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19-04-03 09:21
今天,咱們再好好聊聊ISO 10993-10:2010 皮膚致敏測試。
皮膚致敏測試概述
目前,有三種動物試驗可用于化學物質的皮膚致敏測試,包括兩種豚鼠試驗和一種小鼠試驗。其中,最常用的是豚鼠最大限度法(GPMT)和豚鼠局部封閉敷貼法(Buehler test)。
GPMT是最敏感的測試方法,Buehler test是最適合于局部使用產品的測試方法,而小鼠局部淋巴結試驗(LLNA)是除豚鼠試驗外國際公認的用于測試單一化學物質的測試方法。接下來,本文將從測試原則、測試樣本和動物準備、測試過程、測試觀察以及結果和討論這幾部分,和大家梳理每種測試的要求。
小鼠局部淋巴結試驗(LLNA)
1. 測試原則
在實驗動物的耳朵背部給與測試樣品,并在淋巴結中測量淋巴細胞的增殖程度(除耳朵部位)。若與對照組相比,試驗組的細胞增殖反應為三倍及以上,則將該反應定為測試材料為敏化劑的閾值。對于醫療器械產品,可使用未稀釋的提取液進行測試。
2. 測試樣本和動物準備
測試樣本可以是應用于小鼠耳朵的液體、混懸液、膠體或粘性物質。通常應使用系列濃度進行測試,否則使用最高濃度。常用的提取液是丙酮橄欖油(AOO)4:1的混合物。若是親水性的且無法粘附于皮膚的液體樣本,則可加入羧甲基纖維素或羥乙基纖維素(0.5%w/v)。若是水溶性的化學物質,則可添加二甲基亞砜(DMSO)或二甲基甲酰胺(DMF)。
但要注意的是,樣本制備過程中使用的任何提取液或添加物,都應該進行驗證和記錄,證明其不會影響測試結果。
測試動物應優選健康的CBA/Ca或CBA/J雌性小鼠(非懷孕,8-12周齡),其他選擇包括DBA/2、B6C3F1和BALB/c,小鼠應在一周齡波動范圍內進行匹配。動物選擇和飼養應按照ISO 10993-2標準要求。
3. 測試過程
對于化學物質,LLNA測試通常以劑量-反應方式進行。對于醫療器械,待測樣品因為是提取物,所以常用單劑量測試,而且不進行稀釋。但是,當提取物含有高毒性成分時,可能會導致LLNA陰性反應。因此,在研究高毒性提取物時,建議稀釋提取物并以劑量-反應方式進行LLNA。
為確保測試再現性和靈敏度,可使用弱至中等接觸性過敏原進行測試,如巰基苯并噻唑、己基肉桂醛和苯佐卡因。研究期間應進行動物體重測量及臨床觀察,并做好記錄。
當進行LLNA測試時,每組通常至少包含4只小鼠;當只有一個劑量可供評估時,每組至少含5只小鼠。淋巴結反應可以通過測量個體或匯集的淋巴結樣品來確定。
4. 細胞增殖測定
淋巴結中的增殖細胞可標記放射性或熒光標記物。常用的放射性標記為3H-甲基胸苷和125I-碘脫氧尿苷,對于熒光可使用氟脫氧尿苷。在LLNA最后一次處理后(72±2)h,記錄小鼠體重并靜脈注射標記物用于細胞增殖測定。在注射標記物后(5±0.75)h對小鼠實施安樂死,去除引流的耳廓淋巴結。用200μm不銹鋼絲網或尼龍網輕輕按壓淋巴結來制備單細胞制劑,通過離心將細胞制備物洗滌兩次并重懸于PBS中。細胞用5%三氯乙酸(TCA)在(4±2)℃下沉淀(18±1)h。離心后,將沉淀重懸于1ml TCA中,并轉移至含有10ml閃爍液的閃爍瓶中進行3H計數,或直接轉移至γ計數器進行125I計數。
5. 結果和討論
以每小鼠每分鐘計數(cpm /小鼠)測量淋巴結細胞中的放射性水平。將每分鐘計數(cpm)轉換為每分鐘衰變(dpm)。計算每組小鼠的cpm或dpm的平均值和標準偏差,從每個結果中減去背景值,并確定刺激指數(SI)。三個及以上測試樣本的SI≥3,則被認為是陽性。
豚鼠最大限度法(GPMT)
1. 樣本和動物準備
測試樣本應按照標準附錄A進行制備,在不影響測試結果的前提下盡可能使用最高濃度。測試動物應使用體重為300-500克、單一遠交系的健康成年白化豚鼠,或是未經產或未懷孕的雌性豚鼠。
