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1-01-09 18:10
汽車內飾空間作為封閉的座艙環境,其內部的濕熱條件為細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條件,嚴重影響駕乘者的身心健康和安全。隨著消費者對車內空氣質量和環境的安全需求和關注度越來越高,尤其在當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形勢下,人們對汽車內飾空間的抗菌抗病毒功能越發重視,因此,打造全方位多維度的健康內飾座艙空間,為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綠色環保的高品質產品,成為當下各大汽車主機廠進行內飾產品創新設計與開發的重要方向。
在汽車內飾表皮材料中,頂棚面料應用面積較大。頂棚面料以經編針織面料為主,具有穩定性高、柔軟不易脫散、緯向延伸較大等特點,在中高端汽車頂飾中應用較多[1-4]。本研究通過工藝和材料的優化設計,開發出了滿足汽車內飾標準要求的抗菌、防水、阻燃復合功能的汽車頂棚經編針織面料。
1、實驗
1.1 材料與儀器
材料:汽車內飾用滌綸經編針織面料(自制),抗菌劑KD-2015、抗菌劑KD-9400、防水劑SFA(德國魯道夫化工),阻燃劑HHS。
儀器:門富士定形機,水平阻燃儀,靜態延伸架和防水測試儀。
1.2 工藝流程
出于造型設計的需要,汽車內飾頂棚面料多存在弧度較大或拉伸彎曲較大的區域,這些區域對織物面料的延伸性要求很高。為了減少定形次數對面料延伸性能的影響,保證成品面料的延伸率滿足后道頂棚總成壓制的工藝要求,選擇阻燃、抗菌、防水一步法工藝進行復合功能整理。整理工藝流程:坯布預定形 染色 浸軋阻燃、抗菌、防水復合功能整理液 定形。
1.3 測試
1.3.1 抗菌性能
用定量測試法衡量面料的抗菌性能,參照GB/T 20944.2—2007《紡織品 抗菌性能的評價 第2 部分:吸收法》進行測試。測試菌種分別為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當抑菌值大于等于1 或抑菌率大于等于90%時,樣品具有抗菌效果;當抑菌值大于等于2 或抑菌率大于等于99%時,樣品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1.3.2 防水性能
采用GB/T 4745—2012《紡織品防水性能的檢測和評價沾水法》進行測試。頂棚面料一般要求其沾水等級大于等于4級,此時具有很好的抗沾濕性能。
1.3.3 阻燃性能
將頂棚面料在(23±2)℃和相對濕度45%~55%的標準狀態下調節至少24 h,參照GB/T 8410—2006《汽車內飾材料的燃燒特性》進行測試。燃燒速度取5塊樣品燃燒速度的最大值,燃燒速度小于等于100 mm/min,表明樣品滿足燃燒速度要求。
1.3.4 延伸性能
采用大眾汽車標準PV3903 進行靜態延伸率測試:試樣大小為5 cm×16 cm,在拉伸方向上做兩條平行線標記,間距L1 為10 cm,懸掛負荷50 N,靜置30 min 后測量兩標記線的間距L2。靜態延伸率=(L2/L1-1)×100%。
1.3.5 手感
采用主觀評價法對面料的軟硬度進行評價。
2、結果與討論
2.1 影響復合功能整理效果的因素
2.1.1 抗菌劑
將織物分別浸軋3%的KD-2015 抗菌整理液和3%的KD-9400 抗菌整理液,帶液率為70%,定形溫度為170 ℃,測試抗菌整理后面料的抗菌性能、靜態延伸率、水平燃燒速度和手感,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未整理面料的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抑菌率分別是5.50%、12.60%、10.40%,基本沒有抑菌效果;經過KD-2015和KD-9400 整理后的面料,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達到99%,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用兩種不同的抗菌劑整理后,面料的靜態延伸率、水平燃燒速度和手感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KD-9400 整理面料的經向延伸率由32%下降至24%,緯向由65%下降至56%,下降幅度較大;同時面料手感也較硬。抗菌整理后,面料的阻燃性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降低,KD-9400 整理面料的緯向水平燃燒速度達到75.68 mm/min(C 級)。綜合比較,選擇KD-2015抗菌劑進行抗菌功能整理。
