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食品到底能不能吃?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食品安全風險解析,過期食品不等于有害食品,肉、油、蛋等易腐敗、易氧化的食品要特別當心,某些果汁、飲料和脂肪含量低的干糧谷物制品過期也能吃。不過,一般還是建議消費者養成購買食品看標簽標注保質期的習慣,不要購買和食用過了保質期的食品。
變質雞蛋不能食用
保質期可不僅僅是一個時間長短,除期限外,它還包括貯存條件,二者緊密相關,不可分割。貯存條件必須在食品標簽中標注,通常包括:常溫、避光保存、冷藏保存、冷凍保存等。如果產品存放條件不符合規定,食品的保質期很可能會縮短,甚至喪失安全性保障。
對于一些剛剛過期或者雖然已經過期一段時間但看起來包裝仍然嚴密的食物,一些家庭會心存僥幸地認為沒關系可以吃,而真正食用過后很多情況下也確實沒問題。事實上,不同食物對保質期的要求也不同,一般要特別當心易腐敗、易氧化的食品。由于微生物、氧化或金屬離子等超標或脂肪酸敗引起的變質食品食用后可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肉制品、食用油和雞蛋這三類食品尤其應注意保質期。
肉制品營養豐富,在長期保存過程中,肉中的細菌會利用肉品充足的營養和水分增殖,分解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導致肉品腐敗變質,同時存在致病菌增殖的安全隱患。有些細菌本身還會產生外毒素和內毒素,可能會危及人體健康。除了細菌增殖導致疾病外,蛋白質自身的腐敗也會致病。
過期的食用油,通常會出現油脂酸敗現象,在酸敗過程中會產生其他的有毒物質,比如過氧化物。油脂酸敗后,加熱時煙大、嗆人,其中含分解物環氧丙醛等,食用后易中毒,使患者出現急性呼吸、循環功能衰竭現象。
普通雞蛋的保質期有限,如果存放時間過久,蛋清中本來存在的殺菌素逐漸消亡,各種微生物逐漸侵入雞蛋內生長繁殖,最后使蛋內成分完全腐敗、變成流質。經過這一過程后,雞蛋中除殘存的蛋白質、脂肪外,還可能產生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致病菌。變質的雞蛋,就算經過煮熟、油炸也不能食用。
過期食品絕不可再銷售
過了保質期的食品不等同于有害食品。有些食品發生的主要變化是感官品質的變差,仍可以繼續食用,比如:某些果汁、飲料以及一些脂肪含量不高的干糧谷物制品等;也可能產品品質的影響不是很大,只是過了最佳品質期限,可以降級作飼料等。另一些冷藏的食品、金屬罐裝的食品、油炸食品等過了保質期后可能會導致安全隱患。
要注意的是,過了保質期的食品不能再銷售,必須下架。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回收后,一般采取焚燒銷毀或當做垃圾拋棄,或加工成飼料、用作肥料等循環利用。
專家建議要以科學的風險評估為前提,為食品制定合理的保質期限,企業制定產品保質期應依靠專業機構的技術支持,通過檢測驗證食品在標注的保質期內能否滿足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同時重點關注銷售環節是否滿足了食品貯存條件的要求,綜合考慮生產和銷售環節的要求,為食品制定科學合理的保質期限。
[他山之石]
國外如何提示“過期食品”
日本對食品的保質期規定非常嚴格,分“消費期限”和“賞味期限”。前者多用于容易腐爛的食品,比如生鮮食品上,表示在未開封的情況下,能夠安全食用的期限;后者多用于品質不容易變壞的加工食品,也就是冷藏或是常溫下可以保存的食品,是能保證食品品質、味道的期限。
歐盟規定,保質期分為“在此前食用”和“最好在……之前食用”。前者通常是針對一些易變質食品,是指在保質期之后食用有可能威脅健康;后者則針對其他食品,指在保質期之后食用口感和味道可能會受影響。
美國食品包裝上的日期分四種,一般會根據食物的性質來標明。第一種是食品外包裝箱上都必須標明“銷售截止日期”,指商場只能在這個日期之前銷售這些食品。但并不是說過了這個日期就不能吃了,它會給消費者購買后的食用、貯存留有余地。第二種稱為“最佳口味期”,是指食品味道或者質量的最佳時間。第三種是“食用期”,即食物的最后食用日期。一般這個日期是最長的,超過這個日期就必須銷毀了。第四種,食物還要標明“封箱包裝日期”,以便出現問題進行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