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檢測資訊 > 科研開發
嘉峪檢測網 2020-04-02 09:17
更多醫藥技術資訊,請點擊醫藥專欄:http://drug.anytesting.com/ 歡迎關注文末微信公眾號:藥研檢測drugtest
「本文共:15條資訊,閱讀時長約:3分鐘 」
2分鐘出結果,COVID-19血清學檢測試劑盒獲FDA緊急使用授權。Bodysphere公司開發的創新COVID-19血清學檢測試劑盒獲FDA授予的緊急使用授權(EUA)。這是一種由專業醫務工作者進行的側流免疫色譜測試,通過檢驗血液中針對新冠病毒的IgG抗體和IgM抗體,發現COVID-19患者或曾受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這一檢測具有91%的臨床特異性和99%的臨床靈敏度。檢測結果最快可以在2分鐘獲得。
1.GSK貝利尤單抗新適應癥申報上市。GSK的貝利尤單抗(Belimumab,Benylsta/倍力騰)用于治療狼瘡性腎炎(LN)的新適應癥上市申請獲國家藥監局受理。貝利尤單抗是60年來首個紅斑狼瘡新藥,2019年7月獲批在國內上市。在一項448例LN患者參與的III期臨床BLISS-LN中,接受貝利尤單抗與標準療法的有效應答患者數量顯著高于接受安慰劑與標準療法的患者數量。(43%vs32%,p=0.0311),達到主要腎臟療效應答終點(PERR)。
2.復宏漢霖重組抗EGFR人源化單抗I期臨床成功。復宏漢霖重組抗EGFR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在評估其治療標準治療耐藥的轉移/復發性上皮瘤的I期臨床試驗中顯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至臨床試驗第28天患者耐受達800mg,且未檢測到劑量限制性毒性和最大耐受劑量;藥代動力學結果顯示,單次及多次給藥的暴露呈劑量依賴性,且在高劑量組中出現累積;晚期實體瘤患者中觀察到腫瘤應答。
3.Keytruda在中國獲批前列腺癌臨床試驗。3月31日,默沙東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在中國獲批一項臨床試驗,擬用于治療前列腺腫瘤。據悉,默沙東已經啟動3項針對Keytruda治療前列腺癌的關鍵性III期臨床研究,包括Keytruda聯合潑尼松、奧拉帕利和恩扎盧胺。目前,這3種組合療法在I/IIb期臨床中均有積極療效。在中國,默沙東針對帕博利珠單抗已開展了22項臨床試驗,適應癥包括肝細胞癌、子宮內膜癌、食管癌和頭頸癌等。
4.天士力養血清腦丸AD新適應癥臨床申請獲批準。天士力養血清腦丸擬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AD)的臨床試驗申請獲國家藥監局批準。養血清腦丸系天士力心腦血管領域重要品種之一,為養血清腦顆粒改劑型品種,2006年獲批上市,功能主治為養血平肝,活血通絡。用于血虛肝旺所致頭痛,眩暈眼花,心煩易怒,失眠多夢。已完成的臨床前藥效學試驗表明,養血清腦丸具有改善學習和認知障礙的藥理作用,提示對AD患者可能會有較好的臨床受益。
5.騰盛博藥合作開發新冠病毒中和抗體。騰盛博藥聯手清華大學、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合作開發全人源化新冠病毒中和抗體。清華大學張林琦教授和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張政教授的聯合團隊,已從COVID-19康復患者中發現多款強力單克隆中和抗體。這些抗體有可能成為新冠病毒感染的潛在療法,相關研究已發表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上。三方合作將加快療法開發速度,將從選擇主打候選療法到啟動人類臨床試驗的研發時間縮短到6個月,甚至更短。
6.中國生物2019年財報公布。3月30日,中國生物制藥公布2019年度業績,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242.34億元,同比增長約16.0%;歸屬于母公司持有者應占盈利約27.07億元,同比下降約70.1%。中國生物在公告中稱,歸屬于母公司持有者應占盈利下降僅因缺少去年取得的大額一次性分階段收購收益,新產品銷售占公司總收入約20.7%。報告期內,抗腫瘤藥物2019年實現銷售收入54.3億元,占中國生物制藥總收入22.4%。
1.首款靶向BCMA的CAR-T療法申報上市。百時美施貴寶(BMS)和bluebird bio公司聯合開發的CAR-T療法idecabtagene vicleucel(ide-cel,又名bb2121)已向FDA遞交了生物制品許可申請(BLA),用于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 MM)患者。ide-cel也是首款申報上市的靶向BCMA的CAR-T療法。在一項Ⅱ期臨床KarMMa中,在可評估的128例R/R MM患者中,ide-cel的客觀緩解率達73.4%,完全緩解率達31.3%。在中位隨訪時間為11.3個月時,這些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達到8.6個月。
