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5-03-09 10:09
關于生物指示劑,如何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要搞清楚這一點,就必需了解生物指示劑的檢測結果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總結了一下,影響生物指示劑的檢測結果一共有12大因子,我把它們歸類于四個方面,包括生物指示劑自身因素、滅菌條件因素和培養條件因素以及操作規范因素等。
一:生物指示劑本身影響
微生物種類和特性:不同種類的微生物對滅菌因子的耐受性有差異。比如,嗜熱脂肪地芽孢桿菌芽孢常用于壓力蒸汽滅菌監測,因其對濕熱有較強耐受性;而枯草芽孢桿菌芽孢對干熱和環氧乙烷的耐受性更具代表性。若選擇的微生物與滅菌方式不匹配,可能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
微生物數量:生物指示劑中微生物數量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檢測結果。數量過多,可能使滅菌難度增大,即使滅菌過程基本合格,也可能出現有微生物存活的假陰性結果;數量過少,則可能因隨機因素導致即使滅菌不徹底也無微生物生長,出現假陽性結果。
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的活性狀態與保存條件密切相關。如生物指示劑保存溫度過高、濕度過大或保存時間過長,都可能使微生物活性降低甚至死亡,導致在正常滅菌條件下也不生長,產生假陰性結果。
二、滅菌條件影響
溫度:溫度是影響滅菌效果的關鍵因素。在壓力蒸汽滅菌中,溫度不足或溫度波動過大,都可能使生物指示劑中的微生物未被完全殺滅,導致檢測結果顯示滅菌失敗;而溫度過高則可能使微生物活性受損過度,即使滅菌時間不足也出現不生長的情況,干擾對滅菌效果的準確判斷。
壓力:對于壓力蒸汽滅菌等需要壓力輔助的滅菌方式,壓力是否達到規定值以及壓力的穩定性至關重要。壓力不足會導致蒸汽穿透能力下降,無法有效殺滅微生物;壓力不穩定可能使滅菌過程中出現局部滅菌不徹底的情況,影響生物指示劑的檢測結果。
時間:滅菌時間過短,微生物可能未被完全殺滅,使生物指示劑檢測顯示滅菌失敗;時間過長,可能對生物指示劑中的微生物造成過度損傷,即使滅菌條件存在一定缺陷,也可能出現不生長的假陰性結果。
化學藥劑濃度:在使用化學藥劑滅菌時,如環氧乙烷滅菌,藥劑濃度是影響滅菌效果的關鍵因素。濃度過低無法有效殺滅微生物;濃度過高可能對微生物造成過度殺滅,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三、培養條件影響
培養基成分:培養基的營養成分、pH 值等對微生物生長有重要影響。營養成分不足或 pH 值不適宜,可能抑制生物指示劑中微生物的生長,導致即使滅菌不徹底,也無法觀察到微生物生長,出現假陰性結果。
培養溫度:不同微生物有其最適生長溫度范圍。如嗜熱脂肪地芽孢桿菌芽孢的培養溫度一般為 55 - 60℃,若培養溫度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其生長速度和生長狀態,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
培養時間:培養時間過短,微生物可能尚未生長到可觀察的程度,出現假陰性結果;培養時間過長,可能會使原本因滅菌而受損但未死亡的微生物恢復生長,導致假陽性結果。
四、操作過程影響
放置位置:生物指示劑在滅菌物品中的放置位置很關鍵。若放置在滅菌介質不易到達的角落或被其他物品遮擋,可能無法充分暴露在滅菌環境中,導致檢測結果不能真實反映整體滅菌效果。
操作規范性:操作人員在使用生物指示劑過程中的操作是否規范也會影響檢測結果。如在接種、轉移等操作過程中未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可能導致外界微生物污染生物指示劑,造成假陽性結果。
來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