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2-11-05 22:08
一、原理
在中性條件下用過硫酸鉀(或硝酸-高氯酸)使試樣消解,將所含磷全部轉換成正磷酸鹽。在酸性介質中,正磷酸鹽和鉬酸銨反應,在銻鹽存在下生成磷鉬雜多酸后,立即被抗壞血酸還原,生成藍色絡合物(磷鉬雜多藍,即鉬藍)。
氧化和顯色反應:
在60℃以上的水溶液中,過硫酸鉀按如下反應式分解,生成氫離子和氧。產生的氧可將各類磷化物轉換為正磷酸。
酸性條件下,正磷酸鹽與鉬酸銨反應,生成磷鉬雜多酸。
磷鉬雜多酸在銻離子催化下,被抗壞血酸還原為磷鉬雜多藍(部分Mo被還原為五價)。
二、測試流程
三、注意事項
1、水樣保存
采集500mL水樣于玻璃瓶(熱稀鹽酸洗)中,用濃硫酸調節pH=1,或不加試劑冷藏。(塑料瓶對低濃度磷酸鹽有吸附作用)
2、水樣預處理
水樣中鐵、鋁、鈣陽離子較高時,用交換樹脂除去水樣中鐵、鋁、鈣等離子。
3、實驗條件:
①消解:
a.氧化劑選擇:過硫酸鉀法(絕大多數地表水,處理過的廢水);硝酸-高氯酸(未處理過的廢水、含大量有機物的廢水;貧氧水)。硝酸-高氯酸為仲裁法。
b.水樣中氯離子含量過多,消解會產生氯氣,影響顯色反應。消解后加入1mL5%亞硫酸鈉。
c.硝酸-高氯酸法消解后可能殘余生成NO2-,可以氧化磷鉬藍,使其褪色。消解后加氨基磺酸銨掩蔽。(過硫酸鉀法不會產生NO2-)
d.不使用堿性過硫酸鉀消解,防止反應體系過堿而影響顯色。
e.消解后出現渾濁,應先進行過濾,再定容。
②顯色pH:水樣測試前調至中性。
③顯色時間和溫度:室溫下,顯色15mins。在第15-25mins較穩定。
4、影響因素:
①六價鉻、銅離子:可以氧化磷鉬藍,使其褪色。
消除方法:六價鉻>60ppm時有干擾,消解后加入5%亞硫酸鈉掩蔽。銅離子不能超過10ppm。
②五價砷離子:與正磷酸鹽相似,可發生顯色反應。
消除方法:As>2ppm時有干擾,消解后加入硫代硫酸鈉去除。
③三價鐵離子:大量鐵存在時,會消耗部分抗壞血酸而影響鉬藍生成。
消除方法:Fe>2ppm時有干擾,加入過量抗壞血酸。
④鐵、鋁、鈣等離子:與正磷酸根形成難溶的正磷酸鹽,同時其氫氧化物(鐵、鋁)會吸附部分正磷酸根,導致負干擾。
消除方法:陽離子交換樹脂除去水樣中鐵、鋁、鈣等離子。
⑤試劑:抗壞血酸溶液需冷藏;過硫酸鉀溶液需常溫遮光保存。
來源:CTI華測標準物質與能力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