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熱點事件
嘉峪檢測網 2022-02-20 22:13
黑色素瘤是皮膚癌中最致命的惡性腫瘤,其能表達黑色素細胞并可能在任何部位發病。由于惡性黑色素瘤的侵襲和遷移特性,傳統的治療方法在承擔腫瘤復發的高風險的同時,也很難完全消除整個腫瘤組織。而對于新興的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來說,腫瘤的耐藥性和低免疫治療活性仍然是重大挑戰。因此,開發黑色素瘤治療的新型替代策略意義重大。
近期,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王帆、中國科學院大學蘇娟娟和上海市肺科醫院楊洋合作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基于雙功能蛋白質的光熱生物創可貼(PPTB),可用于非侵入性腫瘤治療和皮膚組織再生。在該研究工作中,粘附蛋白與金納米棒(GNR)的復合使制備的PPTB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控的近紅外(NIR)光介導粘附性能和光熱性能。因此,這一PPTB生物可促進皮膚粘附,并有效地將熱量從皮膚轉移到腫瘤,使PPTB能夠輕易地根除皮膚腫瘤。作者認為,上述組裝策略使這一雜化生物創可貼在皮膚相關腫瘤治療中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相關工作以“Engineered Protein-Au Bioplaster for Efficient Skin Tumor Therapy”為題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文章要點】
為了設計具有光熱響應粘附和皮膚腫瘤治療能力的生物創可貼,研究利用富含賴氨酸五肽((VPGKG)144)的半胱氨酸殘基、十二烷基苯磺酸鈉(SDBS)和金納米棒之間的靜電復合作用制備了PPTB。這三種成分在混合成渾濁溶液后再利用離心的方式即可得到含水量在50%左右的粘性PPTB,該基于液液相分離得到的凝聚粘合劑展現出了強大的黏附性能,其可將兩塊鋼板粘合在一起并輕松提起載荷在10千克左右的水箱(圖1)。
圖1 蛋白質光熱生物創可貼的制備
更有趣的是,研究還發現PPTB在鋁、玻璃等高能表面均展現出了強大的粘附特性(13.0-20.0 MPa),其性能表現甚至超過了商用的氰基丙烯酸鹽粘合劑。研究認為,這一高性能表現可能來源于PPTB與表面的化學相互作用和機械互鎖行為。而活體傷口縫合實驗顯示,得益于強大的粘附能力,PPTB在光照下可加速傷口愈合和皮膚再生。光熱實驗則表明,PPTB的光熱轉化效率最高可達至22%,同時也具有優異的光熱穩定性。活體實驗發現,強大的界面粘附力允許PPTB和皮膚表面之間進行高效熱傳遞。因此,憑借快速的傳熱速率,808納米激光輻照下的小鼠實體瘤得到了完全的清除,同時也無繼發性損傷和任何腫瘤復發現象產生(圖2)。作者認為,與傳統光熱治療相比,該工作有望為黑色素瘤的治療提供一種安全方便的策略。
圖2 PPTB的活體抗癌研究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