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19-01-23 09:27
結構膠常常被各種施工場合所使用,這些工程不僅要求結構膠具有很高的粘接強度,而且需要施工性能好。譬如:在粘鋼,植筋工序中,很多時候需要在傾斜、垂直的基材表面施工,這就要求膠黏劑不拉絲、不流淌,即具有觸變性。
何謂觸變性
所謂的觸變性,是指膠液在一定的剪切速率作用下,其剪應力隨時間延長而減小的特性。在膠粘工藝上具體表現為:攪動下,膠液黏度迅速下降,便于涂刷;停止時,膠液黏度立即增大,不會隨意流淌。這就是為什么有些觸變性好的膠看上去黏度很高,但使用起來黏度比較稀,且方便涂刮的原因。
這一特性對粘鋼、粘貼纖維復合材和植筋都很重要,因為即可減輕勞動強度,又能保證涂刷的均勻性和膠縫厚度的可控性,故有必要檢驗涂刷型和錨固型結構膠粘劑的觸變性。
觸變指數的測定
為此,必須引入觸變性的表征量——觸變指數It。該指數的測定方法是在規定的溫度(一般為23℃)下,采用兩個相差懸殊的剪切速率(剪切速率=流速差/所取兩液面的高度差),分別測定一種膠黏劑的表觀黏度(表觀黏度,是指在一定速度梯度下,用相應的剪切應力除以剪切速率所得的商。表觀黏度有可能大于真實黏度也有可能小于真實黏度。)η1和η2,且令η1>η2,則It=η1/η2。
當以It的測值來描述觸變性的大小時,可以從不同配方膠液的表現情況中看出,It值大的膠液,其觸變性也大,反之亦然。
觸變指數并非越大越好
這里應指出的是,結構膠的觸變指數并非越大越好。因為過大的觸變指數,意味著該膠液的初始黏度很大。雖然在涂刷過程中,其黏度會很快下降,但涂刷一停止,其所下降的黏度會立即升高。從而使膠液沒有時間讓氣泡逃逸,以致將因脫泡性變差而影響到膠粘劑的粘結強度。
至于粘貼纖維織物的膠粘劑,雖也要求便于涂刷,但同時還要求膠液對纖維具有良好的浸潤、滲透性。這一性質顯然與觸變性相左。但實試驗表明,可以通過協調,使兩項指標均處于可以接受的范圍內。以悍馬碳纖維浸漬膠為例,碳纖維織物涂刷浸漬膠,除了要求膠水容易施工之外,還必須要求膠水粘度低,容易浸透碳纖維布,使碳纖維布絲與絲之間、層與層之間、層與基材混凝土表面之間能良好的粘合。所以經研發后的悍馬碳纖維浸漬膠:粘度低、浸潤性好、有一定的觸變性能。
結構膠觸變性的意義
觸變指數的測定對工程施工意義重大。為什么這么說?拿悍馬粘鋼膠來說,因為其觸變性好,使膠液便于涂刷又分布均勻,而涂刷完成后,卻可視膠液不易流淌。其對加固工程的意義是看得見的;而觸變性不好的粘鋼膠劑在混凝土結構立面或仰面作業時,膠水容易受重力作用而從構件底部流出,不僅污染了基材表面,也造成膠水的無端浪費,其粘結的效果更是可想而知。
在植筋過程中,鋼筋旋動時,也要求植筋膠呈低粘態,以使膠體與鋼筋本身能夠良好地接觸。在植筋過后,膠體呈高粘態,能良好的包裹鋼筋周圍。而悍馬改性環氧注射式植筋膠正因為有著“一觸即變”的特性,特別適合于側面或頂部錨固植筋。
再比如悍馬支座墊石專用結構膠,其是采用觸變性極強的乙烯基樹脂為基體的膏狀結構膠,用于橋梁工程不僅易于涂刮,而且固化極快,大大方便了工人的施工。
綜上所述,好的觸變性結構膠對于加固工程具有以下好處:
1.結構膠貯運過程中有較好的穩定性;
2.良好的施工性能,施工中不拉絲、不流淌;
3.涂膠更均勻;
4.保持作業面的整潔干凈;
5.更好的膠粘效果;
6.省膠,節省工程成本。
最后,當我們談論結構膠的觸變性時,我們其實談論的是它對于加固工程的意義。你看,目前,大量的加固工程需要結構膠的參與,而要最大程度地確保加固工程的施工質量,就必須要重視結構膠的觸變性能。反之,也正因為如此,才保證了結構膠在結構加固中的作用。以上也是規范要求測定結構膠觸變指數的意義所在。
來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