試驗組豚鼠數量至少為10只,對照組至少為5只。如果存在不明確的反應或不確定結果,則對至少20只測試動物和10只對照動物進行新的研究。動物選擇和飼養需滿足ISO 10993-2標準要求。
2. 測試過程
在開展主測試前,應進行初步試驗,其目的是確定主試驗中的試樣濃度。將一系列稀釋的測試樣品局部應用于動物側腹(至少三只),24小時后取出封閉敷料和貼劑,并使用下表中給出的分級標準評估應用部位的紅斑和水腫。對于主測試中的局部誘導階段,選擇導致輕度至中度紅斑的最高濃度;對于主測試中的激發階段,選擇不產生紅斑的最高濃度。
皮內誘導階段
如下圖所示,在肩胛內區域,對每只動物進行0.1ml皮內注射。位點A:弗氏完全佐劑與所選溶劑按體積比1:1混合成穩定乳液。位點B:試驗樣品(未稀釋的提取物);用溶劑注射對照動物。位點C:將位點B使用的濃度的測試樣品,與弗氏完全佐劑按體積比1:1混合成穩定乳液;向對照動物注射空白液體與佐劑的乳液。
局部誘導階段
在皮內誘導階段完成后(7±1)天,在每只動物的肩胛內區域,局部使用約8cm2的貼片(濾紙或吸收性紗布)給予測試樣品。使用皮內誘導期中選擇的濃度用于B點,若達到的最大濃度不產生刺激,則用10%十二烷基硫酸鈉按摩皮膚預處理該區域(24±2)h。使用封閉敷料固定貼片,(48±2)h后取下敷料和貼劑。
激發階段
在局部誘導階段完成后(14±1)天,通過局部施用將試驗樣品和空白置于誘導期未處理的部位,例如每只動物的上腹部,使用位點C選擇的濃度將貼片浸泡在試驗樣品中。采用封閉式敷料固定,(24±2)h后取下敷料和貼劑。
3. 動物觀察
在去除敷料后,在全光譜光線下,觀察試驗組和對照組動物(24±2)h和(48±2)h的激發皮膚部位的外觀。并對每個部位和每個時間間隔的進行分級,描述和評定皮膚對紅斑和水腫的反應。
4. 結果評估
如果對照組等級小于1,試驗組等級大于等于1則為致敏。如果對照徐等級大于等于1,試驗組超過對照組中最嚴重的反應則為致敏;如果出現疑似反應,應進行再激發已確認首次激發結果。
豚鼠局部封閉敷貼法(Buehler Test)
1. 樣本和動物準備
該部分的要求與“三.1”保持一致。
2. 測試過程
對于所有局部應用的產品,用測試材料或提取物使適當尺寸的貼劑(濾紙或吸收性紗布)飽和,并將貼劑施加到封閉敷料下的剔除毛發區域(6±0.5)h。在開展主測試前,同樣應進行初步試驗,使用適當的貼劑將四種濃度的測試樣品局部給與動物的側腹(至少三只)。在(6±0.5)h后取出封閉敷料和貼劑,在貼劑去除后(24±2)h和(48±2)h評估應用部位的紅斑和水腫,選擇:a)對于誘導階段,不引起輕微紅斑的最高濃度;b)對于激發階段,不產生紅斑最高濃度。
誘導階段
將貼劑浸泡在一定濃度的測試樣品中,施用于每只動物的左上背部區域,在(6±0.5)h后取下,執行此程序的頻率為每周三天,并為期三周。同時使用空白液體作為對照。
激發階段
在最后一次誘導后(14±1)d,用測試樣品激發所有測試和對照動物。將貼劑浸泡在一定濃度的測試樣品中,通過單次局部施用,將測試樣品施用于每只動物的剪切的未測試區域。在(6±0.5)h后取下限制器和封閉敷料和貼劑。
3. 動物觀察
在初次或再次激發后(24±2)h,使用表4對測試部位進行分級。在去除激發貼片后(48±2)小時重復分級。在自然光譜或全光譜照明下,觀察皮膚反應。
4. 結果評估
如果對照組等級小于1,試驗組等級大于等于1則為致敏。如果對照徐等級大于等于1,試驗組超過對照組中最嚴重的反應則為致敏;如果出現疑似反應,應進行再激發已確認首次激發結果。
參考資料:
[1] ISO 10993-10:2010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 Part 10: Tests for irritation and skin sensitization
來源:啟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