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實驗管理
嘉峪檢測網 2016-06-21 09:07
氧化安定性
潤滑油在使用過程中,在溫升,氧氣,金屬催化等因素下,會逐漸氧化變質。我們把潤滑油在加熱和金屬催化作用下抵抗氧化變質的能力稱為潤滑油氧化安定性,也是潤滑油抗老化的能力是潤滑油耐用性指標,也是使用貯存和運輸過程中氧化變質重要特性。
評價潤滑油氧化安定性的方法
GB/T 12580-1990 加抑制劑的礦物絕緣油氧化安定性測定法
NB/SH/T 0811-2010 未使用過的烴類絕緣油氧化安定性測定法
SH/T 0124-2000 含抗氧劑的汽輪機油氧化安定性測定法
SH/T 0185-1992 直餾潤滑油氧化安定性測定法
SH/T 0193-2008 潤滑油氧化安定性的測定.旋轉氧彈法
以上這些方法基本上都是油品在空氣或者氧氣和金屬催化劑的環境中恒溫氧化一定時間,測定油品的酸值、黏度以及沉積物的生成情況。存在用油量多,操作復雜,試驗時間長,重復性差等缺點。
高壓差式掃描量熱法(PDSC)原理
氧化試驗是在空氣或氧氣氣氛下,加熱金屬樣品池(多為鋁材料)中的薄層油膜,檢測油品因氧化而釋放的熱量,通過熱量的變化表征潤滑油氧化。
高壓差式掃描量熱法評價潤滑油的氧化安定性的試驗方法有:有程序升溫法、恒溫法、雙峰法
程序升溫法
在程序升溫條件下,檢測油品發生氧化的起始溫度,并以此作為衡量油品氧化安定性的尺度,起始氧化溫度(incipient oxidation temperature,IOT)越高,油品的氧化安定性越好。
恒溫法
在氧氣氣氛中,使油品快速升溫至設定溫度,在恒溫條件下,檢測油品發生氧化反應的開始發生的時間,氧化反應發生以氧化放熱峰出現為標志,并以此作為衡量油品氧化安定性的指標。該時間稱為氧化誘導時間(oxidative induction time OIT)。氧化誘導時間越長,油品的氧化安定性越好。
雙峰法
峰A是初級氧化峰,從此峰可以確定氧化反應發生的初始溫度,該峰代表的凈熱反映了氧化反應吸收的熱量。進一步加熱后,油品繼續氧化形成峰B,代表反應的凈放熱值。峰B出現在較高溫的區域,這是由于在初級氧化反應中形成的高分子量產物燃燒所致。由于不同油品的揮發性差異,不能單獨用峰B作為評價沉積物形成趨勢的依據。峰B與峰A面積的比值可以作為評價沉積物形成的相對指數。SB/SA比值越小,潤滑油形成沉積物越小。
來源:嘉峪檢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