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實驗管理
嘉峪檢測網 2024-10-23 08:18
DNA提取的目的是從細胞或組織中分離并純化DNA。通常包括細胞裂解、去除蛋白質和其他雜質、以及DNA的沉淀和純化。
一、離心柱法提取DNA步驟
1)將組織或細胞懸液加入裂解緩沖液,渦旋混勻。裂解緩沖液中含有變性劑(如胍異硫氰酸鹽),可以有效地裂解細胞和組織,破壞細胞膜和細胞核膜,同時使核酸與蛋白質分離。
2)將裂解液轉移到DNA Spin Column中,離心收集流穿液。這個步驟涉及到將裂解液通過一個特殊的膜過濾,該膜具有特定的孔徑,允許小分子如RNA和蛋白質通過,而DNA由于其較大的分子尺寸被截留在膜上。
3)用Washing Buffer洗滌DNA柱膜。Washing buffer中含有乙醇和鹽,可以去除雜質和蛋白質,保留DNA在柱膜上。
4)將Elution Buffer加入到柱中,離心收集純化的DNA。Elution Buffer是低鹽緩沖液,能有效洗脫柱膜上結合的DNA,得到純化的基因組DNA。因為DNA在低鹽條件下更容易溶解。離心后,收集純化的DNA到一個新的收集管中。
5)提取完成后,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DNA的濃度和純度,通過測定260nm和280nm的吸光度比值來評估DNA的質量和蛋白質污染情況。
6)純化的DNA應妥善存儲于-20°C或更低的溫度下,以保持其穩定性和防止降解。
二、根據目標基因序列設計PCR引物
在成功提取并純化了目標基因的DNA后,下一步是設計PCR引物,以便進行目標基因的擴增。合理設計的引物可以確保PCR反應的特異性和效率。設計PCR引物時需考慮以下原則:
1)引物的長度為18-25bp,引物過短可能導致非特異性結合,引物過長可能導致退火效率低。
2)理想的GC含量在45%-55%之間。
3)避免引物內部和引物之間形成二級結構(如發夾結構)和二聚體。
4)引物的3'端應避免過多的G或C,因為這可能導致非特異性擴增。
5)對于基因組DNA,引物不應設計在跨越內含子的區域,以避免擴增非編碼區域。
6)引物的3'端不應有過多的連續相同堿基,以減少3'端退化現象。
三、電泳鑒定
1)使用PCR擴增特定的DNA片段。PCR體系:10μL SYBR+ 0.5μL Forward Primer+0.5 μL Reverse Primer+ 1μL 模版DNA+8μL DEPC
2)稱取0.3g瓊脂糖,加入30mL TAE緩沖液。攪拌均勻后,用錫紙封口。將錐形瓶放入微波爐加熱30秒,直至瓊脂糖完全溶解,呈現透明無顆粒狀態。待溶液冷卻至45℃,加入1.5µL核酸染料,輕輕混勻。
3)將溶液倒入提前洗凈晾干的制膠板中,厚度為0.3-0.5cm。插入制膠梳,確保膠中無氣泡,靜置30分鐘待膠凝固,小心拔掉梳子。瓊脂糖凝膠用于分離不同大小的DNA片段。TAE緩沖液維持電泳過程中適當的pH和離子強度。核酸染料如溴化乙錠嵌入DNA分子中,使其在紫外光下發光,從而可以顯影DNA條帶。
4)將凝膠連同膠托放入電泳槽正中央,有膠孔的一側朝向負極。在電泳槽中倒入TAE緩沖液,剛好淹沒凝膠。在10µL樣品中加入2µL loading buffer,混合后加入膠孔中,加入5µL marker。Loading buffer含有溴酚藍和二甲苯氰,作為電泳指示劑,顯示電泳進程,便于適時終止。甘油增加樣品密度,使樣品沉降到點樣孔中。
5)蓋上電泳槽蓋,接通電泳儀和電泳槽,設置電壓100V-150V,運行30分鐘-1小時。電泳結束后,將凝膠放入凝膠成像系統拍攝。在電場作用下,帶負電荷的DNA分子從負極向正極遷移。較小的DNA片段遷移得更遠。
6)電泳結束后,使用紫外光源觀察染料標記的DNA條帶,并通過凝膠成像系統拍攝記錄結果。
四、實驗結果展示
上述是筆者自己做的DNA瓊脂糖凝膠電泳圖,左側是Marker(100bp-1500bp),右側是條帶的位置反映了DNA片段的大小。較小的DNA片段移動距離較大,位于下部;較大的DNA片段移動距離較小,位于上部。條帶清晰、明確,表明DNA樣品純度高。如果有拖尾或彌散條帶,可能表明DNA降解或樣品中含有雜質。
五、注意事項
1)在處理多個樣本時,使用單獨的離心管和離心柱,避免樣本之間的交叉污染。
2)設置合適的電壓,過高的電壓可能導致凝膠過熱或DNA條帶扭曲。
3)在電泳過程中和電泳結束后,避免凝膠干燥,這會影響DNA條帶的清晰度。
來源:實驗老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