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4-10-13 10:59
環境檢測是指利用物理、化學、生物等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方法,對引發環境污染的污染源和環境質量的各種要素進行間斷或連續的測定,從而對環境質量做出正確的評價。其目的是及時、準確、全面的反映環境質量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為環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環境規劃等提供科學依據。
按照檢測對象主要分為:水質檢測、空氣和廢氣檢測、土壤檢測、固體廢物檢測、噪聲檢測、油氣回收檢測等。
水質檢測,是測定水體中污染物的種類、濃度及變化趨勢,評價水質狀況的過程。檢測范圍包括廢水、地表水、地下水、生活飲用水等。
主要檢測項目可分為三大類:一類是反映水質狀況的綜合指標,如溫度、色度、濁度、pH值、電導率、懸浮物、溶解氧、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總磷、總氮等;另一類是一些有毒物質,如氰化物、重金屬、揮發/半揮發有機物、農藥等;還有一類是生物指標,如糞大腸菌群、細菌總數、急性毒性等。
廢水
廢水:主要分為生產廢水和生活廢水兩種。生產廢水來自制造采礦、工業、商業生產活動的廢水,生活廢水來自住宅、寫字樓、機關或相類似的廢水。
檢測項目:根據《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等的要求,常規檢測項目有pH、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總磷、總氮、懸浮物、石油、動植物油、揮發酚、氰化物、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氟化物、苯胺類、重金屬(鉛、鉻、砷、汞、鎳、銅、總鉻、六價鉻等)、有機磷農藥、糞大腸菌群、總α放射性、總β放射性等。
地表水
地表水:指存在于地殼表面,暴露于大氣的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澤四種水體的總稱,也成為“陸地水”,是人類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之一,也是各種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檢測項目: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的要求,地表水環境檢測項目共109項,其中常規檢測項目有24項。檢測項目主要有:水溫、pH值、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總磷、總氮、氟化物、氰化物、揮發酚、石油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硫化物、糞大腸菌群、重金屬(銅、鋅、硒、砷、汞、六價鉻、鉛、鐵、錳、鉬、鈷、鈹、硼等)、揮發性有機物、有機磷農藥、有機氯農藥、除草劑、多環芳烴、多氯聯苯等。
地下水
地下水:指貯存于包氣帶以下地層空隙,包括巖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水量穩定,水質好,是農業灌溉、工礦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
檢測項目:根據《地下水環境質量標準》 GB/T 14848-2017的要求,地下水檢測項目共93項,其中常規檢測項目39項。檢測項目主要有:色度、嗅和味、混濁度、肉眼可見物、pH值、總硬度、溶解性總固體、硫酸鹽、氯化物、硝酸鹽、氟化物、揮發酚、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重金屬(鐵、錳、銅、鋅、鈉、汞、砷、硒、鉛、鎘、六價鉻等)、總大腸菌群、細菌總數、總α放射性、總β放射性、揮發性有機物、有機磷農藥、有機氯農藥、除草劑、多環芳烴、多氯聯苯等。
生活飲用水
生活飲用水:指供人生活的飲水和用水。
檢測項目:根據《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22要求,生活飲用水檢測項目包含五大類指標:分別是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毒理指標、微生物指標、放射性指標、消毒劑有關指標、,共97項,其中常規檢測項目39項。檢測項目主要有:色度、渾濁度、肉眼可見物、pH值、溶解性總固體、高錳酸鹽指數、硫酸鹽、氯化物、硝酸鹽、氟化物、揮發酚、氨氮、重金屬(砷、鎘、六價鉻、鉛、汞、鋁、鐵、錳、銅、鋅等)、總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菌落總數、總α放射性、總β放射性、消毒劑指標(游離氯、總氯、臭氧、二氧化氯等)、揮發性有機物、有機磷農藥、有機氯農藥、除草劑、多環芳烴等。
