清清,曾輝,鄧穎,等. 末梢水中pH值、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硝酸鹽氮、砷檢測時限的研究[J].環境衛生學雜志,2023,13(9):696.
YANG Qingqing,ZEN Hui,DENG Ying, et al. Study on the time-limit of detection of pH value, trichloromethane, carbontetrachloride NOs-N and arsenic in tap water[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ygiene, 2023,13(9):696.
15 董利娣,孫丹. 探討分析影響水樣中總磷保存期的因素[J]. 能源環境保護, 2011,25(4):59.
DONG Lidi,SUN Dan.Discussing and analyzi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eservation period of total phosphorus in water samples[J].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11,25(4):59.
引用本文: 劉瑩,菅安琪,陳桂淋 . 污染物監測水質樣品的保存期限[J]. 化學分析計量,2024,33(11):113. (LIU Ying, JIAN Anqi, CHEN Guilin. Preservation period of water quality samples for pollutant monitoring[J]. Chemical Analysis and Meterage, 2024, 33(11): 113.)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