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熱點事件
嘉峪檢測網 2015-07-14 00:44
多地自來水檢出抗生素
近年多地河流水體被檢出抗生素,已經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去年12月,央視曝光全國主要河流部分點位都檢出抗生素,甚至南京居民家中自來水也有檢出。其中珠江廣州段受到抗生素藥物的污染非常嚴重,脫水紅霉素等抗生素含量遠遠高出歐美發達國家河流的水平。
環境中抗生素污染嚴重
通過近十年的調查,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應光國課題組發布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2013年中國抗生素使用量驚人,一年使用16.2萬噸抗生素,約占世界用量的一半,其中52%為獸用,48%為人用,超過5萬噸抗生素被排放進入水土環境中。
環境中抗生素的來源
由于抗生素主要用于醫療和畜牧,所以環境中的抗生素主要來源于醫用藥物和農用藥物兩個途徑。
醫用抗生素主要來源于:
1)經由病人糞便和尿液排出的處方抗生素;
2)醫院丟棄的過期抗生素;
3)殘留在藥瓶和器械上的抗生素;
4)醫藥企業在生產過程流失的抗生素等。
經排泄物排出的抗生素、治療中殘留的抗生素以及制藥企業流失的抗生素都會經過城市和醫院的下水道進入到城市污水處理廠,由于現有的污水處理技術很難將抗生素徹底清除,一部分抗生素會隨著處理后的廢水進入土壤和水中,而醫院丟棄的過期抗生素會進入垃圾填埋場,如果處理不當,會滲入土壤或地下水中。
在農用獸藥方面,抗生素主要來源于:
1)動物養殖中獸藥長期亞劑量使用后,經糞便和尿液排出的抗生素;
2)水產養殖中獸藥的直接施用;
3)獸藥生產過程損失和廢棄的獸藥。
經動物糞便和尿液排出的抗生素隨糞便被施入農田,其中一部分直接滲入地下水中,另一部分進入土壤,經雨水淋洗進入河流或湖泊;水產養殖中的抗生素施用后一部分直接進入水體,另一部分被水底淤泥中所吸附,存在于養殖場底泥中;獸藥生產中損失的抗生素會隨著廢水經由下水道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而廢棄的獸藥可能被當作垃圾填埋,如果處理不當,最終會進入土壤甚至地下水中。
環境中抗生素的危害
環境中含有抗生素,主要會產生兩大后果:
第一,直接損害人體健康。
環境中殘留的抗菌藥可能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而且抗菌藥屬于化學藥物,人類長期暴露在含有抗菌藥的環境中,對身體健康不利,比如兒童長期暴露在抗菌藥環境中,患肥胖、哮喘的幾率將增加。
第二,加重耐藥難題。
抗菌藥殺死的是敏感菌,耐藥菌卻可能“安然無恙”,繼續在細菌、動物和人類之間傳播。美國一項研究發現,耐藥菌甚至可以通過空氣傳播。數據顯示,青霉素、頭孢菌素、紅霉素等老牌抗菌藥的耐藥率不斷增高,有的甚至高達80%~90%。很多人誤以為開發新的抗菌藥能解決這個問題,但其實開發難度很大,20世紀80年代后,除了達托霉素外,并沒有新的抗生素被發現或合成。一旦發生耐藥,剖腹產、髖關節置換術等常見手術都可能變成高危醫療操作,患者死于手術并發感染的風險有所提高。
中國每年有超過8萬人因耐藥性死亡
耐藥性是目前全球最緊迫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我國的形勢尤為嚴峻。英國研究顯示,如果找不到應對耐藥菌的辦法,到2050年,每年會因此多死亡1000萬人,并造成100萬億美元損失。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有超過8萬人因耐藥性死亡。據英國抗菌藥物耐藥評估委員會估計,如果目前的情況得不到改善,到2050年,中國將有100萬人因此死亡。
抗生素濫用導致耐藥菌“肆虐”
今年4月,上海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對江蘇、浙江、上海等地1000多名8~11歲在校兒童進行尿液檢驗,結果顯示:近六成兒童的尿液中含有抗生素。2014年5月,華東理工大學等機構發表的研究報告稱,我國地表水中含有68種抗生素。
呼吁把抗生素污染納入國家環境監測范圍
“這些年在大醫院里已經對抗生素使用有了控制,但在畜牧業中還沒有任何對策。抗生素的殘留本身不是大的問題,關鍵是抗生素污染排放過程所引起的對環境微生物耐藥性。而環境中的微生物耐藥性,最終還是會影響到人類本身。”應光國表示。
中山大學食品與健康工程研究院院長劉昕表示,這兩年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抗生素污染土地問題較嚴重。研究發現,通過水、土壤、空氣等環境介質及動植物體內的傳播和擴散,使被誘導出攜帶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菌株大量繁殖,這些微生物又通過多種方式傳播進入人體。目前令人擔憂的就是被抗生素污染的土地。他希望推動制訂和完善獸藥、漁藥藥物殘留限量標準及檢測方法,把抗生素污染納入國家環境監測目標范圍。
來源:嘉峪檢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