2.Akero公司NASH新藥達到Ⅱ期臨床終點。專注于研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和其他嚴重代謝疾病藥物的生物技術公司Akero宣布,其主要候選藥物--長效FGF21類似物AKR-001,在治療NASH患者的Ⅱa期臨床試驗BALANCED中,達到第12周的療效終點,使患者肝臟脂肪水平與基線相比降低超過60%,達到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減少。該研究同時也達到肝臟脂肪相對減少的次要終點,其中50 mg和70 mg劑量組均實現高于70%的相對減少。
3.VBI Vaccine合作開發“廣譜”冠狀病毒疫苗。VBI Vaccine公司將與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NRC)合作開發“廣譜”冠狀病毒候選疫苗,旨在同時預防COVID-19,SARS綜合征和MERS綜合征。VBI公司在病毒疫苗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其3價乙肝病毒疫苗Sci-B-Vac已在以色列獲批,并在美國、歐洲、和加拿大完成了Ⅲ期臨床研究。該公司的包膜病毒樣顆粒(eVLP)技術平臺能夠開發模擬靶標病毒的eVLP,激發強力免疫反應。加上NRC設計的獨特新冠病毒抗原和檢測開發能力,這一合作有望在第四季度產生用于進行臨床試驗的候選疫苗。
4.禮來與Sitryx公司達成研發合作。禮來和生物醫藥公司Sitryx達成全球獨家許可和研發合作,將共同開發4種由Sitryx發現的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臨床前治療藥物。根據協議,Sitryx公司將獲得5000萬美元預付款,1000萬美元的股權投資,可能高達8.2億美元的開發里程碑付款以及商業里程碑付款和特許權使用費;Sitryx負責藥物的開發,禮來則負責提供資金支持,并推進藥物的臨床開發和商業化。
5.Vir Biotechnology與Generation Bio達成研發合作。Generation Bio與Vir Biotechnology公司達成合作研發協議,使用Generation Bio公司的非病毒基因療法技術平臺,擴展Vir的在研新冠病毒抗體的療效和使用范圍。Generation Bio公司的封閉DNA(ceDNA)技術使用脂質納米顆粒(LNP)將轉基因遞送到患者細胞的細胞核中。在細胞核中ceDNA不會整合到細胞的基因組中,并且能夠維持穩定、高水平的蛋白表達。這一技術可能維持蛋白表達長達數年。
6.FDA結束對諾華Zolgensma違規行為的調查。經過長達7個月的調查后,FDA決定不對諾華基因療法Zolgensma篡改數據的違規行為進行監管處罰。FDA將其檢查結果歸類為“Voluntary Action Indicated(自愿采取措施進行改進),VAI”。Zolgensma是FDA去年5月批準的全球首個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癥(SMA)的基因療法。去年8月,FDA指出,諾華提交的申請中含有篡改數據,并且直到Zolgensma獲得批準一個月后才通知FDA。FDA曾對諾華纂改數據以及延遲報告十分不滿,并表示會對其進行嚴肅調查。
1.COVID-19患者治愈后“復陽” 原因或已查明。發表在預印本網站medRxiv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目前商用試劑盒檢測帶來的假陰性可能是導致治愈的COVID-19患者“復陽” 的原因。研究人員分析了262例已出院的COVID-19患者,14天的隨訪結果發現,有38例“復陽”患者。此外,研究人員在使用“CRISPR基因編輯專家”張鋒實驗室的SHERLOCK試劑盒檢測后發現,目前商業試劑盒檢測結果為陰性的24個樣品中,有18個樣本呈陽性。這項研究結果表明,已治愈的患者仍可能攜帶新冠病毒,為恢復期COVID-19患者的有效管理提供了關鍵信息。
2.31省區市新增COVID-19無癥狀感染者130例。國家衛健委從4月1日起在每日疫情通報中增加了無癥狀感染者的報告、轉歸和管理情況。在4月1日的首次通報中,31省區市新增無癥狀感染者為130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2例,當日解除隔離302例。新冠病毒無癥狀感染者是指無發燒、咳嗽等癥狀,也沒有臨床可識別的癥狀和體征,但是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是陽性者。此類感染者有4個發現途徑:密切接觸者的醫學觀察、聚集性疫情的調查、傳染源的追蹤、部分有境內外新冠肺炎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游史或者居住史人員進行檢測。
【太極集團】控股子公司西南藥業近日收到國家藥監局核準簽發的鹽酸嗎啡緩釋片(24h滲透泵型)的《臨床試驗通知書》。
【邁瑞醫療】(1)201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165.56億元(20.38%),實現歸母凈利潤46.81億元(25.85%),扣非歸母凈利潤46.15億元(25.04%)。
【博暉創新】控股子公司河北大安收到石家莊市發改委撥付的550萬元補助。
1. CDE最新受理情況(4月01日)
2. FDA最新獲批情況(北美3月31日)
- The End -
來源:藥研發