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檢測案例
嘉峪檢測網 2025-03-07 12:18
20CrMnTi是一種性能良好的滲碳鋼,淬透性較高,經滲碳淬火后具有硬而耐磨的表面與堅韌的心部,具有較高的低溫沖擊韌性,良好的加工性,加工變形微小,抗疲勞性能相當好。主要用于生產汽車、摩托車、農機、工程機械用的齒輪、軸類、活塞類零配件以及其它各種零部件。
公司生產的20CrMnTi 齒輪鋼在鍛打成齒輪毛坯時表面出現了大量的表面裂紋。對此技術人員立即對存在表面裂紋的齒輪毛坯開裂原因進行分析,以便制定相應措施,杜絕齒輪鋼鍛打開裂問題的再現。
裂紋試樣的檢測分析
根據試樣開裂情況,選取有代表性的兩處裂紋進行金相分析,具體取樣位置如圖1所示,試樣分析面為縱向。并將1#、2#試樣進行化學成分分析。
試樣采用鋸切取樣,為防止試樣加工過熱影響分析結果,嚴格控制鋸切速度,并采用專用鋸切冷卻液冷卻鋸片。
1.1 化學成分分析
取1#、2#試樣進行光譜化學成分分析,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1#、2#試樣的化學成分均與出廠圓鋼成品成分基本一致,可見化學成分正常。
1.2 組織分析
取1#、2#試樣進行組織分析,試樣經粗磨、細拋并清洗后分析裂紋形貌,結果如圖2所示。
采用正置式光學顯微鏡的刻度尺對裂紋尺寸進行測量,1#試樣開裂位置寬度為2.1 mm,裂紋長度( 即由表面往基體延伸的深度) 為2.46mm; 2#試樣開裂位置寬度為1.8 mm,裂紋長度2.3mm。裂紋與試樣表面呈約45°向里延伸。從裂紋尖端的形貌可知,裂紋附近無異常的非金屬夾雜物。
將試樣進行腐蝕,觀察其金相組織,見圖3、圖4、圖5、圖6。結果表明,1#、2#試樣的裂紋附近都存在異常的魏氏組織( 根據GB/T 13299 標準,可評級為最嚴重的5級) ,而且魏氏組織達到360um厚; 裂紋周邊的晶粒異常粗大。
鍛打開裂產生原因分析
魏氏組織,也即魏氏體,在0.15%~0.50%C的鋼中產生,在鑄造、鍛造和焊接加工時,由于加熱溫度過高,導致奧氏體晶粒較粗; 冷卻時,產生的先共析鐵素體呈片狀或粗大羽毛狀,與原奧氏體有一定位向關系,這種組織稱為魏氏體組織。在亞共析鋼中常見的魏氏組織呈羽毛狀,有呈等邊三角形的,有與鐵素體相互垂直的,也有混合型的魏氏組織。
2.1 產生異常組織的原因
魏氏組織產生主要原因是鍛造時的加熱溫度過高,奧氏體晶粒粗大,冷卻時產生魏氏組織。魏氏組織容易出現在過熱鋼中,因此,奧氏體晶粒越粗大,越容易出現魏氏組織。低合金鋼的鍛造加熱一般在氧化性氣氛中進行,如發生過燒現象,也形成嚴重的魏氏體組織,過燒組織在隨后的熱處理過程中是無法修復的。魏氏組織常伴隨著奧氏體晶粒粗大而出現,也即晶粒粗大與過熱魏氏組織是相隨相生的。鋼由高溫較快地冷卻下來往往容易出現魏氏組織,慢冷則不易出現。在低合金鋼的鍛造過程中,即使始鍛、終鍛溫度合適,如鍛后冷卻不規范,也有可能形成魏氏體組織。結合金相分析結果來看,鋼的表面形成大量魏氏組織,但脫碳現象不是特別嚴重,因此,可能只是加熱溫度過高導致晶粒粗大、形成魏氏組織,在過熱溫度段停留時間不是特別長而未造成嚴重脫碳現象。
2.2 齒輪毛坯鍛打開裂的原因
鋼由于加熱溫度過高導致奧氏體晶粒粗大,并產生魏氏組織,會導致鋼的力學性能尤其是塑性和沖擊韌性顯著降低,同時使脆性轉折溫度升高,即增加鋼的脆性,因此嚴重的魏氏組織會導致后續鍛打加工時產生開裂。結合鍛打試樣的形貌,裂紋向基體延伸與鋼的表面基本呈特定的方向(30°、45°角) ,這與魏氏組織與原奧氏體有一定位向是對應的。可見鍛打裂紋的形貌及組織分析結果都表明,導致鍛打開裂的原因是鋼過熱導致奧氏體晶粒粗大、產生魏氏組織。
齒輪鋼鍛打開裂預防措施
預防鍛打開裂主要就是防止產生異常組織,而魏氏組織及晶粒粗大的控制預防措施有:
1) 控制好加熱溫度,不宜過高,防止過熱。對于20CrMnTi 齒輪鋼,一般加熱溫度應控制在≤1220℃,短時(10min 左右) 超溫≤1250℃; 定時檢測加熱爐的熱電偶,防止熱電偶溫度漂移,導致溫度超過。
2) 控制冷卻速度,鍛造過程或鍛后的冷卻速率,防止快冷。鍛后不宜風冷,防止鍛后冷速過快開裂。
結論
1) 通過化學成分、非金屬夾雜物、金相組織等分析,表明鍛打開裂的齒輪毛坯試樣存在異常的魏氏組織及晶粒粗大現象;
2) 分析魏氏組織及晶粒粗大產生原因可知,導致鍛打開裂的主要原因是毛坯加熱溫度過高,導致奧氏體晶粒異常粗大,同時產生魏氏組織,使齒輪毛坯的脆性轉折溫度升高,即增加鋼的脆性,最終導致鍛打時開裂;
3) 預防齒輪鋼鍛打開裂的主要措施是控制好加熱溫度,防止過熱,并控制鍛后冷卻速度,防止冷速過快。
來源:廣東韶鋼技術研究中心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