表1 抗菌整理與未整理面料的性能比較
2.1.2 防水劑用量
內飾頂棚面料在壓制成型后需要通過水切割的方式進行切邊處理,處理過程中會有水濺出和殘留,因此需要對面料進行防水整理,以確保面料表面不會出現水漬。為了確定防水劑用量,選擇防水劑SFA(用量分別為1%、2%、3%)和3%的KD-2015 抗菌劑對面料進行抗菌、防水整理,整理后面料的性能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防水劑用量對織物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隨著防水劑用量的增加,面料的防水性能越來越好,當防水劑用量為2%時,面料的防水性能為4~5 級,可以滿足使用要求;防水劑用量為3%時,防水性能達5 級,但此時面料的延伸率損失較大,且經緯向的水平燃燒性都變差,分別為87.52 mm/min(C 級)和132.28 mm/min(D 級)。防水整理面料的手感相比未處理面料偏硬。綜合考慮防水、阻燃和靜態延伸性能,選擇2%的防水劑SFA 和3%的KD-2015抗菌劑對面料進行抗菌、防水整理。
2.1.3 阻燃劑用量
對面料進行抗菌和防水整理后,面料的阻燃性能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降低。為了滿足汽車內飾紡織面料阻燃性能的強制性要求,需要對阻燃性能進行改進和提升。選用阻燃劑HHS,阻燃劑與水按照質量比1∶5、1∶6、1∶8 配制阻燃整理液,分別與3%的抗菌劑KD-2015、2%的防水劑SFA 對面料進行同浴復合功能整理,測試整理后面料的靜態延伸率和水平燃燒速度等,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阻燃劑用量對織物性能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當阻燃劑與水質量比1∶6 時,面料的經緯向都具有非常好的阻燃性能,水平燃燒速度均為0(A 級)。3 種不同用量下,面料的靜態延伸率差異不大。從成本經濟性和性能方面綜合考慮,阻燃劑與水質量比選擇1∶6。
2.1.4 定形溫度
定形溫度對復合功能整理后面料靜態延伸率和手感等的影響見表4。
表4 定形溫度對面料性能的影響
由表4可以看出,當定形溫度為170 ℃時,面料的經緯向靜態延伸率分別為27%和56%,手感偏硬;當定形溫度為160 ℃時,面料的經緯向靜態延伸率分別為30%和60%,手感略硬(比170 ℃定形稍好),基本可以滿足后道頂棚成型加工工藝要求。綜合考慮,面料進行抗菌、防水、阻燃復合功能整理時的定形溫度宜選擇160 ℃。
2.2 復合功能整理后面料的性能
選擇3%的抗菌劑KD-2015、2%的防水劑SFA、阻燃劑HHS 和水質量比1∶6 配制復合功能整理液對頂棚面料進行復合功能整理,定形溫度為170 ℃,測試整理后面料的性能,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抗菌、防水、阻燃復合功能整理后面料的性能
由表5可以看出,對內飾面料進行抗菌、防水、阻燃復合功能整理后,面料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防水性能和阻燃性能,但手感略微偏硬。
3、結論
(1)抗菌整理和防水整理對頂棚內飾用滌綸經編針織面料的阻燃性能、手感和靜態延伸率都會產生影響,尤其對阻燃性能影響較大。因此,在設計開發頂棚內飾面料的過程中需要增加阻燃功能整理,以保證內飾面料滿足國家阻燃強制標準要求。
(2)抗菌、防水、阻燃同浴一步法整理優化工藝為:浸軋復合功能整理液(抗菌劑3%,防水劑2%,阻燃劑和水質量比1∶6) 定形(160 ℃,1 min)。
來源:汽車材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