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2-28 08:06
隨著電子設備在空間、工業和醫療等領域的廣泛應用,輻射對電子設備的影響日益受到關注。輻射環境中的電子設備可能會受到單粒子效應(SEE)、總劑量效應(TID)和位移損傷(DD)等多種輻射效應的影響。本文將詳細探討這些輻射效應的機理及其對電子設備的影響,并介紹相應的防護措施。
輻射環境
空間輻射環境
空間輻射環境主要由三種輻射源構成:銀河宇宙射線(GCR)、太陽輻射和輻射帶。GCR是來自太陽系外的高能粒子流,主要由高能質子組成。太陽輻射包括太陽風、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CME),這些輻射源會釋放出大量的高能粒子。輻射帶則是行星磁場捕獲的高能粒子區域,如地球的范艾倫輻射帶。
地面輻射環境
地面輻射環境主要受到三種輻射源的影響:α粒子、高能宇宙射線中子和低能宇宙射線中子與硼-10的相互作用。α粒子主要來自天然放射性衰變,而高能宇宙射線中子則是宇宙射線與大氣中的氮和氧核反應產生的。低能中子與硼-10的反應會導致單粒子效應(SEU)和單粒子鎖定(SEL)。
人工輻射環境
人工輻射環境主要出現在醫療、工業和軍事應用中。醫療設備如X射線機和質子治療機,工業設備如核電站和加速器,以及核武器爆炸產生的高劑量輻射都會對電子設備產生影響。
輻射效應
單粒子效應(SEE)
單粒子效應是指單個高能粒子穿過電子設備時引起的瞬時擾動。SEE可以分為非破壞性和破壞性兩類。非破壞性SEE包括單粒子瞬態(SET)、單粒子翻轉(SEU)和單粒子功能中斷(SEFI),這些效應會導致數據錯誤,但不會損壞設備。破壞性SEE包括單粒子鎖定(SEL)、單粒子柵極擊穿(SEGR)和單粒子燒毀(SEB),這些效應會導致設備永久損壞。
總劑量效應(TID)
總劑量效應是指電子設備在長期輻射暴露下,由于輻射誘導的電荷產生和捕獲導致的參數漂移。TID效應主要影響MOS和雙極晶體管的性能,導致閾值電壓漂移和漏電流增加。在雙極晶體管中,TID效應會導致電流增益下降。
位移損傷(DD)
位移損傷是指高能粒子與半導體材料晶格相互作用,導致晶格缺陷的積累。這些缺陷會改變半導體的電學性能,如載流子壽命和遷移率。位移損傷主要影響雙極晶體管和光電器件,導致電流增益下降和光電流減少。
典型案例分析
問題來源:經過產線X射線機Xray檢查芯片焊接后的板子,發現電源保護芯片失效
故障表現:電源保護芯片無輸出,顯示為In-Out電性early up
開蓋和熱點定位分析:未見明顯的異常
Nanoprob測試:確認device發生閾值電壓漂移(VT Shift)
結合故障發生場景,推斷芯片在進行Xray檢查焊接質量時接受了超過其可承受的輻射劑量發生了總劑量效應(TID),導致芯片的device(MOS)發生閾值電壓漂移(VT Shift)的問題。
驗證:使用全新樣品(確認初始狀態為良品)進行X射線輻照試驗后,可以復現一樣的故障現象。
輻射防護
屏蔽
屏蔽是減少輻射對電子設備影響的主要方法之一。不同類型的輻射需要不同的屏蔽材料。例如,高密度金屬如鉛可以有效屏蔽X射線和γ射線,而富含氫的材料如塑料和混凝土可以有效屏蔽中子。
針對輻射敏感器件,且無法通過設計加固提高器件的耐輻照能力,可以通過屏蔽的方式降低器件接受的輻射劑量,如前文所提的問題,通過增加鉛塊屏蔽以及射線源前增加鋅濾波片可規避。
設計加固
通過設計加固可以提高電子設備的抗輻射能力。例如,采用冗余設計和錯誤校正碼(ECC)可以減少單粒子效應的影響。此外,優化器件布局和工藝也可以提高設備的抗輻射性能。
通過設計增加器件耐輻射能力
集成電路的抗輻射設計
材料選擇
選擇低α發射率的材料可以減少α粒子引起的單粒子效應。此外,使用高純度的材料和優化的工藝可以減少輻射誘導的電荷捕獲和晶格缺陷。
結論
輻射對電子設備的影響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涉及多種輻射效應和防護措施。通過深入理解輻射效應的機理,并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可以顯著提高電子設備在輻射環境中的可靠性和性能。
來源:Top Gun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