環境空氣
環境空氣:指人群、植物、動物和建筑物所暴露的室外空氣。檢測項目:《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 3095-2012規定了環境空氣功能區分類、標準分級、污染物項目、平均時間及濃度限值、監測方法、數據統計的有效性規定及實施與監督等內容。環境空氣主要檢測項目有總懸浮顆粒物(TSP)、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鉛、苯并(a)芘等。
廢氣
廢氣:指人類在生產和生活過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氣體。特別是化工廠、鋼鐵廠、制藥廠,以及煉焦廠和煉油廠等及人類生活所帶來的生活廢氣的產生,排放的廢氣氣味大,嚴重污染環境和影響人體健康。
檢測項目:常規檢測項目有: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等)、非甲烷總烴、揮發性有機物、硫化氫、氨、甲醛、氯氣、硫酸霧、瀝青煙、臭氣濃度、重金屬(鉛、汞、鎘、鈹、鎳、錫等)等。
土壤檢測
士壤指地球表面的一層疏松的物質,由各種顆粒狀礦物質、有機物質、水分、空氣、微生物等組成,能生長植物。
檢測項目:土壤檢測分為兩大類別,一類是土壤中各類營養成分、肥力、理化特性的檢測,一類是土壤中污染物的檢測。
土壤中的營養成分是植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成分過少或過多都會影響作物的生長發育,因此合理的土壤營養成分含量對作物生長至關重要。根據《耕地質量監測技術規程》NYT 1119-2019中規定的常規檢測項目有:pH、機械組成、容重、水分、陽離子交換量、有機質、氮、磷、鉀、有效磷、速效鉀、交換性鈣鎂、有效硫、有效硅、有效硼、有效鐵、有效錳、有效銅、有效鋅等。
土壤污染物是指妨礙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產量和質量,還通過糧食、蔬菜、水果等間接影響人體健康的物質。
根據《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15618-2018、《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規定,土主要檢測pH、重金屬(銅、鋅、鎳、鉻、鉛、鎘、汞、砷、六價鉻)、揮發性有機物、半揮發性有機物、石油烴(C10-C40)、農藥殘留、二噁英等。
固體廢物檢測
固體廢物包括市政廢物和工業廢物,在工業廢物中有相當大的部分是危險廢物,危險廢物分成49大類,還包括上千種廢棄危險化學品。許多固體廢物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檢測才能判斷是否是危險廢物。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GB5085規定,需鑒別腐蝕性、毒性、易燃性、反應性檢測項目:根據等內容,常規檢測指標有:pH(腐蝕性)、無機元素及化合物(銅、鋅、鎘、鉛、鉻、六價鉻、烷基汞、汞、鎳、銀、砷、鋇、鈹、硒、無機氟化物、氰化物)、有機農藥類(六六六、滴滴涕、樂果、對硫磷、甲基對硫磷、馬拉硫磷、氯丹、六氯苯、毒殺芬、滅蟻靈)、非揮發性化合物(硝基苯、二硝基苯、對硝基氣苯、2,4-二硝基氣苯、苯酚類、苯并(a)芘、鄰苯二甲酸二丁酯、鄰苯二甲酸二辛酯、多氯聯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氯苯、1,4-二氯苯、1,2-二氯苯、丙烯腈、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等。
噪聲檢測
噪聲,是指在工業生產、建筑施工、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中產生的于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噪聲檢測是對干擾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聲音及其聲源進行的檢測活動,其中包括城市各功能區噪聲檢測、道路交通噪聲檢測、區域環境噪聲檢測和噪聲源檢測等。
油氣回收檢測
油氣回收檢測指針對油庫、油罐車、加油站等在汽油在儲運、裝卸、加油過程中排放的油氣進行回收的油氣回收系統系統進行的檢測。
根據《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0950-2020、《油品運輸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1-2020、《加油站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 20952-2020規定,油氣回收檢測主要檢測項目有:密閉性、液阻、氣液比、泄漏濃度、油氣排放濃度等。
來源:欣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