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實驗管理
嘉峪檢測網 2024-11-10 10:19
1、復蘇后細胞漂浮
1、細胞本身貼壁能力較弱
具體分析:以細胞轉染的明星細胞293T為例,它生長較快,但貼壁能力弱,容易出現明顯的成片脫落現象。
解決辦法:提前使用明膠包被板子,增強吸附性。另外,還建議使用TC處理(tissue culture treated)的培養瓶/皿促進細胞貼壁附著。
2、培養條件不適合
具體分析:以293T細胞培養舉例,推薦使用的培養基為DMEM(高糖)+10%FBS,但是如果使用RPMI-1640+10%FBS做為培養基,培養液糖分不足,故不夠支持細胞生長所需。雖然用錯了培養基,但這不代表細胞一定不能生長。但如果培養細胞中長時間使用不正確的培養基,甚至缺少必要營養組分(例如優質的血清),那細胞真就容易漂了。
解決辦法:參照細胞使用說明書或者實驗室預實驗結果,使用合適的培養體系。對于間充質干細胞這類“口味挑剔”的細胞,培養基和血清的質量要求會更高。
3、復蘇過程中操作不當
具體分析:復蘇過程水溫太低,解凍時間不足,冰晶損傷了細胞;水溫太高,燙傷了細胞。
解決辦法:復蘇細胞過程,一般是從液氮罐中取出凍存管,立即放入到37℃水槽中快速解凍,搖晃凍存管,確保在1分鐘內完成解凍。
4、去除凍存液中殘留的DMSO過程,離心對細胞造成損傷
具體分析:在細胞復蘇過程中,解凍完畢之后,為了防止殘留DMSO對細胞的毒性影響,很多小伙伴會將細胞懸液轉入到15mL離心管內,離心去上清,再重懸細胞接種培養。但這種情況,會導致剛復蘇還極為脆弱的細胞,因為離心機的離心力更為脆弱甚至破損死亡。
解決辦法:其實除了少數對DMSO敏感的細胞之外(例如DMSO誘導HL-60分化成類中性粒細胞),絕大多數細胞應在解凍之后,直接接種在培養皿內,隔天再更換新鮮培養基去除DMSO。
2、傳代后細胞漂浮較多
1、胰酶消化時間過長(主要針對貼壁細胞)
具體分析:不同貼壁細胞的黏附能力不同,因此胰酶消化時間需要考慮到細胞性質。例如貼壁能力弱的293T細胞,消化時間為2-3分鐘(甚至可能更短),而A549細胞系的消化時間則是5-6分鐘。同時,不同實驗室條件也有差別,甚至不同品牌的胰酶消化能力也有差距,需要控制消化條件。
解決辦法:消化過程中,縮短胰酶消化的時間,以顯微鏡下觀察到細胞變圓作為終止消化的標準。
2、過度吹打細胞帶來機械損傷
具體分析:吹打細胞的情況主要有兩種,一是胰酶消化時間不足,為了收集更多的細胞,不少小伙伴會對剩余的貼壁細胞進行吹打。二是在接種細胞之前,去除上清液后加入新的培養基重懸細胞時候的吹打。這兩種情況下,吹打細胞的過程太長或者用力過度,會帶來細胞承受不了的剪切力和擠壓力等機械應力。
解決辦法:
胰酶使用前進行復溫,胰酶消化時間不能太短,以顯微鏡下觀察到細胞變圓作為終止消化的標準。
減少吹打細胞的次數和時間,吹打至肉眼無可見細胞團即可。
3、培養條件不適合
同上述PART 01 “細胞漂浮”問題解答。
4、細胞接種密度過高
具體分析:細胞多,平分到的培養基營養成分就顯得“僧多粥少”。同一批次,不同培養皿內接種的細胞數量差異太大。或者一個培養皿內,細胞分布不均,存在某些區域細胞過多,而另外區域細胞數量極少甚至沒有的情況。
解決辦法:細胞重懸均勻,推薦1:3或者1:4的比例進行傳代。小伙伴們也可以根據細胞量進行更改,進行1:2或者1:5傳代。接種細胞之后,對培養皿進行水平均勻晃動,畫數字“8”或者十字晃動,保證細胞在培養皿上均勻分布。
3、細胞生長太慢
1、細胞接種密度過低
具體分析:與細胞接種密度過高不同的是,接種的細胞數量少,細胞相對獲得的營養成分極為充足并不能幫助細胞快快生長。
解決辦法:根據細胞數量調整傳代比例,適當增加接種細胞的初始濃度。
2、培養基配置/使用/保存不當
具體分析:培養基在室溫放置時間過久,導致效能下降。也有可能是血清批次問題,血清效能的不穩定導致不同時間配置的培養基效能存在差異。
解決辦法:完全培養基配置時注意各組分保存溫度及性狀是否正常,無異常再進行配置;另外,使用效能穩定的血清,以保證不同批次甚至不同類型細胞的穩定生長。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