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法規標準
嘉峪檢測網 2019-12-19 09:36
JJF1260-2010《嬰兒培養箱校準規范》在“電氣安全檢查”部分要求依據GB9706.1-2007《醫用電氣設備第1部分:通用安全要求》標準的相關方法檢查,但未作詳述。因此本文依據該標準,探討嬰兒培養箱電氣安全檢查的校準方法。
一、嬰兒培養箱電氣安全檢查校準方法
1.嬰兒培養箱接地電阻檢查
嬰兒培養箱按正常使用狀態準備好時,為防護電擊危險的安全目的,其電氣機箱、通信接口等可觸及的金屬部件已通過導線電氣連接至其電源插口中的保護接地連接點,金屬部件與連接點之間的阻抗,依據JJF1260-2010和GB9706.1-2007的規定,容許值不應超過0.1Ω。
檢查時,拔掉嬰兒培養箱電源線,測量設備(電氣安全分析儀或接地電阻測量儀)一測量線連接嬰兒培養箱電源插口中的保護接地連接點,另一測量線連接上述已保護接地的金屬部分,測量設備置接地電阻測量功能,輸出50Hz或60Hz、25A的恒定電流在測量端之間流通,測量兩端的電壓,自動計算顯示接地電阻。應分別測量所有可觸及的已保護接地金屬部位,檢查嬰兒培養箱接地電阻是否符合要求。
2.嬰兒培養箱漏電流檢查
JJF1260-2010中表3規定的嬰兒培養箱漏電流的容許值,與GB9706.1-2007標準表4中規定的醫用電氣設備連續漏電流在“正常狀態”(設備所有的安全防護措施都處于完好的狀態)下的容許值相對應,而沒有包括在“單一故障狀態”(如一根電源導線斷開或保護接地導線斷開等情況)下的容許值(不同狀態下的漏電流容許值不同)。因此,依據JJF1260-2010中表3,只對嬰兒培養箱在“正常狀態”下的漏電流進行電氣安全檢查。
(1)嬰兒培養箱外殼漏電流檢查
外殼漏電流測量連接圖如圖1所示。
圖1 外殼漏電流測量連接圖
GB9706.1-2007要求要在110%的額定電源電壓的極限工作條件下測量漏電流。
通過可調變壓器調節至上述電壓為嬰兒培養箱供電,測量設備(電氣安全分析儀或漏電流測量儀)的一測量線和墻壁接地端鈕(大地)連接,另一測量線和嬰兒培養箱操作者所有可觸及的外表面,如電氣機箱操作面板、旋鈕、嬰兒培養箱手柄及類似部件的某點連接,測量設備置漏電流測量功能,測量外殼漏電流。
當外殼有幾個部分時,在外殼每一部分與地之間分別測量。若外殼或外殼的一部分是用絕緣材料制成的,應使用最大面積為20cm×10cm的金屬箔緊貼(可用約0.5N/cm2的力壓)在絕緣外殼或外殼的絕緣部分上,測量線連接金屬箔。如有可能,移動金屬箔以確定外殼漏電流的最大值。應注意,金屬箔不要接觸到可能已保護接地的任何外殼金屬部件;未保護接地的外殼金屬部件,可用金屬箔部分或全部覆蓋。
由于供電電源兩極對嬰兒培養箱外殼的分布電容不一致,轉換供電電源的極性,外殼漏電流也會發生變化。因此應通過換向開關轉換電源極性,在上述外殼的每一部分與地之間分別再次測量,以確定外殼漏電流的最大值。
JJF1260-2010及GB9706.1-2007規定的外殼漏電流容許值在正常狀態下為100μA。
(2)嬰兒培養箱患者漏電流檢查
患者漏電流測量與外殼漏電流測量類似,測量設備(電氣安全分析儀或漏電流測量儀)的一測量線和墻壁接地端鈕(大地)連接,另一測量線(或連接金屬箔緊貼)接至嬰兒培養箱直接同嬰兒皮膚表面接觸的應用部分如嬰兒床墊、膚溫傳感器等部件,分別測量各部件的患者漏電流。
患者漏電流也應在110%的嬰兒培養箱額定電源電壓條件下,并轉換供電電源極性測量,以確定患者漏電流的最大值。
JJF1260-2010及GB9706.1-2007規定的患者漏電流容許值在正常狀態為直流10μA、交流100μA。
二、嬰兒培養箱電氣安全檢查校準的常見問題和可能原因
接地電阻超過標準值(0.1Ω)是嬰兒培養箱比較常見的電氣安全問題,特別是一些使用時間較長的嬰兒培養箱常會遇到這個問題。主要原因是嬰兒培養箱的金屬外殼接地部件生銹氧化。應把測試觸點附近的氧化層處理干凈,接地電阻可恢復正常。
保護接地不好對外殼漏電流的影響很大,會使嬰兒培養箱內部對外殼的電壓增高從而使外殼漏電流增大。除接地電阻超過標準值的可能情況外,電源接地線整線電阻變大是引起保護接地不好的另一個更主要的原因。在理想情況下,電源接地線電阻幾乎為零,但事實上,電源接地線的反復折疊纏繞,會使其內部導線發生微小的斷裂,導致接觸不良,整線電阻變大;長期通電也能引起電源線內部導線的表層氧化,進而使整線電阻變大;或者由于電源線本身質量不過關,引起電阻偏大等問題;甚至單一故障狀態時電源接地線被斷開,這時嬰兒培養箱就沒有保護接地了,人體接觸到嬰兒培養箱帶電外殼即構成外殼漏電流。
而膚溫傳感器連接到測量電路的三段電線的絕緣層龜裂或潮濕,則易引起患者漏電流的增大或超過標準值。
來源:中國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