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生素類藥物中的聚合物研究一直是業內研究的熱點,也是CDE審評的重點,本文以某抗生素為例,闡述其聚合物控制的研究思路及控制過程,不足和缺陷之處望同行批評指正。
一、背景介紹
抗生素類藥物質量研究中最關注的一類雜質為聚合物類雜質,聚合物雜質是指抗生素類藥物分子之間通過共價鍵的形式結合,形成的一系列不同分析量的雜質,主要包括二聚體、三聚體以及多聚體等,其形成基質為該類藥物分子中通常含有游離的氨基和結構不穩定的四元內酰胺環,容易發生反應,產生聚合物雜質。
目前已報道的檢測方法主要包括葡聚糖凝膠G10色譜法、尺寸排阻色譜法(SEC)、二維柱切換質譜聯用法等,本文以某抗生素鈉為例,通過TSK-二維質譜聯用技術對其聚合物進行定性研究,然后鎖定聚合物的結構,定向合成聚合物雜質,采用RP-HPLC法對聚合物雜質進行定量控制。
二、TSK-二維質譜聯用技術對其聚合物進行定性研究
一維色譜條件
供試品配制:取抗生素鈉,精密稱定,加水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主成分0.5mg的溶液,作為供試品溶液。
色譜柱:TSKgelG20SWXL(7.8mm×300mm,5.0μm);流動相A:磷酸鹽緩沖液(pH7.0),0.5mol/L磷酸氫二鈉溶液-0.5mol/L磷酸二氫鈉溶液,體積比為63:37;流動相B:乙腈;洗脫方式:等度洗脫;
洗脫程序為:
檢測波長:220nm;柱溫:室溫;進樣體積:10uL。
二維色譜條件:
色譜柱: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流動相A:5mM乙酸銨(調pH為4.0,優選用乙酸調節pH)水溶液;流動相B:乙腈;柱溫:室溫檢測波長:220nm;
洗脫程序為:
質譜條件為:
質譜掃描模式為:
二維收集條件:
主峰前兩個雜質二維分離后MS定性研究結果顯示:雜質1分子離子峰m/z為957,雜質1分子離子峰m/z為957,雜質2分子離子峰m/z為428。
雜質1
雜質2
根據雜質I和雜質2質譜信息可知雜質1為聚合物分子(m/z977),雜質2為小分子雜質。
根據雜質1的質譜信息,推斷形式機制如下:
降解途徑為兩分子抗生素發生酯化反應產生:
三、RP-HPLC聚合物控制
通過制備液相獲得聚合物1對照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對其進行控制。
供試品溶液取本品,精密稱定,加流動相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0.5mg的溶液。
對照品溶液取聚合物對照品適量,精密稱定,加流動相溶解并定量稀釋制成每1ml中約含0.5ug的溶液。
色譜條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三乙胺醋酸溶液(取三乙胺14ml與冰醋酸 5.7ml,加水稀釋至100ml,搖勻) –乙腈-水(1.2:120:880) ,并用冰醋酸調節pH值至3.0±0.2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54nm;進樣體積20ul。雜質1譜圖如下所示,保留時間70min處的峰為聚合物1。
四、結論
通過TSK色譜法將聚合物峰與主峰分離,運用二維柱切換結合質譜技術將聚合物雜質峰進行二次分離并定性,然后利用合成制備液相技術進行組分富集及制備,得到純度較高的聚合物單體對照品,進而采購常規的RP-HPLC法對聚合物雜質進行定量控制,確保了該抗生素品種的質量可控。
五、參考文獻
[1] 2020版《中國藥典》二部。
[2] 注射用頭孢西丁鈉的聚合物雜質分析[J].中國新藥雜志 2021 年第 30 卷第 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