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生產品管
嘉峪檢測網 2017-02-24 10:45
魚骨圖是一個不錯的工具,但是真正用好的不多,其實魚骨圖也是一種樹狀結構,跟功能樹類似。樹狀結構有一個不好的情況是不能反應影響因子的交集。但是對于大部分情況來說,設計產品也好,工藝分析也好,故障分析也好,魚骨圖足以幫我們解決問題。
魚骨圖是配合5WHY一起使用的工具,并不是獨立使用的工具。如果魚骨圖單立開來使用,那么大部分情況下,你們都會發現這個工具做到最后會像是腳踩西瓜皮,走到哪里滑到哪里?
為什么人類發明了魚骨圖?
我們一直在被各種問題困擾,解決問題是人類的本職工作。利用工具、運用方法是我們和猩猩的主要差異。
誰發明的呢?
日本 石川馨 先生
發明人參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問題特性一定與影響因子有關,有些因子很容易發現,有些因子不容易發現,需要層層深挖以后才能找到。但是無論如何,影響結果好壞的,一定是與影響因子有關,可能只有一個,也可能有多個。
魚骨圖有哪些特有屬性
聚焦在找問題原因
辨識盡可能多的原因
關注重點原因
非定量工具
魚骨圖基本結構(樣例)
從下面的樣例中可以看到幾乎各行各業都在用魚骨圖
用好魚骨圖的幾個步驟和注意事項:
1:明確要解決的問題
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一次魚骨圖分析只能用來解決一個問題,明確一個要解決的目標。不能多個目標。制作魚骨圖前,跟團隊所有成員明確“問題”是什么?必須達成意見一致。
該階段成果:魚骨圖的魚頭和主骨完成。
2:主要因分類
如果您或者團隊沒有很好的要因分類,那么建議按照常規的方法,從【人、機、料、法、環、測】這六個要素展開。
如果問題比較明顯,那么可以不用這么細分,直接從6M的某一個要素入手。
該階段成果:魚骨圖的第一層框架完成。
3:二級要因描述
該階段工作有幾個注意事項提醒負責人:
讓所有成員表達心聲,各抒己見,應盡可能多而全地找出所有可能原因
鼓勵大家參考他人的想法做微調或創新,以便于找到更多的原因
禁止批評和評論,禁止阻礙個人新觀點,所有原因全部記錄保存
這個階段,其實都是在描述問題的表象,這個表象要符合已經確定的分類
推薦的描述方法:XX不良,XX不足,沒有XX,XX過X;舉例:原料不良、輔料不良、工具不良,經驗不足,培訓不足,資源不足,電力不足,沒有檢查,沒有檢驗、長度過長等等。
如果是公認的主要問題,可以在該描述旁邊做一些圖形標注,譬如五角星,譬如帶數字的圈。
特別注意:這些描述最佳的來源是現場觀察
該階段成果:二級魚骨圖完成。
樣本說明:
上殼尺寸偏小,這是一個合格的描述
非來料檢驗尺寸,這條應特別注意:如果,非來料檢驗尺寸是為了解釋為何沒有探測到上殼尺寸偏小,那么該條可以成為“上殼尺寸偏小”的下一層。“測”這里如果要描述,我更偏向于這樣描述“裝配過緊無法量化描述”
作業手法指令不正確,這是一個合格的描述。
未按要求操作,這是一個合格的描述。這里容易有常見的錯誤,就是把這個列到“法”這個類別里面。
4:三級、四級等要因描述(問題深究)
該階段工作進入實質性內容,是找到根本原因的重要步驟。大家開始深究問題了,深究問題需要配合使用5WHY的方法。每一層分魚骨都要解釋上一層魚骨的原因,為什么會造成那樣的問題。
這里不列舉具體的問題展開圖了,展示一個樣本。
5:魚骨圖制成后的后續工作
做完魚骨圖之后,大家可以分頭行動,對于找到的主要原因去做驗證和深入分析,以確定我們真正找到了主因。
來源:良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