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療設備作為目前腫瘤治療中的一種重要治療工具,主要包括醫用直線加速器、伽馬刀、Cyberknife(射波刀),TomoTherapy(托姆刀)、質子重離子設備等。其中醫用直線加速器是國內目前進行放射治療的最主要設備,其技術積累、市場份額均處于領先地位,同時,由于直線加速器治療費用已被列入醫保報銷范圍,相較其他放療設備產品,其市場需求增速也相對較高。
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從公開招標數據中梳理了2022年各主要直線加速器廠家中標數據(注:此次數據只包含公開招標的數據,不包括集采數據和軍隊醫院的數據,產品只包含直線加速器),一窺當前我國醫用直線加速器市場。
從廠商品牌上看,中標前三名為醫科達(71臺)、瓦里安(63臺)、聯影醫療(18臺),其次是新華醫療(10臺)以及蘇州雷泰(2臺)等國產品牌。國外品牌醫科達和瓦里安(2021年被西門子收購)約占79.29%的市場份額。國內放療企業這兩年發展勢頭相對較好,占比20.71%。其中聯影醫療穩居前三,全年市場份額約10.65%,這與其長期堅持自主創新以及政策上鼓勵國產替代有很大關系;國產廠商新華醫療也穩中有進,占據約5.92%的份額。從2022年數據看,聯影醫療和新華醫療成為國產第一梯隊的廠商,與其他國產品牌拉開了差距。
從采購省市分布看,長久以來,我國腫瘤放療治療的領先醫院大多集中在經濟發展較好,治療需求較大,同時科研資源豐富的北京、上海、廣東地區。2022年數據中,除河北省采購21臺位居第一外,湖北省(16臺)、四川省(14臺)、湖南省(9臺)也位居前列,可以看到,非傳統經濟發達省市也在加速放療設備的采購布局,市場需求增長。
根據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十四五”大型醫用設備規劃編制基礎研究放射治療組地區調查研究》顯示,截至2020年度,我國共有直線加速器2139臺、60Co機57臺、托姆刀57臺、射波刀31臺、伽馬刀178臺、近距離后裝機457臺、質子重離子加速器6臺。根據調研,預計未來5年即“十四五”期間,中國內地在放療設備方面預估新增加速器994臺(增幅46.5%)、CT定位機896臺(增幅74.2%)、MR定位機313臺(增幅351.7%)、質子重離子機54臺(增幅900%)。
從直線加速器的設備保有量分析,2020年我國現有加速器2139臺。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人口總數約14.43億,每百萬人口人均加速器臺數為1.48臺,僅有山東、河南、北京、上海、吉林5個省(市)每百萬人口加速器臺數超過2臺,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2-4臺標準。廣東、浙江、湖南等省份雖然按照加速器絕對臺數在全國排名靠前,但由于人口較多,人均加速器臺數指數排名在全國中下游區間。廣東、貴州、云南、新疆、寧夏等省(自治區)人均加速器臺數不到1臺。
按照癌癥發病人數計算,根據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2020年發布的全球癌癥負擔報告,2020年我國新發癌癥病例457萬人。按照50%的患者需要進行放療,每臺加速器一年治療500位患者計算,我國需要4570臺加速器,與目前2139臺加速器還存在很大差距。
從設備的國產化程度看,2139臺加速器中,國產設備僅占336臺,國產加速器市場占有率偏低,僅為15.7%。面對強大的市場增長需求,國產放療設備企業應當抓住機遇,在國家戰略支持國產自主化的大背景下,應加強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的能力,聚焦“卡脖子”關鍵技術,實現設備迭代、提升設備競爭力。與此同時,在資源配置與地方政策上,相關管理部門需提供必要支持,提升我國放療設備的研發、制造與應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